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數 : 79,544
“海風千萬里,不如花開四季簪。”位於泉州豐澤的蟳埔漁村,因年初“蟳埔女簪花圍”視頻火爆“出圈”。這樣的一個古漁村因何而火?爆火後村裡發生了怎樣的變化?給村民生活帶來了哪些改變?
今年,蟳埔村火了:週末及節假日,入村客流量迎來了20多倍的漲幅;六個月時間不到,售賣簪花圍的店家猛增到150餘家;舉辦的“海絲·蟳埔”民俗文化節,全網流覽量突破3億;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帶著參加“絲路尋遊記”主題採訪的阿爾巴尼亞語、塞爾維亞語、德語網紅主播,慕名探尋,一時間“大裾衫、寬腿褲”成為國外社交平臺大牌秀場裡的新時尚⋯⋯
“蟳埔女文化”的熱潮,讓蟳埔村千年來的營生方式發生了巨大變化,越來越多的村民從漁場轉戰商場,從售賣魚貨轉入民俗、文創、餐飲等領域,成為新時代浪潮中的新“討海”人。
蟳埔似乎火得突如其來,卻也火得順理成章。在海絲遺珍、非遺文化與多業態融合的加持下,鄉村振興之花在這片熱土悄悄綻放。
11月5日早上6點不到,“吱”的一聲,“蟳埔花米文化館”的木棧門開了。
搬出各式花環、飾品,將掛滿蟳埔特色服飾的長衣架推到院子中央,再擦一擦招牌上的細塵,店主秀珍奶奶忙活起來。
年初還是上午8點開門營業,如今在每天暴漲的客流量推動下,開店時間被一點點提前。
慕名而來的遊客學漁女戴花拍照 (張旭 攝)
“好在年輕時討過海,習慣了半夜兩三點起床。”從海裡“上岸”做起簪花圍生意後,年逾花甲的秀珍奶奶依舊保持早起的習慣。她邊說邊往爐子上架壺燒水,等待第一波預約客人的到來。
那雙常年浸泡海水、佈滿裂痕和厚繭的雙手,在簪花圍時卻格外靈巧,速度驚人。“最快時3分鐘就能盤好一個髮髻,高峰期200多人,一天下來這雙手就沒停過。”她笑道。
慕名而來的遊客學漁女戴花拍照 (張旭 攝)
“蟳埔花米文化館”所在的這條小巷不過百米長,卻佈滿各式小店,“簪花圍”三個字不時映入眼簾。
遊客在蚵殼厝前拍照 (張旭 攝)
拐出巷子來到主街,海鮮店、小吃店、民俗體驗館、研學基地、新概念餐廳、攝影寫生所、文創園等招牌隨處可見,鈴聲、吆喝聲此起彼伏,店門前擺放的海貨和鮮花奇妙又和諧。
不時路過的電瓶車上滿載著頭頂花環、服飾各異的外地旅人,口音五花八門;熙熙攘攘的行人間有大裾衫,也有娘惹服和馬面裙,花團錦簇的圖文格外吸睛。
街上,手舉“長槍短炮”的攝影師們隨客而行,時而抓拍,時而指導造型。“村裡的網紅打卡點大都是由這些‘野生’攝影師挖掘的,網上發佈的大量美照帶火了村子。”來自龍岩市區的攝影工作室老闆曾放介紹,最火的時候,一條不到50米的小巷裡,坐在小馬紮上候客的攝影師超過百人。
由城進“村”的還有江西籍化妝師小曦。放棄上海的固定工作到蟳埔定居,兩個多月裡她沒有休息一天。客流高峰期,她一天能給30多位客人進行妝造。
位於媽祖廟旁的“餘念·綻放花園”兩層小樓裡,一邊是忙碌簪花的蟳埔姨,一邊是操著各國語言喝著早茶的背包客,院子中是滋滋冒著香氣的BBQ烤架。“簪花圍只是‘引流’因子,我們還進行文創、餐飲和影視拍攝,每天營收最高可以過萬元。”主理人郭永紅說。
高峰期單日客流量突破4萬人次、車流量日均5000輛次、村民人均月收入增加20%⋯⋯當眼前“人從眾”的場景被具象成一個個數字,這場從“花”中被喚醒的“火”也變得更加直觀:沉睡千年的小漁村,正蹚出一條新的致富振興路。
戴上花、拍張照,就能讓蟳埔成為新晉“頂流”嗎?答案顯而易見:不能。
在蟳埔蚵殼厝非遺代表人黃榮輝看來,“以美賦能”固然能讓鄉村發展跑上快車道,但是這份“美”不應只流於表像,它是基於鄉村文化沉澱的內在吸引力,“就好像蟳埔古厝牆上的蚵殼,層疊如魚鱗般嵌入牆體,無需水泥膠和就能牢固融入建築上千年,不易腐蝕也不滲水,這比它們本身被海浪沖刷出的裝飾紋路更得村民的心”。
翻開小漁村的史志,坐落於古代海上絲綢之路起點泉州港北岸的蟳埔村,曾是無數遠洋商船的出發地,擁有近千年歷史。閩越文化遺存及唐宋以來海洋商貿發展帶來的多元文化交融,使得蟳埔村至今仍保留著獨特的漁女原生態習俗。
2008年,“蟳埔女習俗”被列入國家級第二批非遺保護項目。這顆千年前便已種下的“火”種開始滋長。
