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閱讀數 : 627
在泉州,許多鄉村仍保留著一些古石橋,它們優美堅固,構思獨特,工藝精良,曾經為橋邊人們提供過往方便,是當地人智慧的結晶。它們默默守護著小鄉村,默默凝視著潺潺流水,見證著滄桑歲月……
在德化縣湯頭鄉嶺腳村,就有一座單孔石拱橋,如一道飛虹橫跨嶺腳溪,在偏遠的小山村尤顯雄偉壯觀。橋名為“西城”,從拱橋的宏大規格、橋上大理石被歲月磨損程度及生長的老樹來看,可窺見此橋來歷並不一般。
嶺腳村位於德化縣西部,村尾的石拱橋很早就叫“西城橋”。相關史料表明,明代之前為木條橋,明代天啟元年(1621年)建為木質結構橋亭。清時順治四年(1647年),兵亂焚毀,順治十六年重建。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被洪水衝垮,至乾隆十一年(1746年)再建單孔石拱橋,當時裡人王仕卿、周天作、黃國輔募捐,時任知縣為魯鼎梅。
之所以屢毀屢建,並且規格日益壯觀宏大,與嶺腳舊時重要的地理地位不無關係。宋時,劍州路驛道經湯頭嶺腳北上。有《名勝志》記載:“(泉州)宋自西北取劍州,路出城西義成門,至南安汰口驛、永春桃源驛、德化龍潯驛、上壅驛(上湧),抵尤溪縣,迤邐經西芹至延平,避福州大義江之險。”就是說從泉州這個發達的港口城市前往劍州(南平)這個經濟文化中心,當時是要避福州大義江之險,而選擇經南安、永春、德化,抵尤溪縣至劍州。宋太平興國三年(978年)就設上壅驛(上湧),從上壅驛往嶺腳有一條官府溪石鋪通的古道,那麼西城橋就是該古道上一座極為重要的橋樑。
此外,西城橋是德化西線的瓷幫古道重要節點。據《海絲閩南·瓷幫古道》介紹:德化境內有南、東、西三條主要“瓷幫古道”線路。其中,西線經龍潯驛、石山鋪、邱店鋪、赤水鋪、上壅驛、半林鋪、湯頭鋪、湯尾鋪、中腰鋪等,再由人工挑至尤溪廿九都古跡口碼頭,經閩江抵達福州台江區“硋埕(瓷市)”,分銷中國各地,有的還從福州港出海。此瓷路因臨近古跡口嶺腳到尤溪的古跡口僅有20公里左右的路程,降低了陶瓷交通運輸成本,在宋元時期,特別是清中晚期頗為繁華。這一點,我們可從德化西半片上湧、葛坑、楊梅等地明清古窯址眾多及德化窯工在尤溪縣建“山頭窯”從事陶瓷生產得到佐證。當地上了年紀的村民稱,20世紀八九十年代,在西城橋頭有一厚實牆基的建築遺存,疑為“湯尾鋪”遺址。
舊時的西城橋儼然是德化西部的交通地標。站在橋上,看著腳下光滑的石板,看著勾連湯頭和尤溪兩個地方的古道,舊時官役往來、商賈繁忙、遊子奔走、挑夫接踵的情景不禁浮現眼前。
一座鄉村水尾橋名為“西城橋”,人們猜測,早時德化縣嶺腳極有可能就是叫“西城”。取名的由來,或因嶺腳地理位置是德化縣西部邊陲,又因鄉村繁榮如小城,故叫“西城”。而從古橋邊各種舊物——老街老校老窯瓷,可尋得昔日此地繁華的印記。
據老人傳說,嶺腳村很早就有古街道,位於現舊街路仔一帶。街道由溪卵石鋪成,長100多米、寬3米多,兩邊有店面近20家,包括鹽店、布店、糖店、酒坊、藥鋪、客棧、染坊、餐飲店、打鐵鋪及日用品店等,有戲班子常駐於此,人來人往,十分熱鬧。
