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數 : 77,417 “一灣兩翼”,振翅起飛。打開泉州市城市總體規劃圖,經過多年發展,環灣向海的城市發展框架不斷從藍圖變成現實。 按照國土空間規劃“一灣兩翼”的城市格局,泉州進一步握指成拳、統籌資源,於環泉州灣做大做強中心市區,於環圍頭灣打造泉州南翼國家高新區,於環湄洲灣打造北翼萬億石化產業,以此作為泉州未來發展重要增長極。 當前,泉州上下傳承弘揚“晉江經驗”,大拼經濟、大抓發展,中心市區、南翼國家高新區、石化產業區紛紛搭乘東風、集結成勢,走上高質量發展的“快車道”。 一年重點突破、兩年全面鋪開、三年成勢見效 古城新城比翼齊飛 走進泉州數字經濟產業園二期子項目之一的豐澤區工業互聯網產業園,到處是一派熱火朝天的建設景象,7月底封頂、年底竣工,未來,這裏承載著泉州工業互聯網平臺與工業軟件、工業數字化裝備等產業業態,這也是泉州“以產興城、產城融合”的縮影。 產業和城市,如同“車之雙輪、鳥之兩翼”,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進,泉州的城市與產業“協同發展效應”愈發明顯——轉化運用“城市體檢”成果,今年一季度全市抓城建提品質專項行動分兩批生成項目(含續建)1560個,總投資4624.7億元(人民幣,下同),年度計劃投資超800億元(含策劃類項目),超省上下達任務和泉州市預期目標。聚焦僑港澳臺(在外泉商)、文旅經濟、戰略性新興產業、粵港澳大灣區等一批招商產業項目簽約落地,一季度全市累計簽約正式合同項目投資額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38.6%,超時序進度。好的城市環境帶動優的發展生態,產業鏈和產業帶紛至遝來落地泉州,產城融合帶來良性裂變效應。 產業離開城市就是無源之水,城市沒有產業則是無本之木。以抓城建提品質專項行動為抓手,做大做強中心市區、提升城市能級之路全面鋪開—— 中心市區開發建設“一體化”。通過創新“規劃一張圖、供地一個口、資金一個池、建設一盤棋”的一體化體制,環灣區域全面實行統管統籌,堅持產業培育、基礎設施、公共服務配套、生態環境“四個優先”。 由城及鄉亮出“七大招”。宜居宜業、生態人文、聚城暢通、安全韌性、智慧管理、村鎮建設、樣板特色七大專項行動全面鋪開,聚焦提升城市品質。 古城加速提質——今年“五一”期間泉州市共接待遊客305.85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21.5億元,其中,泉州古城旅遊接待數、旅遊收入均占全市三分之一。成為泉州城市旅遊熱門打卡地的背後,離不開城市建設品質提升,重點推進“三區三片”保護提升工作,一分區內中山中路及周邊29條街巷已基本完成改造,二、三分區內中山南路及周邊46條街巷綜合保護提升有序推進。“龍頭山片區、文廟—後城片區、聚寶城南歷史文化街區等片區綜合提升正在規劃中,按照加快創建國家級旅遊度假區、國家級文物保護利用示範區的標準全方位提升。”古城相關負責人表示。 新城不斷集聚——主塔樓高179.95米的“海絲金融中心”年初開工,建成後將是中央商務區最高點,成為東海門戶、環泉州灣第一標誌性建築;依託惠泉啤酒廠舊址建設中心廣場,融合公園與商業綜合體,傳承產業記憶、打造綠色低碳消費新場景的夢想正逐步成為現實;國道324線泉州大橋及接線擴寬改造工程施工現場繁忙,項目正朝著今年上半年通車的目標收尾攻堅;東海後渚蓮垵項目探索征遷貨幣補償與商品房安置相結合模式,率先試點房票政策,有效縮短安置過渡時間,首簽日民房簽約率超90%⋯⋯商氣、人氣、煙火氣日漸聚集。 據泉州市城建辦消息,今年1—4月泉州市抓城建提品質項目共完成投資401.9億元,占年度計劃的43.8%。泉州市計劃開工項目338個,實際開工401個,實際開工率119%。中心市區按照“一年重點突破、兩年全面鋪開、三年成勢見效”的目標,為城市產業集聚發展提供優渥城市環境。 8鎮“一盤棋”“一張圖”“一把尺” 泉州南翼國家高新區開拓兩岸融合新載體 位於環圍頭灣南翼區域,呼之欲出的泉州南翼國家高新區,各大項目快馬加鞭趕工期的氛圍,感染著每一位建設者。 在聯東U穀·南安半導體科技產業港1號地塊,30棟廠房及配套已全部完成主體結構封頂,簽約企業36家,儲備意向入園企業25家。在泉州芯穀南安科創中心項目一期建設現場,10棟廠房及配套設施已經全部完成主體結構封頂,預計2024年1月竣工。眼下的泉州芯穀南安分園區,項目日漸成形成勢,周邊配套正在完善。 在筆直寬闊的晉江東石鎮傘都大道南側,福建省集成電路產業園項目已進入基礎施工階段,南天南路、檗穀南路、跑馬路、景觀北路等市政道路項目,將架起東石新區氣勢恢弘的交通網,與不遠處的泉廈漳城市聯盟路串聯成區域發展“大動脈”。 今年年初,泉州市委、市政府作出加快泉州南翼國家高新區開發建設的部署,推動晉江市的安海、內坑、東石、英林、金井和南安市的官橋、水頭、石井等8個鎮整合,形成更緊密的南翼新城。近期,南翼突出以產為主、產城融合,搶佔高科技賽道,集聚半導體和集成電路、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人工智能、生物醫藥、數字健康等領域項目。