「盧旺達不同產區咖啡的風味差異較大,有的是花香和柑橘風味,有的是濃郁的巧克力和果香,我最喜歡的是柑橘風味。」西安市民張海宏一邊品嚐咖啡,一邊向尋「味」而來的遊客分享經驗。這位三小時前還對咖啡豆一無所知的「咖啡小白」,在多個展位「沉浸式學習」後,已對不同的咖啡風味瞭然於胸。
為期5天的第九屆絲綢之路國際博覽會暨中國東西部合作與投資貿易洽談會(以下簡稱:絲博會)在陝西西安舉辦。其中,絲路優品展區吸引了來自46個國家和地區的百餘家展商參展,匯聚極富地域民族特色的食品、工藝品等優選商品。
越南沉香淡雅低調、俄羅斯伏特加濃烈辛辣、尼泊爾香料濃郁撲鼻……民眾循著「嗅覺地圖」穿梭展區,暢享異域風情。客商則從味覺、嗅覺、視覺等多方面打造「沉浸式」體驗,吸引顧客停留。

「沒想到芽莊的沉香在西安這麼受歡迎。」越南參展商阮氏娥小心擦拭著沉香手串,展位前圍過來不少好奇的民眾。「芽莊盛產沉香,製成的首飾、掛件、擺設等工藝品深受消費者喜愛。」阮氏娥第一次來到西安,她發現這裡的市場空間遠超預期,「希望借這次展會,讓更多人喜歡越南沉香的獨特香味」。
第三次參加絲博會的也門參展商阿里巴巴一邊介紹香薰,一邊打開包裝展示產品內的琥珀顆粒。「這款香薰特意為中國朋友改良了香調濃度,四種味道裡玫瑰味最受歡迎。」三次參展,阿里巴巴的展位面積也越來越大,與此同時,絲博會上層出不窮的新商品也讓他有些壓力。「看來下次要把更有特色的產品帶過來吸引顧客。」他笑道。
已舉辦了八屆的絲博會,累計吸引了來自全球19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萬餘名境外客商參展參會,展銷特色商品達3萬多種,觀眾人數超過103萬人次。從波斯地毯的柔軟絲線、非洲手鼓的粗獷紋路到東南亞榴蓮的黃金果肉,絲博會如同「文明萬花筒」,吸引民眾通過方寸展台,感受千里之外的異域風情。
站在擺滿了巧克力、白蘭地等家鄉特產的展位前,哈薩克斯坦女孩張茉莉身著傳統服飾,熱情地介紹產品。「阿拉木圖盛產蘋果,這種蘋果很適合釀酒,這款蘋果酒就是展位裡銷量最好的新品。」張茉莉介紹,酒中添加有當地生產的天然香料,引來不少民眾駐足。
「作為西安外國語大學的學生,在介紹家鄉特產的同時,熟悉的包裝與味道也勾起了我的回憶。」張茉莉笑著說,儘管網絡購物方便快捷,但她很珍惜與顧客面對面交流的機會:「中國朋友對哈薩克斯坦特產的這份熱情,讓我每次分享時都由衷地開心與自豪。」
數據顯示,陝西同中亞五國進出口額逐年遞增,2024年實現85.75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48.1%。致力於成為共建「一帶一路」高能級開放平台的絲博會,正為陝西外貿注入強勁動能。
「畢業後,導遊、翻譯、老師等這些架起『文化橋樑』的職業我都想試試。」張茉莉對未來滿懷憧憬:「我希望見證不同文化間的交流與共鳴,這不僅是味蕾或語言的『碰撞』,更是心與心的真誠相通。」(中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