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秋深,光影流金。2025年11月6日,第十一屆「金飛燕」海峽兩岸微電影微視頻大賽嘉年華在湖北經濟學院盛大啟幕。本次活動由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新聞局指導,湖北經濟學院、湖北省海峽兩岸交流促進會主辦,三百餘名來自兩岸的青年創作者、影視從業者與專家學者相聚荊楚,以鏡頭為筆,光影為墨,共同書寫屬於這個時代的青春敘事。這是一次科技與藝術的深情相擁,更是一場兩岸文化的交響共鳴。


本屆大賽以「I·視界」為主題,寓意「我」之獨見,「愛」之相連,「界」之無垠。為期5天的嘉年華,四大精彩篇章徐徐展開:創作盲盒破冰啟航,學術交流思想碰撞,極拍48小時激盪靈感,創享聚場榮耀綻放。兩岸青年創作者們以中華文化為根,以人間煙火為韻,以科技奇境為翼,以鄂颱風華為脈,在AI與影像的融合探索中,開拓視覺表達的新維度。自今年4月徵稿以來,600餘部作品如百川匯海,映照出兩岸青年共同的創作熱情。
「創作盲盒行動」作為本屆首創的子活動,以「不期而遇」的組隊方式,「限時共創」的拍攝模式,開啟了兩岸青年協同創作的新篇章。三支混編團隊循著「文化味」、「煙火氣」、「科技感」三條主線,穿梭於精益眼鏡的匠心傳承、老漢口茶廠的歲月留香、蘿蔔快跑汽車機器人智行谷的未來圖景、華科科技園的機器人研發中心、武漢裡份的市井溫情之間。兩岸青年在藕湯氤氳中品味鄉愁,在非遺老字號裡觸摸歷史,在科技前沿陣地上感知未來,用鏡頭捕捉文化共鳴,用畫面詮釋攜手共進的時代強音。


頒獎活動在科技與人文的交響中拉開帷幕。AI機器人作為特邀主持人登台,與真人主持默契配合,並化身「幸運使者」,現場鎖定幸運代碼,將一份份獨具特色的武漢網紅文創禮品送出。本屆頒獎活動設置了「青春的和聲」、「我的『I視界』」、「我與AI未來有約」三大篇章。「青春的和聲」如清泉流淌,傳遞著跨越海峽的深情祝福;「我的『I視界』」似繁星閃爍,展現青年創作的個性光芒;「我與AI未來有約」若晨曦初露,勾勒科技賦能藝術的無限可能。活動現場還揭曉了大賽各個獎項,作品《在細雨中呼喊》獲本屆大賽最高獎金飛燕獎,作品《台北一夜》、《山河同渡》獲銀飛燕獎,作品《默數》、《托舉》、《江江》獲銅飛燕獎。最佳攝影獎、最佳編劇獎、最佳音效獎、最佳短視頻獎、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最佳導演獎等單項獎同步頒發。「創作盲盒行動」單元更以超有料文化獎、超來電共鳴獎、超會玩技術獎等別緻獎項,致敬青年創意的多元綻放。
台上流光溢彩,台下情誼綿長。台灣嘉賓賴正浩動情坦言:「兩岸青年因為一場相同的邀約,共同品嚐一場視覺盛宴,相聚在荊楚大地。」參與盲盒創作的台灣青年**感慨萬千:「從抽中創作盲盒行動的主題到與大陸夥伴並肩作戰,讓我們在共同的文脈中,感受彼此的理解和靠近。」兩岸青年暢談AI創作心得,言語間盡顯新時代青年的開闊視野與創新膽識。這一刻,科技不再是冰冷的代碼,而是成為連接心靈的橋樑,創作不再是個體的獨白,而是化作兩岸青年的合唱。

十一年春華秋實,「金飛燕」海峽兩岸微電影微視頻大賽自2014年啟航至今,累計吸引兩岸200余所高校上萬名青年才俊,徵集作品近7000部,近400部入圍爭輝,成為兩岸青年文化交流的重要品牌。活動主辦方表示,期待「金飛燕」大賽不僅賽出優秀作品,更賽出深厚情誼,誠邀更多台灣青年來鄂學習、實習、就業、創業,與大陸青年攜手譜寫時代新篇。
展望未來,「金飛燕」大賽將繼續以科技為舟,以文化為帆,以青春為槳,在時代的浪潮中破浪前行。當鏡頭遇見心靈,當傳統邂逅創新,當個人理想融入民族復興的壯闊征程,兩岸青年必將共同繪製出更加絢爛的文化圖景,在融合發展的史冊上,寫下熠熠生輝的青春註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