遠期,南翼瞄準建設高質量發展新高地、科技初創型企業首選地、“產、城、人、境”融合新區、濱海生態科技文化城,全力打造“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關鍵節點、海峽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國家級臨空臨港資源要素配置戰略窗口。 這樣的規劃願景底氣十足,源自無與倫比的區位優勢。泉州市資源規劃局總規劃師蔡東介紹,南翼國家高新區地處泉廈兩大都市交界地帶,與金門縣隔海相望,最近之處距離不足8公里,具有對接廈漳泉都市圈、打造臺胞臺企登陸“第一家園”的地緣便利。攜泉州晉江國際機場、廈門翔安國際機場以及泉州港、廈門港的空港海港等交通優勢,加上位於廈漳泉核心區“1小時交通圈”和閩西南協同發展區“2小時交通圈”地帶,發展臨港臨空經濟未來可期;泉州向金門供水工程成為推進“金馬四通”的工作樣板,泉金客運直航、貨運直航、對臺小額貿易等對臺交流“三條通道”持續助力,兩岸同胞在這裡頻繁交流互訪,實現合作共贏。 底氣同樣來自雄厚的產業基礎,傳統產業、新興產業兩條賽道雙翼共振。這裏周邊彙聚電子信息、建材家居、紡織服裝、鞋業、食品飲料等千億產業集群,雲集“中國傘都”東石、“中國鞋都·拖鞋名鎮”內坑、“中國休閒服裝名鎮”英林、“世界石材之都”水頭等傳統產業強鎮,內生動力強勁。這裡有中國首個化合物半導體高新技術產業園、福建省首個國家級科技領軍人才創新驅動中心,深度嫁接上海大學、同濟大學、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華僑大學等高校,背靠福州大學晉江科教園、廈門大學翔安校區,擁有源源不斷的智力支撐,亦是海峽兩岸集成電路產業合作試驗區——福建省集成電路產業園區(工業園)的主要承載地,外部支撐同樣給力。常住人口98.91萬人,戶籍人口72.88萬人,足以說明南翼國家高新區的產業吸引力。 據瞭解,8鎮統一規劃、統一招商、統一建設,帶來強大發展動能。官橋、水頭、石井三鎮,今年在建重點項目105個,總投資1156.18億元,年度計劃投資241.78億元,分別占南安市的26.25%、40.59%、35.46%。安海、內坑、東石位於晉西輔城,英林、金井位於晉南輔城,經濟體量合計占晉江市的38.4%。隨著工作的深入推進,南翼國家高新區將統籌做好兩岸融合發展、高新區擴容、閩西南協同發展區等多篇“文章”,開啟打造未來新增長極的奮鬥征程。 由“一”而“廣” 由“精”而“優” 石化產業預計帶動萬億規模產值 從高空俯瞰,福建聯合石化公司和中化泉州石化公司猶如兩座鋼鐵塔林坐落在湛藍的環湄洲灣北翼區域。 在泉港區石化工業園區的藍海博達科技有限公司,各條自動化生產線馬力全開,產品品質深受客戶認可。(洪坤澤 陳曉東 攝) 座標泉港石化工業園區,福建聯合石化煉化一體龍頭項目與40多個中下游產業項目組成共生共榮的“石化朋友圈”。其中,園區內僅一牆之隔的國亨化學、天辰泉港新材料項目,建設現場熱火朝天,第三季度同步投產後,將發揮出積極的石化產業補鏈、延鏈、強鏈作用。“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迅猛,而很多新能源材料跟我們生產的聚丙烯、共聚材料有著密切關係。今後我們將著重發展大福建地區、大華南地區市場,同時拓寬東南亞市場。”泉州國亨化學有限公司負責人介紹。 “項目提前佈局,搶抓石化產業發展機遇期!”在泉惠石化工業園區,中化泉州石化公司壯大產業規模的心情同樣迫切。“十四五”期間,公司計劃投產30個產業升級子項目,逐步推動化工中間原料產品就地化。其中,26萬噸/年丙烯腈項目和7萬噸/年渣油生產高性能炭黑項目抓緊建設中,預計明年投產。“以填補福建省內空白的丙烯腈項目為例,生產的聚丙烯腈基碳纖維是被譽為新材料界‘黑馬’的碳纖維的主要原料,市場前景良好。”該公司規劃發展部副總經理張濱介紹道。 產業發展,規劃先行。泉州堅持“抓龍頭、鑄鏈條、建集群”,鍛造出“一個基地(湄洲灣石化基地)、兩大園區(泉港石化工業園區、泉惠石化工業園區)、龍頭引領、鏈條完整”的石化產業大格局,並成立市石油化工及相關新材料產業發展小組,以全局的眼光,高位統籌全市石化產業發展。 依託得天獨厚的港口條件,泉州石化產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由“一”而“廣”、由“精”而“優”,已成為泉州六大主導產業、九大千億產業集群中的佼佼者,成為福建省打造萬億石化產業的重要支撐。目前,泉州石化產業已有規上企業400餘家,2022年實現產值3974億元,比增6.3%;泉港、泉惠兩個石化園區2022年分別位列“中國化工園區30強”第15位、第23位。根據規劃,泉州石化產業至2030年碳達峰之前,基地內重大規劃項目全部建成投產,將帶動泉州市石化與新材料、新能源產業產值達萬億規模。 作者 蔡紫旻 陳淑華 殷斯麒 許雅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