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遺古城,感受網絡文學獨特魅力

11月10日,2025年中國網絡文學論壇在福建省泉州市鯉城區開幕。當「大時代、大視野、大文學」的論壇主題,遇見「半城煙火半城仙」的海絲泉州,一場網絡文學與「東方第一大港」的跨時空對話就此展開。
泉州與網絡文學的緣分,早在20餘年前便埋下了種子。2003年創立於泉州晉江的「晉江文學城」,已成為中國最具影響力的原創文學網站之一。

一位市民騎自行車在泉州古城的小巷裡穿梭。泉州古城整體被納入世界遺產緩衝區管理,老百姓生活在世遺古城裡,最大程度留住傳統韻味,打造「見人見物見生活,留形留人留鄉愁」的街巷文化活樣本。新華網
遊客在位於泉州市鯉城區花巷89號的傅宅裡拍攝寫真照。建於1937年的傅宅,是南洋華僑文化與閩南傳統建築碰撞融合的代表。新華網

「作為世界文化遺產城市,泉州包容開放的文化特質,正是網絡文學創作最需要的精神品格:既要扎根本土文化,又要接納多元視角,讓故事擁有跨越圈層的感染力。」福建省作協副主席、福建省作協網絡作家分會主席、《誅仙》作者蕭鼎如此評價。

位於泉州西街的宋文圃宅,始建於1912年,入選福建省第一批城市優秀近現代建築名錄。如今,這座百年古厝搖身一變,成為了藝術空間,吸引眾多遊客前來遊覽、消費。新華網

位於本次活動主辦地鯉城區的泉州古城,是泉州世遺項目核心承載區。漫步在泉州古城,繁華的街市上,活躍的新生業態與滄桑的千年古塔相互守望;蜿蜒的巷陌裡,百年古厝裡的網紅打卡點與尋常人家的柴米油鹽,交織出獨具特色的泉州味道;不經意回頭,望見的便是沉澱在一磚一瓦間的歷史底蘊。
近年來,鯉城區錨定「世遺時代泉州海絲文化與活態古城整體傳承發展」總體目標,不斷提升文化遺產保護力度,創新文化遺產活化利用路徑,讓這些千年文化遺產瑰寶,在精心呵護、活化利用中,煥發出新的活力。(新華網)

新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