“頭上簪花圍、身披大裾衫、下著寬腿褲、耳戴丁香墜”,外在勾勒出的閩南漁女形象裡,有迎著潮汐千帆競渡的勇敢,有挑著剛起水的海貨穿街走巷叫賣的勤勞,有“以花為冠、以蠔築宅”的風情,還有腳跨摩托馳騁漁市忙碌營生的颯爽和自豪。
慕名而來的遊客們學著漁女戴花拍照,學的是“形”,鍾情的卻是“魂”。
靠海的便利讓村民可以多次頭戴簪花走出國門,前往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開展文化交流;也讓來自歐洲、美洲、中東各國的訪問團能夠遠渡重洋,深入村子參觀體驗;簪花圍體驗館被開辦到廈門、漳州、福州等周邊城市,抖音、小紅書等平臺及明星直播輪番拉動一波波遊客線下體驗潮⋯⋯“蟳埔”兩個字再也無法低調。
蟳埔路上有間特別的店面,玻璃櫃裡靜靜陳列著6件大裾衫,從長到短,或素色或豔麗,一字排開。這些是蟳埔女服飾非遺傳承人黃晨的“家傳寶”,裡面“年紀”最大的一件黑色長衫傳承至今已有千歲高齡。
他的服飾店面也是一間傳習所。2008年“蟳埔女習俗”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後,黃晨便與黎明職業大學、泉州濱海小學的學子們結成對子,開班講述蟳埔服飾的古技藝和創新。“這些年來社交網絡興起,孩子們又教我如何在抖音、小紅書、B站和淘寶直播間進行互動傳播。”年入花甲的黃晨孩子般笑了起來,“這才是我所期待的傳承。”
不僅有傳習所、研學社,蟳埔還通過社區民俗文化展示館開設“蟳埔故事講堂”,舉辦“蟳埔家風”宣傳、故事會和“四點半課堂”等公益活動。在首屆“海絲”蟳埔民俗文化節、首屆蟳埔女盤頭大賽、“海絲·蟳埔”民俗文化節活動期間,宋代祭海祈福、媽祖巡香、非遺展示、民俗表演等生動場景,一次次呈現在海內外遊客面前,一次次打造出萬人空巷的火爆場面⋯⋯
以簪花為引撬動文化富礦,讓傳統民俗以嶄新面貌步入新時代。當漁女形象不再是“落後”“老土”的代名詞,而有了實質積極的指代意義,這個傳統漁村精心守護著的文脈便已跨越千年,為鄉村振興之“火”注入新動能。
蟳埔火了。但這樣的“火”要想延續下去,似乎還欠點“火候”。
“我找不到住宿的地方。”走在蟳埔老街,時不時能聽到外地遊客的抱怨。打開手機地圖,最近一處有空房的酒店距離蟳浦村還需要十多分鐘的車程。
作為村子裡僅有的幾家民宿之一,“蠔園”店主介紹,10間客房目前均已住滿,“是被旅拍團隊提前預訂的,一次性就包下了所有房間,這種情況很常見”。
若衣食住行的配套服務跟不上,村裡聚集的巨大人流便很難留下來。
豐澤區東海街道負責人蘇毅表示,蟳埔村屬於閩南文化生態整體性保護示範點,不能大拆大建。目前由東海街道與蟳埔社區共同成立的合資公司,正規劃將村裡的閒置房屋改造為民宿區,打造一批具有蟳埔文化特色、滿足現代旅遊需求的精品民宿,盤活閒置用地的同時增加村財收入。
遊客一多,停車成了新問題。目前,蟳埔社區緊急新建兩個停車場,新增施劃免費道路泊位,並設立起微公交接駁服務、旅遊導覽圖和公廁導向牌,在村口建設遊客服務驛站。“希望來這兒的人能夠感受到家一樣的舒適便利。”蟳埔社區負責人莊群說。
為避免“宰客”現象,蟳埔村對簪花、餐飲等業態進行了統一定價;為維護村落衛生,社區組織黨員幹部開展“四清四美”和占道經營整治行動;為規範管理,街道成立蟳埔社區黨員先鋒隊、簪花巾幗志願隊、海上青年突擊隊、蟳埔女子民兵隊、民俗技藝巧匠隊5支自治隊伍,搭建群眾懇談會、黨員議事會、鄉賢參事會、社區監事會等協商議事平臺,為應對突發情況提出“一攬子”方案。
面對當前鄉村文化產業發展規模較小、市場信息閉塞等短板,蟳埔人又動了起來:蟳埔海鮮啤酒節、漁人碼頭市集、蠔厝邊閩南語鄉村音樂節等輪番上演,以媽祖巡香為核心的民俗文化活動持續舉辦,全力打造蟳埔文化IP品牌;展示蚵殼厝與漁村風貌的口袋公園正一批批建設,聚焦“海絲起點經濟帶”,未來將會在文創資源、人才引薦、創意產品等方面積極嫁接社會資源,為蟳埔村的漁文旅產業高品質發展賦能助力⋯⋯
文化鑄魂,產業培基。蟳埔正以“小步快走”的方式,向古文化歷史街區、海絲起點觀光帶、海絲旅遊綜合體邁進。
海風勁吹了千萬裡,為這座泉州灣入海口的小漁村吹來了“漲海聲中萬國商”的海絲繁華,吹出了八方來客的多元文化交融,吹開了當地經濟的蓬勃生機、花團錦簇,也吹響了不一樣的鄉村振興號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