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閱讀數 : 648
泉州“獅”文化歷史悠久,又根植現實生活,融入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為群眾所喜聞樂見。泉州“獅”文化蘊含著勇猛智慧、鎮煞辟邪、吉祥可愛的特質,演繹出敢於拼搏、一身正氣、奮勇擔當、團結協作的精神特徵,生動地體現了泉州的人文景觀、地域特色以及泉州人的精神風貌。傳承弘揚“獅”文化正當其時。即日起,我們推出《泉州“獅”話》欄目,探尋“獅”來歷,挖掘“獅”形象,傳承“獅”文化,弘揚“獅”精神。
在泉州,到處都有石獅的身影。其中有一類石獅子極具特殊性,它們被人們尊稱為“風獅爺”。風獅爺信俗,隨著閩南先人遷徙,帶到了金門及台灣,至今保持興盛勢頭,成為泉台交流的橋樑。
自古以來,泉州石獅子一直呈現“遍地開花”的狀態。在泉州地區,大到殿宇、祠堂、寺廟、府第、陵園,小至民居、簷角、石欄杆、橋墩,都有石獅子躬身守候的身影。它們不但堅固、耐用,而且時刻展露豐富的閩南雕琢工藝。隋唐時期出現蹲坐式的石獅,它們前肢斜伸,胸部挺起,獅頭高昂,給人一種堅不可摧的氣勢;宋代,石獅子的頸項上開始佩系鈴鐺、綬帶等物,獅的造型開始“寵物化”,威武之余尚有可愛之處;明清兩代,獅造型基本上完成了所謂程式化,成為我們目前最常見的那種形象:大多為蹲坐式,前腳支撐有力,後腿盤曲穩固,獅嘴寬而方,頷下有須。總體來說,泉州各地的石獅子外貌、形態各異,或蹲、或走、或坐、或臥,可謂千姿百態,惟妙惟肖,是泉州地區充滿個性的“靈物”。
風獅爺在閩南地區出現,是與氣候有關的。閩南靠海,基本上每年都飽受季風肆虐之苦。古時,這裡出海捕魚為生的漁民眾多,但要想享用大自然的恩賜,就得面對大自然的無情。漁船在海上,一旦遇到風暴或者破壞力強大的颱風,就會陷入孤立無援的境地,帆斷、船覆並不罕見。漁民不僅會遭受財物損失,甚至還可能賠上性命。為了防止風害,抵抗風邪,構建精神堡壘,在民間便逐漸衍生出了風獅爺信仰。
閩南人相信,颱風、颶風、龍捲風等都是“風煞”作怪,而雕琢出來的威武的風獅爺可以用來鎮風、止煞。閩南道教早有“甲卯風”乃為“風水之大忌”的理論,遂以“石頭風獅”鎮之。清道光《晉江縣誌·海防志》對於水師海舡與民間船隻如何防禦風災等有不少總結,還詳細記載了全年各月海上風暴多發的時間,足見對於風災的重視。1992年版《金門縣誌》則載:“浯地苦風,村落多在藏風處。其當風路口,每見有石刻巨獸,作猿狻張口人立狀,俗語稱風獅爺,雲可擋風。”後來增修的《金門縣誌》又記:“風獅為鎮制風煞之神。”由此可見,風獅爺早已成為民間的“保護神”。
現在泉州城鄉有許多古代遺存下來的單只昂頭張口、朝前人立的風獅爺。這些風獅爺一般不上色,但也有上紅、黃彩色的,這種色調在晉江、石獅沿海和金門、台灣島內亦不少見。據福建師大教授徐心希介紹,風獅爺一般為單只,但也有成對的。雙獅以“雌雄獅”“母子獅”為多,個別有“父子獅”。如石獅寶蓋鎮玉浦村就有一對大小相配、紅黃兩色的“父子獅”。
2004年在南安九日山下原延福寺遺址出土了一尊高大的風獅爺,該風獅爺為花崗岩石質雕刻,高達1.23米。獅子後腿曲坐直立,前腿在獅子的胸前。這種曲坐直立形狀的風獅爺在泉州十分罕見。專家評估,該風獅爺可能為五代以前的雕刻物。泉州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城市,唐時即有“市井十洲人”之譽,海上通商貿易絡繹不絕。古代航海主要靠的就是風力,為求航海平安,商民開始祭神祈風。九日山在古代便是泉州人祈風的重要所在,特別是宋時,官方多次在九日山南麓的延福寺(昭惠廟)舉行盛大的祈風盛典,向神靈祈求賜風,讓商舶在海上往返順暢。南宋泉州太守王十朋曾作《提舉延福祈風道中有作次韻》詩曰:“雨初欲祈下俄沛,風不待祈來已薰。瑞氣遙看騰紫帽,豐年行見割黃雲。大商航海蹈萬死,遠物輸官披幾垠。賴有舶台賢使者,端能薄斂體吾君。”凸顯古人對祈風的重視。而延福寺風獅爺的出土,讓人們揣測泉郡祈風之俗或在宋代之前就已形成,人們可能通過向延福寺海神通遠王和風獅爺祈禱,祈求出海平安、順風順水。
