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的閩東大地,暖陽輕撫著霍童溪畔的千年古鎮。一場熱烈的「金色盛宴」在青磚黛瓦間悄然綻放——沿街古厝的飛簷馬頭牆上,橙紅似火的炮仗花攀援成瀑,為這座國家級歷史文化名鎮潑灑出最濃烈的春意。
沿著霍童古街漫步,但見層層疊疊的炮仗花從明清古宅的簷角垂落,形如鎏金瓔珞,又似赤霞流蘇。這些熱情的花枝與斑駁的磚雕門樓、精巧的燕尾脊相偎相依,在春風中搖曳生姿。年逾七旬的本地居民黃老伯駐足花下道:「這花像給老宅子披了件新衣裳,老牆縫裡生出的嫩芽,倒比我們這些看慣的人還精神。」
清晨薄霧未散,已有扛著「長槍短炮」的攝影愛好者架起三腳架。無人機盤旋在古厝上空,將滿牆流金與青瓦白牆的構圖收入鏡頭。古街轉角處,身著漢服的姑娘們倚著花瀑直播:「家人們快看。這面百年古牆都被染成火焰色啦。姐妹們趕緊截圖定位,霍童古鎮的花牆打卡點TOP1非這兒莫屬。」 沿街光餅鋪的煙火氣愈發濃郁,剛出爐的光餅混著花香,勾住往來行人的腳步。
午後陽光斜照,老宅的炮仗花架下,茶香與墨香交織。轉角傳來叮噹脆響,鄭家剪刀鋪的傳人照例在花影裡打制剪刀,飛濺的火星與頭頂的花瀑構成奇妙的光影劇場。「花開時生意最好,遊客買把剪刀,說要剪一支『春天』帶回去。」鄭師傅笑道。
當暮色浸染霍童溪,晚風捎來遠處文昌閣的鈴鐸清音。燈籠次第亮起,照見牆頭炮仗花愈發灼灼其華——這座鮮活的古鎮,正用她獨有的方式,將春天的詩意與人間煙火,釀成醉人的歲月陳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