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武夷山旅遊市場再創佳績

「五一」假期,福建省武夷山市旅遊市場熱度爆棚,流量潑天。
新產品、新業態、新場景讓遊客賓至如歸。5月1日至5日,武夷山市共接待遊客62.29萬人次,同比增長54.3%。其中,武夷山國家公園主景區接待24.01萬人次,同比增長78.8%。
武夷山市堅持守正創新、提質增效、融合發展,以環武夷山國家公園保護髮展帶建設為抓手,持續推進人氣聚合、產業融合、資源整合,推動茶文體旅融合發展,培育文旅新質生產力,加快建設世界知名旅遊目的地和福建會客廳。該市以剛落幕的福建省文旅經濟發展大會為契機,做好會後文旅大文章,積極佈局文旅業態和服務矩陣。變「網紅」為「長紅」,變活動「流量」為經濟「增量」。

武夷山多元業態釋放「夜經濟」活力

一杯功夫茶,香飄千萬里;一座武夷山,實現了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武夷山全域推廣綠色生態茶園,2024年茶產業全產業鏈產值達150億元,農民近半收入來自茶葉。五月正是武夷採茶制茶季,喊茶、採茶、制茶和斗茶體驗成為武夷游的亮點。悅華酒店、大紅袍山莊等推出武夷茶宴、武夷菇宴。嘉葉山捨、茶言精舍、清涼地兒、六尚水岸山捨、天心明月、簡和民宿、融景墅、空境山房、福見春莊、舊街山宿、不問山居等11家「武夷茗宿」實行掛牌服務。
網名「唐公子」的遊客說:「我平時在北方,但我非常喜歡來武夷山,尤其是五月的採茶制茶季,在這看非遺傳承人制茶,既飽眼福又飽口福。」
總投資約3.8億元的武夷山首個大型新茶飲項目—香江雲茶興就在 「五一」前夕開園。該項目可謂將茶產業與旅遊產業深度融合,打造具有武夷山特色的茶旅產品和線路,讓遊客在欣賞自然風光的同時,沉浸式體驗武夷山茶文化的魅力。
這裡有山有水有茶更有音樂。5月1日當天,大型文旅山水史詩《月映武夷》武夷山首演,開啟常態化演出。遊客在270度沉浸式水舞台中『觸摸』歷史脈絡,感受『月映萬川』的哲學境界。
全球首創的45m高壓水幕、智能機械舞台、2400㎡IMAX級影像等多項舞台技術令觀眾驚歎。世界紀錄認證官 馬克西姆現場頒發世界吉尼斯記錄認證。
一直以來,登天游、坐竹筏、賞「印象」被稱作來武夷山旅遊必備的「三件套」。已開演15年的大型山水實景演出——《印象大紅袍》5月1日當日首破5場9500觀眾記錄。五天時間裡,共演出19場,觀眾3.43萬人。15年來,《印象大紅袍》演出與時俱進,藝術之「魂」不變、核心主題不變,但在節目設計上、形式上持續創新,並由群眾來呈現群眾的生活,搞藝術與接地氣並舉。
北京遊客柳小麗點讚道「非常棒,絕對的視覺盛宴。於山、水、草木、天地人間,我們感受到「雙世遺」武夷山的文化魅力。」
新場景帶動新消費。51棟煥新建築、400米青石板街巷,武夷山國家旅遊度假區的靈魂街巷——三姑老街通過提升改造,不僅是路面拓寬或燈光美化,更是用文化基因重構度假區的「流量密碼。」假日五天,這裡累計接待17.44萬人次。老街上的躺平觀山公園 ,自改造升級後火速出圈。這座佔地2570平米的「山水客廳」,以 30°仰角草坡觀景台 為核心。白天是森系氧吧,夜晚變星空劇場,有民謠之夜,交響樂,吉他聲等伴崇陽溪流淌。玉華街夜市 :螢火蟲燈籠下的熏鵝串、孝母餅飄香,非遺剪紙手作攤人氣爆棚;山前街雅集 :宋式點茶體驗+建盞美學空間,穿越千年茶道風華; 三姑街文創市集 :朱子文化盲盒、茶染絲巾,把武夷靈感帶回家,三姑老街成活力街區。
同時,這裡推出的國家公園探秘、朱子文化研學等主題新產品和國家公園1號風景道自駕、崇陽溪漫遊道騎行、星村茶足徑徒步3條特色線路,吸引了大批遊客紛至沓來,彰顯假日消費活力。
被遊客點讚的還有武夷山的旅遊環境。 1231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24小時開啟,全市公交免費並加密頻次,全市公共停車場、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停車場免費向遊客開放,並在大王峰路、玉女峰路、安國大道設置臨時停車位,五一期間新增免費停車位2300個。對外地車輛在武夷山的輕微交通違章行為,實行「勸導教育不處罰」措施。繼續實施遊客投訴「先行賠付」機制,實現5分鐘受理、30分鐘處置、24小時辦結。配備專業醫護人員在景區北路口、南路口、竹筏碼頭、天游峰等熱門景點和月亮灣、濱水茶香徑等網紅打卡地設置醫療救治點。從醫療保障到酒店衛生,從應急處置到備足蛇毒血清、中藥涼茶,全方位開展保障工作,守護遊客的健康安全。(楊 鴻)

新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