去過泉州威遠樓的人,大多會為一尊大石獅所震撼,那就是在樓前石埕當中踞立的一尊威猛風獅爺。這尊風獅爺面南背北,身子半立,仰天長嘯,氣場十分強大,似乎在展現“威遠”之風。威遠樓一地古時即在泉州提督衙前,據說這尊風獅爺起“鎮地作用”,可鎮全城風水,保全城之平安。
在泉州市區八舍後尾巷中,有一尊十分古老的風獅爺。據住在巷中的王阿婆介紹,這尊風獅爺原本置於升平奏國樂研究會門口,後挪至對門,可能是唐末五代時期之物。經歷千年風雨之後,其面目已經看不清楚,勉強能分辨出來的只有嘴部和眼部。不過,石獅採用半蹲造型,前爪抓地,線條依舊優美、有力。這風獅爺表面已經被人用手搓磨得非常光滑,而且頭頂幾乎成了平面。王阿婆稱,原來的獅頭是拱起的,只是來來往往的街坊鄰居路過,大家都喜歡去摸摸獅子頭,日久天長,這獅頭就慢慢變平整了。“我小的時候還曾爬到這獅子身上騎著玩哪。”阿婆笑著說道,“以前這條巷也被叫作石獅巷,就是因為它(石獅子)的存在。”如今這石獅子雖然面目模糊了,但一代又一代人在它身上留下了數不盡的指紋,它封存著八舍後尾巷人難以磨滅的世代記憶,也是這裡的人們心靈、情感的千年寄託。
八舍後尾巷的風獅爺歷經千年風雨,如今已面目模糊。(陳小陽 攝)
石獅市博物館曾徵集到身上帶有八卦圖案、太極圖案的風獅爺雕像,這些圖案清晰地反映了風獅爺民俗信仰用於壓勝(即用符法除邪得吉)、辟邪的特徵。據石獅市博物館館長李國宏介紹,石獅市鴻山鎮有兩尊風獅爺別具特色:一尊風獅爺位於一根高約1.5米的石柱之上,村民稱該風獅爺具有祈求子嗣的特殊功能;另一尊則砌築於一座2米多高的石台上,呈昂首蹲坐狀,被視為村落保護神。
泉州各地富有特色的風獅爺還很多,晉江五店市文化街區內就有一尊線條粗獷、形象淳樸的風獅爺,深受遊人的喜愛,被奉為“網紅”。甚至曾有人為它穿上一襲“紅色披風”,看上去萌萌的,十分喜慶、吉祥。
專家普遍認為,金門風獅爺信俗是閩南先人遷徙金門時帶過去的,並逐漸形成了當地的風獅爺崇拜祈祝習俗。後來,風獅爺信俗也在台灣島內流行開來,並且至今保持興盛勢頭。金門和台灣島內的風獅爺可分為兩種:一種是安置於村落邊緣的地面,可稱為“村落風獅爺”,亦稱“石獅爺”;另一種是立於屋頂之上,稱為“屋頂風獅爺”,亦稱“瓦將軍”。二者均被認為具備鎮風壓煞與驅邪伏魔的功效,但雕塑材料、形狀大小不同。村落風獅爺是從古代諸多有關獅子的傳說,結合獨特的環境背景所蛻變而成的石獅造型,一般被雕成直立姿態,立於村郊,看上去既威猛又富有趣味;屋頂風獅爺據信脫胎於神話傳說中的黃飛虎、申公豹等人物,一般採用武士坐在獅身上的造型,也有手持弓箭的形象,被賦予鎮懾風魔鬼怪的“神力”。
民俗學家周星的研究表明,閩台兩地風獅爺製作形態一致,金門、澎湖、台南等地的一些風獅爺甚至是直接由晉江磁灶窯生產。風獅爺信仰文化見證海峽兩岸民間信仰文化存在千絲萬縷的聯繫,也見證了閩南民俗文化的多樣性與包容性。
2008年石獅市博物館《閩台獅文化》展覽正式對外開放,同年11月23日,該館作為大陸第一家展示“閩台獅文化”的特色博物館,與台灣省宜蘭縣“河東堂獅子博物館”締結為閩台文化交流協作基地,開啟了兩岸博物館共同研究“獅文化”的先河,獅文化也成了泉台文化交流的一座橋樑。數年前,金門島金湖正義村尚義環保公園內曾安裝了一尊惠安造的大型風獅爺石雕。該石雕高12米、寬15米,是由廈門大學藝術學院院長李維祀設計,由惠安匠人雕琢而成,體現出了兩岸獅文化民間交流的熱度。
對於兩岸人民來說,風獅爺信仰早已浸染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李國宏認為,泉台一衣帶水,閩台文化一本同源的特性在神奇的風獅爺身上得到了充分的體現,這也表明海峽兩岸民眾對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有著一種特殊的認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