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夏的莆田,正以「狀元文化IP」為引擎,推出了多元文旅新場景,讓夜生活燃起來、文脈活起來、城市IP火起來。
夜幕下,兩處煙火最是滾燙。
一處是在莆田生態綠心深處的荔城區西天尾鎮北大村,荔枝音樂嘉年華正酣,「穿越北大上北大」打卡點人氣旺盛。
另一處是在莆田城區最大的公園——綬溪公園,「狀元樓上爭狀元」古裝音樂季好戲連台,精彩不斷。
豐富的活動載體、鮮活生動的表達,讓千年狀元文脈在光影中流轉生輝,讓「文獻名邦」的狀元基因在新時代綻放別樣光彩。
.jpg)
打響狀元品牌
首先,目光聚焦北大村,一起「穿越北大上北大」。
巧的是,北大村與大陸最高學府「北大」同名。這裡水系發達,是「水上巴士」綬溪和城涵河道連接段的航道起點,且擁有百年以上荔枝古樹逾1500棵,也種有「狀元紅」荔枝品種,可謂是典型的「荔林水鄉」。今夏荔枝成熟季,當地推出荔枝音樂嘉年華,打造「穿越北大上北大」文化IP。
場景營造上,狀元文化氛圍濃郁。新建「狀元文化」主題公園,人們依次通過鄉試之門、會試之門、殿試之門,穿過解元、會元、狀元牌坊,體驗一把古代科舉流程。公園內,既設置了古代莆田21位狀元的雕像,又開設了當代莆田院士的展區,讓遊客瞭解莆田燦爛的科舉文化,感受院士風采。
活動內容上,推出多元體驗項目。「穿越北大上北大」打卡點吸引了眾多遊客前來,激發了年輕人的興趣,他們紛紛前來「當狀元、爭第一」。入夜後,荔林亮起串串燈籠,國風樂團、民謠歌手、街舞及民族舞團隊等輪番登場,不同主題的音樂專場帶來夏日激情。從北大村始發的綠心「水上巴士」荔洲島夜遊開啟,夜航遊覽荔林水鄉成新晉熱門打卡點。
接著,目光轉向綬溪公園,同去「狀元樓上爭狀元」。
綬溪公園是狀元文化的富集地。歷史上,以詩書傳家的延壽徐氏出了徐寅、徐奭、徐鐸3位狀元和35位進士,留下了「鰲頭三占」「一方文武魁天下、四海英雄入彀中」等科舉佳話。如今,這裡有「狀元紅」古荔枝樹,為北宋莆田文狀元徐鐸所植;有狀元井,據說徐鐸中狀元後,在井欄石上刻下「徐井」二字;有狀元閣,以北宋藏書樓——太清樓為原型,屋頂狀若一頂古代狀元的官帽。
7月15日晚,「狀元樓上爭狀元」古裝音樂季在狀元閣正式啟幕,將持續至10月31日。參與者通過即興賦詩、投壺競技、才藝比拚等環節,爭奪「狀元」頭銜。音樂季效應迅速外溢,市博物館周邊商圈的餐飲、購物等同步升溫。
「狀元樓上爭狀元」線上直播間也同樣熱鬧。以「一屏帶多屏」,莆田其他縣區緊隨而上,快速策劃在熱門商圈廣場的大屏幕上同步直播,附設夜市、茶攤等,推動夜間文旅消費新發展,也向全國觀眾展示莆田狀元文化魅力。
.jpg)
傳承狀元文脈
文化是城市的靈魂,是其區別於其他城市的獨特標識,也是打造特色文旅產品的優勢資源。「穿越北大上北大」「狀元樓上爭狀元」,兩場文旅盛宴的內核均是莆田狀元文化IP,本質上是對莆田千年文脈的創新傳承。
狀元文化是莆田一張熠熠生輝的文化名片。
王安石艷羨「興化多進士」,朱熹感歎「莆田人物之盛」,宋度宗盛讚「莆,文獻之邦也」,乾隆皇帝評價興化「科甲冠八閩」……作為文獻名邦、海濱鄒魯,莆田歷史上有21名狀元、2482名進士、17名宰輔、246名御史。
新中國成立後,莆田高考成績卓越,曾連續6年摘得「全國高考紅旗」榮譽稱號。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中,莆籍院士有15人。
莆田也留存了諸多科舉文化地標。從壺公山「聰明花開」、黃石文廟「鰲頭蹭光瓦亮」、東陽進士村「書聲琅琅,耕讀傳家」、仙遊濟川村十八對「功名旗桿夾」到走出了260多名進士的興化府歷史文化街區,再到綬溪公園的「狀元紅」「狀元井」,都見證了莆田歷史上科舉的輝煌。
古為今用見新章。「穿越北大上北大」「狀元樓上爭狀元」等活動創意十足,構架多形態的沉浸式體驗矩陣,把狀元文化轉化為可觸摸、可參與、可傳承的新場景、新業態。
從中可感知到,文旅產業的核心競爭力始終根植於文化內涵,文化的獨特性與感染力是吸引流量、激活消費的根本密碼。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做足狀元文化IP,莆田大有可為。
.jpg)
.jpg)
燃起狀元精神
如今,莆田的狀元文化IP,不只是文旅符號,更成為激勵人們奮勇爭先、推動城市發展的精神動力。
今年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提升莆田狀元知名度,挖掘狀元閣、狀元橋、狀元紅等內核,打造「行行出狀元、莆田有高人」城市IP;指出「要充分發揚狀元精神,敢於跟強者比,勇於跟高手賽,有第一就爭,見紅旗就扛,每個人都爭狀元、當狀元,每項工作都拼第一、爭唯一,奮力譜寫綠色高質量發展的精彩答卷」。
狀元精神在莆田產業發展、項目攻堅、城市更新、鄉村振興等領域扎根生長。
剛剛出爐的上半年莆田經濟運行「成績單」顯示,初步核算,上半年莆田地區生產總值1721.18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5.6%。「成績單」中,一項項數據體現了莆田產業發展穩中有進、有效投資不斷擴大、內外需求持續提振。
在一個個項目現場,我們就能夠感受到那種「爭、拼、搶」的勁頭:
投資超50億元的國投湄洲灣第三發電廠2×660兆瓦機組項目開工,莆田德濠智造谷產業園首批次廠房提前近2個月交付,秀嶼港區莆頭作業區5號、6號泊位沉箱安裝全部完工,城廂區東海鞋服科技產業園已簽約入駐16家企業……工地上的汗水、車間裡的鑽研、招商中的攻堅,都是狀元精神的當代註腳。
在7月29日召開的市委上半年工作會議上,市委書記付朝陽強調,要「拼經濟、拼發展」,「強比拚、爭一流」,「每個人都要為莆田的美好明天打拼奮鬥」。
從文旅場景的「爭狀元」,到產業賽場的「當先鋒」,當每個人都把「爭狀元」的勁頭放進崗位裡,把「當先鋒」的擔當寫進實幹中,莆田的狀元文化IP將從歷史文脈的符號昇華為城市發展的精神引擎,在時代浪潮裡迸發出推動城市發展的強大力量。
硬實力讓莆田強大,軟實力讓莆田偉大。打響狀元文化IP、充分發揚狀元精神,正當其時,意義不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