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馬十年「賽跑+旅遊」 一條跑道兩岸情

「一場馬拉松與一座文化底蘊深厚、自然風光美麗的城市結合,讓跑步愛好者的家人有興趣參與進來,一起體驗當地民俗風情和美食。馬拉松會變成一個契機,促成一段涵蓋個人愛好、親情、友情和文化交流等內容豐富的旅程。」來自台灣的馬拉松跑友陳先生如是說。
11月16日,2025桂林馬拉鬆開跑。23000名中外參賽選手一起體驗「人在畫中跑」,創下歷屆桂林馬拉松規模的新高。
「這次來桂林,桂林米粉是『打卡』項目之一。」陳先生說:「我到世界各地跑馬拉松,透過美食,可以看到不一樣的文化特色。雙腳不僅是用來跑過賽道,也用雙腳體驗不同地方的民俗風情。」
台灣的張女士第一次來桂林參加半程馬拉松,她和朋友在比賽前一天早上就在酒店附近慢跑,她說這裡空氣清新,山水環繞,旁邊也有很多跑友在晨跑,感覺很親切很開心。近幾年,她與港澳台地區的跑友相約每年去雲南麗江集訓兩次以提高成績,在那裡也會遇到很多大陸的跑友在訓練,她想用馬拉松跑遍全世界,認識更多城市。

圖為11月16日,2025桂林馬拉松參賽選手通過解放橋。

來自台灣的涂先生與參加比賽的侄子一同來桂林,此次行程中他將觀看《印象·劉三姐》演出,令他期待。他說:「馬拉松與旅遊結合在一起是『上上策』。大家通過馬拉松比賽到各地體驗不同的風土人情,可以加深彼此的瞭解和友情。」
「每一次出國比賽,每一次來大陸參賽,我都能感受到一種『越交流、越理解;越理解、越靠近』的力量。這種人與人之間的友善,是任何新聞、廣播都無法取代的。來自不同國家與地區的選手因為運動愛好聚在一起,自然就會開始對話、互相幫助、分享經驗。運動讓城市有了生命力,而桂林給我的是一種『很舒服、很親切』的感覺。」來自中國台灣的耐力運動愛好者陳先生這樣描述參賽的感受,他感慨體育就是這樣,在兩岸之間把「距離」變成「朋友」。
來自台灣的拳擊教練王先生也受邀來桂林參加馬拉松賽事。他說:「體育是人類共同的運動,透過體育可以加深兩岸的情感。我非常支持通過體育賽事,讓更多台灣青年來大陸走走看看。」
今年是桂林馬拉松比賽舉辦的第十年,累計吸引來自全球15.7萬名跑者前來參賽。十年間,桂林馬拉松已成為連接山水與人文、體育與旅遊的紐帶。(中新社)

新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