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條是奶牛蘭壽,花紋黑白相間;這條是五花福壽,色彩斑斕、遊姿優美;這條是紅白蘭壽,是一個標準的蛋形,十分圓潤……」在潘氏觀賞魚養殖場內,負責人潘國誠介紹起水缸內形態各異的金魚,頗為自豪。
金魚業界廣為流傳「世界金魚看中國,中國金魚看福州,福州金魚看閩侯」之說。福州市閩侯縣有「中國金魚之鄉」的稱號,全縣有43家金魚養殖場,養殖面積達1250餘畝,2024年產各類金魚近1500萬尾,年產值近4億元(人民幣,下同),20%的精品魚出口到日本、東南亞、歐美等地。
始創於1980年的潘氏觀賞魚養殖場位於閩侯縣荊溪鎮關中村,是專業從事高端觀賞魚養殖、銷售和科研為一體的養殖基地,也是閩侯縣金魚產業中的龍頭。養殖場有2000多口金魚養殖池,年產高端金魚近百萬尾,暢銷海內外。
「蘭壽的特徵是飽滿圓潤,尾巴短小,頭顱非常可愛。」潘國誠介紹說,蘭壽金魚被譽為「金魚之王」,而奶牛蘭壽是養殖場花費近10年時間、經過幾十次雜交才培育出來的品種。
近幾年,閩侯金魚在國內外各類賽事上屢屢斬獲大獎,其中一項重要原因是養殖技術的更新換代。

過去,傳統家庭作坊金魚養殖模式單一,從魚卵孵化到養成幾乎都在一個池子裡進行。福州市海洋與漁業技術中心與潘氏觀賞魚養殖場共同開發出「溫棚繁育,小池定型,大池養成」的「三段法」金魚精養模式,提昇金魚成活率的同時,也加速了金魚的上市期。目前,閩侯縣指導金魚養殖戶昇級改造魚池,開展標準化、規範化養殖。
隨著電商直播的興起,閩侯縣開拓電商銷售渠道,打造金魚電商直播網銷平台;通過發展「金魚+品牌+電商」等模式,延伸金魚產業鏈,帶動餐飲、旅遊產業發展。
如今,在荊溪鎮就有金魚直播電商近百家,從業人員約200人。關中村黨支部書記蘇友俊說,從金魚養殖,到魚缸製作、餌料加工、文創產品設計銷售,再到文旅,該村致力於打造金魚產業鏈的閉環,讓各種業態實現融合共生。
直播間內,「90後」主播徐凡正向世界各地的網友介紹著金魚:「這隻品相好的蘭壽金魚,一隻1.5萬元,遊姿特別優美,好像在水中跳芭蕾舞……」
徐凡曾在河南經營一家水族館,約10年前來到閩侯關中村。「我從十幾歲就開始接觸金魚,養魚人幾乎沒有不知道『潘氏金魚』的,我就決定到這裡來發展。」徐凡說,如今帶著周邊村民一起直播賣金魚,來自美國、泰國、日韓的網友也會在直播間下單。
越來越多養殖戶嘗試短視頻和直播帶貨,為閩侯金魚開闢了一條新銷路,也擴大了閩侯金魚知名度,金魚文創、金魚研學、金魚文旅等業態應運而生。
距離養殖場不遠的國潮金魚博物館,成為集直播帶貨、金魚文創產品展示、金魚文化科普、研學互動等功能於一體的場所,15名學生正在博物館內研學。「學生們用一天時間開展金魚研學,積極跟講解人員交流金魚知識,親手製作生態魚缸。」研學機構的帶隊老師林賽麗說。
「金魚產業是閩侯縣的特色優勢農業產業,拓寬村民就業渠道,帶動農戶增收。」據閩侯縣農業農村局鄉村振興發展中心主任林福金介紹,該縣2024年底出台了五條措施,從標準化金魚設施、金魚品牌創建等5個方面推動金魚產業發展。(中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