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來自12個國家的17家海外華文媒體走進漳州,探訪月港海絲館新館、月港古鎮及福建省海絲鐘錶博物館,沉浸式探尋千年古城的文化基因。
作為歷史上「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漳州文化遺產豐厚。其中,月港更是明代中後期中國東南沿海對外貿易的核心商港,曾與47個國家和地區通商。
多次到訪漳州的日本亞太快訊總編輯劉莉生說,十多年前來月港時,當地的文化價值尚未被充分挖掘。再訪月港,當地閩南傳統建築修繕一新,基礎設施日趨完善;月港海絲館新館更以全新視覺語言,講述月港的「前世今生」。
作為福建省內唯一以鐘錶與時間文化為主題的博物館,福建省海絲鐘錶博物館於近期改造完成。近400件珍貴鐘錶藏品,更鮮明地融入「海絲」文化元素。
當地文史工作者介紹,400多年前,月港開埠後,西洋鐘隨商船流入漳州,當地人開啟仿製之路,漳州鐘錶產業由此發軔。如今,漳州獲評「中國鐘錶名城」,成為全球最大的石英鐘與石英機芯生產銷售基地。
漳州市恆麗電子有限公司是漳州鐘錶產業的代表,其產品90%銷往海外。該公司董事長邵躍明介紹,公司正以鐘錶產品為載體,推動「海絲」文化走出去。
首次到訪月港的加拿大共生國際傳媒社長胡憲,被當地獨特氣質吸引。「這裡既有厚重文化底蘊,又不失現代浪漫。」她說,將聚焦漳州「海絲」文化報導,讓更多國際友人讀懂這座古城的歷史與當下。(中新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