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國際茶日。「岩骨花香·醇釀共生——中法茶酒對話」活動在武夷山拉開帷幕。活動以茶和酒兩個世界非遺為紐帶,通過開展武夷岩茶(大紅袍)、法國葡萄酒科學品鑒會,展現茶的含蓄內斂、酒的熱情奔放,同時,採取舉辦產業合作交流會,茶酒非遺推介等形式,讓雙方相互瞭解茶和酒在工藝、場地、品種、保護等方面的共通之處,增進品牌互創、市場互通,茶酒共香。增強中法兩國文明對話與文化交流。
活動現場,國家級非遺傳承人王順明,法國酒業代表呂克·雷納爾、澤維爾·勒克萊爾分別進行武夷岩茶製作技藝、葡萄酒製作工藝、葡萄酒原場地保護主旨講座。武夷山茶專家劉國英、王劍峰和法方食品專家索菲·布裡索、安托萬·蓋耶圍繞影響茶與酒品質特徵的主要因素(工藝、山場、品種等);茶與酒文化的交流屬性(歷史、傳承等)進行了精彩的武夷茶與法國葡萄酒對話。

南平市海峽茶業交流協會會長張培棟表示,這次對話活動,我們特邀中法兩國茶企、酒莊代表共同探索文旅融合新路徑——讓茶酒文化從杯盞走向餐桌,從技藝昇華為產業,讓世界看見「東方樹葉」與「葡萄佳釀」攜手書寫的文明新篇。
劉仲華院士視頻推介武夷岩茶科學品鑒方法時說,今年是體重管理三年行動第一年,國家衛健委將查列入優選食物飲料類,同時茶還被美國食品藥品監督局FDA納入健康食品。科學飲茶是一種健康美好的生活方式,只有通過科學的品鑒方法,才能讓廣大消費者生動感受武夷岩茶的獨特魅力。
武夷山市市長余洲說,「茶」與「酒」的再度相逢,既是中法文化符號的浪漫重逢,亦是跨越時空的文明對話延續。武夷山是世界烏龍茶和紅茶的發源地、「萬里茶道」起點,武夷岩茶傳統製作技藝傳承千年,每一片茶葉都凝聚著武夷山的山水靈氣與茶人的匠心獨韻;法國葡萄酒以其卓越的品質和獨特的風味而聞名於世,從波爾多式葡萄種植到「橡木桶陳釀」釀造工藝,處處彰顯著法式浪漫與精湛技藝。前者如清泉淘滌心靈,後者似火焰點燃浪漫。他希望通過此次活動推動兩地茶酒產業在世遺文化、品牌保護、科技創新等方面更多的交流合作。
活動期間,武夷山市茶業同業公會與法國國際葡萄與葡萄酒技術協會簽署了合作意向書並發佈《武夷茶產業與法國葡萄酒產業協同發展倡議書》。
此次活動由南平市海峽茶業交流協會、法國國際葡萄與葡萄酒技術協會主辦。5月22日開始,法國國際葡萄與葡萄酒技術協會主席尼古拉·比洛-格裡馬一行將對武夷山茶企、茶莊園、文旅項目進行考察調研。(楊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