在嶺腳村水尾山坡上有個叫“瓷窯壟”的地方,山上有成片的白瓷、青花瓷片及匣缽等燒瓷器具。有些青花瓷碎片,畫工嫺熟,發色青翠欲滴。二三十年前,村民輕易就能到山上撿一兩個完整的匣缽當“狗槽”。村人還稱,當時的水碓在離此地不足百米的嶺腳溪邊。一個以瓷窯為名的地方,到底有幾條窯已不可考,但此地曾因瓷而生、因瓷而富是不爭的事實。
清末,英國傳教士到嶺腳村傳教,見此地生活富庶、交通便利,還在此地特意建起教堂。教堂占地近兩畝,至1913年,基督信眾達30人。此外,在嶺腳過嶺、荇坑等自然角落發現大量的舊宅基地遺址和多處石灰古墓,規模宏大,這些都佐證了德化縣嶺腳村過去的繁榮與昌盛。
據德化地方誌載,宋時在嶺腳村設有湯尾關,明朝改湯泉隘,負責官方交辦的邊防檢查及關稅徵收等事務。這裡成了從泉州北上尤溪乃至閩北的重要關隘,往來官民商旅常要落腳於此。這樣說來,嶺腳的繁華也就順理成章了。
1922年,西城橋古驛道邊創辦“懷遠學校”。校內設6個班,在校生達170多人,教職員13人。學生來自尤溪縣的阪面、中仙和大田縣曾村及本縣的葛坑、楊梅、湯頭、上湧、大銘、春美等周邊鄉村。一個邊陲鄉村有如此的辦學規模,堪稱奇跡。
1949年之後,嶺腳依舊是很特殊的存在。1951年1月,全縣設為7區1鎮54個鄉,嶺腳村為民主鄉,轄嶺腳、格中、湯垵三個行政村。20世紀六七十年代,嶺腳開通客運,陸續開辦國有、集體、私營企業10多家,如縣松脂收購站、造紙廠、化工廠、車木廠、焦油廠、發電廠、鋸木廠、邱埕鐵礦等。那時,湯頭鄉幹部稱嶺腳村為“小香港”。
現在,村裡還延續逢“七”為圩日的習俗,這或許是德化唯一還開設圩日的村子了,只是繁華早已不復當年。
後來,隨著大宗物資交流更加頻繁,西城橋已承載不起時代發展的需要,大宗陸運物資改用公路運輸。特別是近些年,隨著高速公路開通,國道、省道、縣道的提升改造,舊時的官道必經地不可避免成為被現代社會忽略的犄角旮旯。
舊街路仔確實老舊了,只有命名為“舊街路仔”的門牌還保留著舊日的體面。嶺腳早已沒有“瓷窯”了,只有教堂還在,基督教徒還有一些。學校、工廠也順著人流流向城市。圩日還在開圩,趕來的都是一些熟悉的老面孔——本地的,還有尤溪縣阪面的永坑、山岩和大田縣梅山的卓坑裡、雄峰一帶村民。
這座橋離水面高8.30米,橋面寬3.70米,溪水面寬15.00米,石拱橋面長(含引橋)53.76米,拱橋坦弧大理石以7塊與8塊按“工”字形錯開幹砌,共105層,約787塊,拱橋坦弧長約26.06米。
幾百年過去了,西城橋經歷了多少地震破壞、多少洪水沖刷、多少風霜雨雪,始終巍然屹立。一橋飛架,氣勢如虹,我們不禁被古人高超的造橋技術所折服。
面對橋身,弧形大理石底部表層長出不規則的青褐色石苔,像一位佈滿老年斑的長者,訴說著其年代的久遠;石縫十分緊湊,沒有半點分離傾斜之跡象,石縫間生著幾棵闊葉林木,但絲毫不影響石拱橋堅固程度。站在橋下,清風徐徐,溪水嘩嘩啦啦,悅耳動聽,令人心潮起伏。
都說建橋修路是功德事,一座橋托起了一座村莊的百姓生計,承載著一段德化人民開拓進取的故事,既溝通了地域,也勾連著歷史,引人流連,耐人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