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在馬英九執政時代,對於中美台關係雖然打的是「和中親美」口號,實際上和對岸的關係是比「和」更進一步的「友」,對美國說「親」是假,保持距離,甚至虛以委蛇是真,因此當時台灣和中美兩大的關係是「友中遠美」。
馬英九的兩岸政策跟對美關係,在他任內從諸多跡象都顯示他表面等距,其實自有主張。他系出蔣家,兩蔣時代大部分處於國共內戰狀態,台灣長期需要美國軍事保護,蔣經國末年開放兩岸探親,1992年兩岸由海基會及海協會在香港建立92共識,2005年國民黨主席連戰訪問大陸,與時任中共總書記胡錦濤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進行會談,並達成五點共識,同意在九二共識上推動兩岸談判,成為國際矚目的兩岸「破冰之旅」。當時台灣阿扁執政,本有望兩岸進一步推動和平交流,但06年阿扁貪瀆醜聞爆發,阿扁為求自保改變原先有意促進兩岸和平政策,操作「一邊一國」企圖拉攏獨派為其貪瀆護航。
這也鞏固傳統美台關係。台美關係微妙之處在,美國以台灣保護國自居,卻不願兩岸真正開戰,但更不願兩岸和平相處甚至統一,開戰跟和平交流都不符美國利益,美國希望兩岸維持鬥而不破狀態,美國才能操控台灣,壓榨台灣龐大利潤,並藉以箝制大陸。
民進黨在08年因阿扁貪腐醜聞垮台。馬英九上任,喊出兩岸「不統、不獨、不武」,兩岸情勢緩和進步,美國護台的份量相對減輕,馬政府對美國的態度也跟阿扁時期唯命是從大相逕庭。軍售減少,美豬牛進口處處設限,當時的民進黨還配合演出,口稱維護人民健康,誓死不讓美豬牛闖關。最後馬英九在美國只差沒將槍口對著他太陽穴的壓力下,有條件開放不含內臟美牛進口,卻被綠營罵翻操盡祖宗十八代。
這些典故說明馬英九其實是「遠美」。今年2月烏克蘭戰役爆發,拜登說美國不會出兵,馬英九有感而發直言,「美國對中華民國的態度是出售武器、情報給我們,但是不會出兵」。此言一出,老美倒是淡定未予置評,民進黨像被踩了尾巴跳出來指控他反美賣台。現在的馬英九說的真話,正反映執政時的馬英九表面親美,實則遠美的心態。
至於「友中」,馬英九執政8年兩岸的熱絡交流,帶給台灣經濟榮景,以及民間因觀光旅遊業的鼎盛而帶來百業興旺,正可說明一切。2015年連任後的馬英九重申新三不政策,保證不推動「兩個中國、一中一台、台灣獨立」,兩岸和平友善關係更跨越一大步,至2015年11月7日在新加坡舉行世紀性兩岸最高領導的「馬習會」,更讓兩岸結束敵對狀態稍差一線。但因馬英九領導風格軟弱又好鬥,對內政的失能,讓台灣人民失望,民進黨趁機重起,蔡英文的「反中親美」,讓兩岸關係倒退至較國共內戰對峙時期更為嚴峻。
現任國民黨主席朱立倫曾任馬政府副閣揆,一度還是馬英九接班第一順位,卻在此次訪美接受自電台專訪說,「國民黨從來不是一個所謂親中的政黨」,簡直睜眼說瞎話,昧於史實,更是民進黨的跟屁蟲。但諷刺的是,蔡政府的兩岸觀已隨美國對中政策的調整而改變,被列為台獨頑固份子的吳釗燮在520以台灣外交部長身分表示,台灣將「維持現狀」、「不尋求正式的獨立」,並強調「極力避免戰爭」,形同回歸馬英九的兩岸政策。朱立倫訪美自以為迎合美國意志,不惜拋棄國民黨魂,其蠢如朱,連黨都出賣,被罵賣台也剛好而已。
Related Stories
2022-07-06
2022-07-06
2022-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