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閱讀數 : 66,151
中華民族的古錢幣源遠流長,品種紛繁,從商代的貝幣、戰國的刀幣、布幣,秦代的方孔圓錢,到清末的機制幣,數以萬種千姿百態的古錢幣構成了當今錢幣收藏領域中最為龐大的收藏門類。
貝幣、刀幣、橋幣、五銖錢、開元通寶、永隆通寶……在泉州收藏愛好者潘用福的古錢幣集冊裡,一枚枚不同年代、形態各異、綠鏽紅斑的古錢幣,令人眼花繚亂。飽覽這些老錢幣,仿佛在讀一部古代“金融史”。
據古籍的記載中國最早的貨幣是貝,最早出現在公元前2000年。漢字中可以看出貝幣長期存在的事實,與財富有關的文字皆有貝字旁,如“貨、財、貿、賤、貸、貧、賬”等。
戰國時期有四大貨幣體系:三晉地區的布幣、燕趙和齊國的刀幣、秦國的圜錢、楚國的鑄文銅貝“蟻鼻錢”。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規定全國使用統一的貨幣,黃金為上幣,以鎰為單位,銅錢為下幣,按枚使用,幣面鑄有“半兩”二字,表明每枚的重量是半兩,史稱半兩錢,禁止其他財物作為貨幣流通。從秦“半兩”開始,中國錢幣以方孔圓錢作為定制。
漢武帝時期始行“五銖錢”。漢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廢“半兩”,改鑄“五銖錢”,大小輕重適宜,製作精美,深受歡迎,其後各朝累鑄,沿用至唐朝,是中國歷史上最長壽的貨幣。
銅鑄貨幣在唐、宋、元、明、清期間得到發展。唐朝在整頓幣制過程中,鑄造“開元通寶”,代替原來的“五銖錢”,以後各朝代都稱“通寶”,只是把“開元”二字換成當時的年號,這種形式一直延續到清代。
五代十國時期,以泉州為造幣中心鑄造的錢幣珍品——永隆通寶大鐵錢,在權威性錢幣辭典中,其條目下都標以“五星級”的稀罕度。
在潘用福加入福建省錢幣學會不久,省裡的一位專家就告訴他,福建省的古代貨幣中有兩枚大珍品,其一為“永隆”;其二是王延羲之弟王延政在建甌鑄造的“天德”。他讓潘用福留意,一旦發現即電告。他還說鉛質的“永隆通寶”背“閩”大錢,僅上海博物館存有1枚,1985年在“中日貨幣展覽”中露面,而鐵質“永隆通寶”錢,也十分罕見。
1983年12月,閩侯縣侯官村閩江古渡口的“鎮國寶塔”維修時,在塔基地宮中發現2枚永隆通寶鐵錢。雖珍藏在一個醬黃釉瓷罐中,但由於汛期洪水沖刷,銹蝕嚴重,字跡依稀可辨。經實測直徑40毫米,重30克。數年後,在福州錢幣市場上出現了類似的永隆通寶大鐵錢,但都是破損缺品。這些和早期的“開元通寶”大鐵錢相似,文字古樸自然,拿在手上有“空心”之感(經過千年以上氧化,內外都銹蝕,即所謂的“入骨鏽”),系真品無疑。這是潘用福第一次見到永隆通寶。
20世紀80年代末,在福州一位朋友家中,他第二次見到了永隆通寶。當時,朋友還給他看了一枚王審知鑄的開元通寶大鐵錢,有人稱之為“孩兒隸”,和永隆通寶書法一脈相承。
永隆通寶枚枚版式都不盡相同,採取一錢一範的製作方法
1991年10月,一位閩北來客參觀了開元寺裡的中國歷代貨幣展覽,聲稱他擁有展品中所沒有的錢幣精華——永隆通寶大鐵錢。次年春節前夕,他果然攜帶十餘枚永隆通寶大鐵錢來潘用福的一位朋友處,朋友是位資深錢幣收藏家,傾其所能買下若干枚。該永隆通寶字跡清晰,品相極佳,據說是出土於閩清山坡地被推土機鏟出的一個陶罐中,枚枚版式都不盡相同,一錢一範,且與泉州鶯哥山一帶發現的錢範相互吻合,證實是五代十國泉州“造幣廠”的產品。這批鐵錢終於在千年之後回到了它的出生地,實屬不易。
三見永隆通寶鐵錢,提高了潘用福的識別能力,並且使他有機會將錢範與實物對照研究,從而發現在錢背,上閩下月的園天方地之間有一顆星辰或一輪紅日運轉。先人們利用了一錢一範的優勢,不斷變幻星點的位置,營造了一幅動與靜巧妙結合的圖景,提示了“鬥轉星移”“天長地久”“日月昭示光明”等古樸的哲理。他表示,對照古今中外的錢幣圖譜和著述,由於所見錢幣實物和錢範的局限性,以前都認為星點的位置固定在穿孔的右邊或左邊,認定僅有這兩種版式。“今天看來不止兩種。”
作者 曾廣太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