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閱讀數 : 67,876
隨著生態環境的不斷改善,泉州也迎來了越來越多的鳥類“精靈”。1月10日,據泉州市觀鳥學會消息,矛紋草鶥、白腹毛腳燕、栗頸鳳鶥和灰腹繡眼鳥這四種鳥類日前首次現身泉州。經過泉州市林業局和觀鳥學會相關人員的比對確認,它們正式成為泉州市記錄的第353、354、355、356種鳥類。
泉州市觀鳥學會副會長淩繼承家在安溪,常往返于廈門和安溪兩地,因為他曾在廈門小坪山一帶拍到矛紋草鶥,所以很熟悉這種鳥。2022年10月3日,淩繼承從廈門返回安溪時,為了方便觀鳥特意走了山路,最後在安溪龍門鎮風電公園附近聽到一陣響亮的叫聲。他停車下來尋找,在附近的茶園中找到了一群正在覓食的矛紋草鶥,數量有五六隻。這是泉州首次記錄到矛紋草鶥。
此外,2022年12月22日,泉州市觀鳥學會安溪會員黃水田、黃文明在安溪午峰岩觀鳥時也發現了矛紋草鶥,當時它正受到白頰噪鶥的攻擊追逐。
據悉,矛紋草鶥屬於國家“三有”保護野生動物(即“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分佈于中國長江流域和長江以南各地,主要棲息於稀樹灌叢草坡、竹林。這種鳥常聚集成小群活動,食性較雜,主要以昆蟲、植物葉、芽、果實和種子為食。
淩繼承介紹,泉州之所以能不斷發現鳥類新品種,得益於泉州生態環境的持續改善,人們愛鳥護鳥意識的不斷增強,同時也是因為有越來越多的觀鳥愛好者去觀察發現。
聽說在泉州南安石井鎮淗江村發現白腹毛腳燕的蹤跡,2022年12月30日,天一亮淩繼承就驅車前往探尋拍攝。十多年來他曾多次在淗江觀鳥拍攝,熟悉當地環境,知道鳥兒很可能出現在村子的池塘裡。到達一看,在池塘一帶果然有上百隻家燕、小白腰雨燕和金腰燕集結在一起,歡快地覓食著。淩繼承舉起望遠鏡一隻一隻地尋找著,很快他便發現水面上有只個體較小、腰部純白的燕子在覓食,它就是白腹毛腳燕。
白腹毛腳燕屬於國家“三有”保護野生動物。它的上半身為黑色,富有金屬藍黑光澤;嘴為黑褐色,腰及尾上覆羽為白色;下半身則是純白色,腿、腳均披著白色絨羽。白腹毛腳燕體型小,動作敏捷,常成群活動,主要棲息在山地、森林、草坡、河谷等地,也會出現於海岸和城鎮居民點,壽命可達15年,在小型鳥類中被稱作“長壽小精靈”。
據介紹,此前泉州發現的燕科鳥類有家燕、金腰燕、淡色沙燕和煙腹毛腳燕。這次發現的白腹毛腳燕在泉州是首次記錄。而白腹毛腳燕在福建的首次記錄是2019年。
2022年12月22日上午10點左右,泉州市觀鳥學會會員“鵝峰山人”(網名)在泉州森林公園觀鳥時,在一棵長滿野果的樹上發現有一隻陌生小鳥正在覓食。經比對求證,確認為栗頸鳳鶥。
栗頸鳳鶥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低危級別,是一種體型中等的鳥類。其頭頂有羽冠,主要在樹枝葉間跳躍,或是從一棵樹飛向另一棵樹,很少下到地上和低層灌木。活動時該鳥常發出低沉的“欺兒、欺”的叫聲,主要以甲蟲、金龜子等昆蟲為食,也吃植物果實與種子。
同一天,“鵝峰山人”轉戰泉州市桃花山公園觀鳥時,突然在一棵樹上看到一個羽毛靚麗的小鳥身影。經比對求證,確認為灰腹繡眼鳥。灰腹繡眼鳥屬國家“三有”保護野生動物,上體黃綠色,眼周具一白色眼圈,腹灰白色,尾下覆羽鮮黃色。該鳥棲息于海拔12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或山腳平原地帶的常綠闊葉林和次生林中,除繁殖期間單獨或成對活動外、其餘季節多成群出現,有時也與太陽鳥、暗綠繡眼鳥等其他鳥類混群活動和覓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