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數 : 635
連日來,央視新聞頻道、中文國際頻道紛紛聚焦泉州,關注泉州鄉村振興、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
4月17日,央視新聞頻道《走進老區看新貌》節目走進泉州市安溪縣城廂鎮經兜村,用鏡頭講述當地產業發展、鄉村振興的新成效。報導由經兜村黨支部書記孫開明講述,一張經兜村美麗、和諧的鄉村畫卷緩緩鋪開——近年來,經兜村全村3000多人中,有1000多人做空壓機的生意,僅憑一村之力就占了中國20%的市場份額。鄉親們賺到錢後,積極反哺家鄉,村裡建起了博物館、圖書館,修了很多漂亮房子,還建起了長者食堂。老區換新顏,老區人民笑開顏。報導中,村裡的老人們吃著長者食堂的可口飯菜,面對央視記者的鏡頭,露出滿足的笑臉。
4月18日,央視中文國際頻道《遠方的家》欄目播出《大好山河世界遺產在泉州》節目,在40多分鐘的節目中,央視記者在鯉城區臨江街道文化站工作人員楊聲榮、熱心市民楊遠彬、晉江安海學者吳杭州的帶領下,實地走訪了泉州古碼頭、西街、開元寺、安平橋等地,瞭解泉州相關遺產點的歷史文化,品嘗特色美食,用鏡頭帶領觀眾探尋、感受世遺城市的獨特魅力。
去年,“泉州: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順利通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44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審議,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後,泉州憑藉豐富的歷史遺存與多元的文化吸引了廣泛關注。此前,孤獨星球雜誌公眾號就以《世遺之城 魅力無限》為題,介紹泉州這座世遺之城的無限魅力——
大航海時代開始之前,載重200多噸的中國商船已從這裡出發,向世界送出中國白瓷。馬可·波羅和伊本·白圖泰途經此處,皆歎其為“東方第一大港”。這裡是泉州,它古街縱橫,廟宇林立,文化多元,小吃遍地,豐富的歷史遺存正訴說著這座世遺之城的無限魅力。
清源山位於泉州市區的北邊,在這座泉州第一名山,泉州人相信,泉州的“泉”就源於此。據《府志》記載,泉州“因清源山之流乳泉,湛然澄清而得名”,這個“乳泉”的泉眼就在清源山天湖旁的一塊大岩石上,上頭還有朱熹的題刻“源頭活水”。
拐入進山小道,爬一大段陡坡,上到一個大平臺,眼前立刻就出現了巨大的老君岩。清源山儒釋道並存,這尊老子的雕像最引人注目,從宋元時期完美保存至今,為中國現存最大的道教石造像,老君岩也已成為清源山的代言人。老君岩體態敦厚,眼窩深陷,有著不成比例的巨大耳郭,系利用一塊露出地面的天然花崗岩石雕琢而成。
同在清源山的還有弘一法師舍利塔。弘一法師曾在閩南各地講經弘法,在泉州度過了他生命中最後的14年,最終在此圓寂,他的舍利塔就設在清源山上一個寧靜的角落。這是一座仿木構石塔,通體潔白,沒有任何多餘的裝飾,如同法師的書法,質樸超脫。塔的內壁上有豐子愷先生悲切所作的淚墨畫,塔前是弘一法師眉目慈祥的打坐像,另一邊則是大師生前最後的遺墨“悲欣交集”。
白天的清源山屬於遊客,到了夜晚它才屬於泉州人。晚上7點以後,當地人紛紛開車或騎車上山,並在此休閒、健身,南台就是他們的後花園。夜色中,幾家簡易的休閒山莊燈火通明。坐在室外,可以享受微涼的山風。身處四下寧靜的清源山,呷一口鐵觀音,靜看夜色中的孩子們跑來跑去,男人們蹺起腳上的人字拖,操著霸氣的閩南話,伴著此起彼伏的啜茶聲,有一搭沒一搭地聊天。
