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創意市集 打造城市消費新體驗

薯片拿鐵、土豆漢堡、土豆形狀的抱枕……近日在天津市和平區,一場土豆主題的市集拉開帷幕。日常食材變身為別出心裁的產品,吸引不少年輕人前來打卡體驗。
來自唐山的「95後」程昕端著一杯「薯片拿鐵」告訴記者,土豆元素的咖啡雖然貴一些,但衝著新鮮感還是想試一試。
近年來,中國多地市集不斷推陳出新。瀋陽舉辦番茄主題市集,鮮艷的番茄裝飾吸引遊客眼球;天津推出豐收節主題市集,把瓜果蔬菜搬進城市廣場;北京開設「喘口氣市集」,設置八段錦、芳香療愈體驗等環節;在上海的單車循環市集上,騎友們一邊交換閑置物品一邊聊天……
土豆市集主辦方負責人錢隆隆對中新社記者表示,垂直類主題市集更容易形成差異化。「我們希望這不僅是一場交易,也是一場輕鬆的聚會。」
錢隆隆認為,市集對年輕人的吸引力在於「隨機性、煙火氣和社交感」。「市集能讓人遇到平時不常見的商家,有時是獨立設計師,有時是寶藏小店。攤主也往往更健談,帶給人真切的交流體驗,這些比單純購物更有價值。」
天津社會科學院經濟分析與預測研究所所長、研究員董微微認為,傳統市集是交易場,如今更像社交場、體驗場。消費者不祗是在買東西,更是在尋找樂趣和記憶。
董微微表示,隨著文旅經濟等發展,市集正在成為城市消費的重要組成部分。一方面,它為新品牌和小商戶提供了展示與試水的平台;另一方面,也為城市塑造新的文化符號。
上海、天津等城市已為市集發展提供政策支持。《關於上海市提昇街區商業活力的若干措施》中提出,推動上海特色市集提質昇級,打造一批標桿特色市集;支持孵化獨具個性的街區青春小店、青春集市、青春攤位。《天津市推動夜間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若干措施》中提出,支持利用現有商業街、商場戶外廣場、產業園區等載體,打造主題集市等夜市活動。(中新社)

新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