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匠藝同行·共織未來」為主題的2025閩台匠人匠心交流活動18日在福州舉行。
此次活動涵蓋傳統技藝傳承、現代產業合作、職業教育創新等多個領域,通過技藝展示、主題展覽、師徒大會、職業教育交流等十二個環節,搭建兩岸匠人技藝切磋、文化互鑒、產業合作的優質平台。
台灣職工教育和職業培訓協會理事長孔祥科致辭表示,兩岸在職業教育與技藝領域的合作潛力巨大,願借此活動打通匠人間的協作通道,共同推動閩台職業教育的創新和產業人才的培育。
本次獲頒「閩台名匠」的台灣藝術療愈師楊顗燕受訪時說,藝術療愈在台灣發展已較為成熟,近年來,大陸民眾越來越重視心理健康領域,藝術療愈市場前景廣闊。
「我們通過繪畫等藝術媒介,幫助不同人群挖掘內在力量、緩解心理壓力,這種溫和的療愈方式很適合當下的社會需求。」楊顗燕表示,期待未來能與大陸的學校、相關機構等展開合作,讓藝術療愈惠及更多人。
當天舉辦的閩台師徒大會上,閩台青年匠人分別拜老匠師為師。「遵循中華文化的拜師禮很有意義,未來我想將『聲灸』療愈法傳給更多的徒弟。」來自台灣的自然醫學醫師楊裕仲已在台灣深耕健康療愈教育領域十餘年,這次帶來了其自創的「聲灸療愈法」。
楊裕仲基於自然醫學與解剖學,獨創聲音物理應用技術,通過敲缽產生的物理震動放鬆人體肌筋膜,以「不醫、不藥、非診、非療、不侵入」的方式進行物理療愈。「目前,我們已和大陸的高校展開合作,未來希望能讓更多人瞭解該技術,從而起到自我保健的效用。」
當天,福州市傳統文化促進會與台灣職工教育和職業培訓協會舉行簽約儀式。「未來雙方會推進閩台職業技術教師的交流,同時,希望將台灣的匠人引進大陸就業,結合文化、科技等資源,讓中華文化之美通過『匠心』走向世界。」孔祥科說。
據悉,本次活動由福建省總工會主辦,福州市總工會、台灣職工教育和職業培訓協會、福建省新華技術學校、福州市傳統文化促進會承辦。(中新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