西街是泉州最早開發的街道之一,早在宋朝,它就已經見證了泉州“市井十洲人”的盛況,至今也依然保存著最完整的古街區和大量的歷史建築,這裡遍佈“老字號”。不過,165號的亞佛潤餅、17號的麵線糊、裴巷裡的滿煎糕等還是那副老面孔。邁入老記麵線糊——點上一份醋肉、海蠣、大腸,再加一份油條。嫩滑的麵線糊配上海蠣提鮮,大腸味道厚重又有嚼勁,醋肉則剛好可以解膩。
西街上的開元寺是大多數初來泉州遊客的第一站。傳說中開過白蓮的古桑樹已經1300多歲,獨自在開元寺內大雄寶殿西邊的護欄內“養老”。
開元寺裡更重量級的,還是東西塔。由老桑樹向西便是西塔仁壽塔,建造過程中先木構、後磚構,經過數次災後重建,紹定元年(1228年)改建為石塔,歷時10年建成。塔身上的浮雕各不相同,刻有手握戒刀的孫悟空像。東塔鎮國塔,始建于唐鹹通六年(865年),與仁壽塔形制相仿,但更高大,雕鑿也更精緻。這兩座塔曾在1604年的8級地震中屹立不倒,它們因此成為泉州的精神象徵。
北宋元祐二年(1087年),泉州正式設立市舶司,國外商人、使節、傳教士紛至遝來。外來經商者就在城牆周邊生活,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個外來者居住的“蕃坊”。這些外商以阿拉伯人居多,所以他們也將清真寺建在了這裡,其中一座至今還保留在塗門街,這便是“清淨寺”。
▲清淨寺門樓的形式是很典型的西亞清真寺風格(陳英傑 攝)
清淨寺的阿拉伯名叫作“艾蘇哈蔔寺”,和伊斯蘭教傳入中國的歷史一樣久遠,距今已有1000多年,也是中國現存最古老的伊斯蘭教寺。它的建築呈現出鮮明的西亞伊斯蘭教寺院特徵,為阿拉伯伊斯蘭風格的石結構建築。入門左邊的廢墟曾經是伊斯蘭教徒們每日禮拜的奉天壇,1604年的泉州大地震使其原本巨大的穹頂倒塌了,只剩下孤零零的石柱。它殘留的樣子被保留到了現在。
從中山南路繼續向南步行,這裡是泉州古城的南門——德濟門。德濟門內就是泉州人出海前都要拜拜的天后宮,裡面供奉的“天后”是閩南沿海地區信奉的媽祖。這座天后宮是海內外現存規格最高的祭祀媽祖的宮廟,臺灣地區及東南亞國家的許多媽祖廟也都是這裡的“分靈”。歷史上,閩南漁民、商船出海前會來此祈求一帆風順。
天后宮的山門尤其漂亮:典型的閩南飛簷翹角,五彩繽紛的剪瓷貼滿門頭,四根龍柱氣派非凡。天后宮平日裡不算熱鬧,附近的老人是這裡的常客,他們最愛在院內的戲臺上閑坐。
走出南門,很快就到晉江邊了,這裡曾經的富美碼頭是泉州宋元時期的貨物集散地。那些載著奇珍異寶的外來商船,趁著漲潮沿晉江直入碼頭,各種香料、珠寶、藥材、銀器便由此上岸。順濟橋由南宋泉州郡守鄒應龍於嘉定四年(1211年)主持建造,為梁式石橋,在之後的數百年裡,這座順濟橋一直都是泉州主要的交通要道之一,2005年至2010年,受颱風影響,該橋大面積坍塌,現僅存部分橋面和橋墩,替代它的是與之平行的順濟新橋。
泉州夜晚最值得期待的,除了宵夜,便是南音。琵琶弦嫋嫋起調,歌者不緊不慢地一字一句拖音吟唱。南音以標準泉州方言古語演唱,強調“照古音”。在泉州府文廟前,有個南音傳習所,有免費的公益演出,不少老人都是這裡的常客。所有人進出輕手輕腳,大家在一種默契中,享受著晚風中的清涼幽遠。
▲泉州府文廟大成殿採用了少見的重簷廡殿頂、黃色琉璃瓦建築手法。(陳英傑 攝)
進入文廟,龐大的院落圈出一方寧靜。始建于北宋太平興國初年(976年)的泉州府文廟,主體格局形成於1137年。大成殿是其核心建築,為中國比較少見的宋代重簷廡殿式結構,面闊七開間,進深五間,殿頂鋪黃琉璃瓦,正面殿前簷下有兩根浮雕盤龍金柱和六根浮雕盤龍簷柱,這些建築做法,是宋元時期州府級文廟中最高的規制。東畔明倫堂為文廟現存主要附屬建築,堂前露庭、泮池和石橋均保存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