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永定柿餅正飄香 農戶笑開顏

連日來,福建省龍岩市永定區的客家村落被甜蜜的氣息包裹。山間地頭的竹架上,層層疊疊的柿餅泛著琥珀光澤,部分已覆上細密白霜,微風拂過,清甜果香與農戶的歡聲笑語交織在一起。
11月10日,永定區陳東鄉城東村的柿餅晾曬場一派繁忙。柿農徐滿娣正帶著村民忙著製作訂單柿餅,竹架上金燦燦的柿餅整齊排列,遠遠望去,彷彿給大地披上了一層「黃金甲」。
「每年秋收一結束,全家就圍著柿餅轉!」徐滿娣笑著說,從挑揀飽滿鮮柿、小心削皮,到反覆擺曬、輕柔翻揉,再到密封捂霜等,一套工序下來要近1個月的時間。「這活急不得,每一步都得用心,你看這柿餅,底色深紅、圓潤飽滿,咬一口軟糯香甜,這都是曬出來的好味道。」
據瞭解,柿餅是永定客家地區的特色美食,每年10月至12月是製作的最佳時期。當地堅守傳統的製作工藝,經過多道工序匠心炮製,讓永定柿餅擁有了獨樹一幟的風味。晾曬好的柿餅圓潤飽滿,底色深紅,如雪似霜,入口軟糯,營養豐富,老少喜食。
「4斤鮮柿才能曬成1斤柿餅,今年收了30萬斤鮮柿,加工的柿餅早就被訂光了!這些柿餅主要銷往廣東、浙江、福州、廈門等地,不少遊客在嘗過之後當場下單。」永定區陳東鄉城東村村民盧東娣說,「這陣子我們忙得腳不沾地,但看著訂單和收入,心裡比柿餅還甜!」
坐擁華東「柿子之鄉」的美譽,永定不僅守住了傳統手藝,更盤活了生態與文化資源。近年來,當地以柿子為媒,將千年客家文化與土樓旅遊深度綁定,每年金秋舉辦的「柿子豐收節」「柿子嘉年華」,成了吸引遊客的「金字招牌」。遊客們既能親手參與柿餅DIY,體驗削皮、擺曬的樂趣,又能參與「柿王評選」,品嚐地道客家農家宴,在滿口香甜中暢遊土樓、領略客家風情。
「在這裡既能摘鮮柿、曬柿餅,又能逛土樓、吃客家菜,這趟永定之旅太值了!」遊客陳曉婷一邊拿著手機拍攝晾曬柿餅的場景,一邊由衷讚歎道。
「以前種柿子只夠溫飽,現在村裡開了20家農家樂、10家民宿,柿餅成了遊客必帶的伴手禮。」福建省文旅廳駐永定區陳東鄉城東村第一書記顏望宗介紹,去年全村柿子相關產業收入達一千多萬元,比2022年前翻了三番。
如今,小小的柿子已成為永定鄉村振興的「支柱產業」。目前,永定全區6.8萬畝柿子林,年產6萬餘噸,帶動2萬餘村民就業增收。從鮮果採摘到柿餅、果飲等精深加工,從線下批發到線上直播,柿子產業鏈不斷延伸,年產值突破1.2億元。(中新網)

新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