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連江5億粒夏鮑陸續上市 開啟「豐收盛宴」

素有「中國鮑魚之鄉」美譽的福州市連江縣,眼下正迎來夏鮑豐收季。作為中國鮑魚主產區之一,連江縣漁民在海上養殖的5億粒鮑魚於盛夏時節陸續上市,帶來一場「物美價廉」的鮑魚盛宴。
連江縣鮑魚總產量約佔全國三分之一,此次上市的鮑魚備受關注。在連江縣松蘆灣海域1.2萬畝鮑魚養殖區,一幅生機勃勃的「海上豐收圖」正徐徐展開。一個個橙、藍相間的塑膠浮球通過繩索從近岸向外海有序延伸,整齊排列在海面上,勾勒出一大片彩色海洋,盡顯「豐景」無限。
連日來,連江縣下宮鎮初蘆、新輝、江灣、可門、松皋等村的漁民趁著傍晚天氣涼爽,駕著漁船來到海上養殖區。他們熟練地撈起一個個吊養的鮑魚籠,解下繩索,將鮑魚籠碼放在船上。
「下午接近傍晚起鮑魚溫度不高,要是中午起鮑魚的話,鮑魚容易死亡。我們這漁船能裝108籠,收一船大概要一個多小時。」 連江縣下宮鎮新輝村鮑魚養殖戶陳瑞勇介紹道。
滿載而歸的漁民將鮑魚運到碼頭後,工人們便忙碌起來,分揀、清洗、裝框、過秤、裝車,現場一片火熱繁忙的夏收景象。下宮鎮初蘆村鮑魚養殖戶戴起平說:「目前我們賣的鮑魚是11個頭(一斤),價格在每斤30多元。」
由於鮑魚大量上市且價格實惠,前來收購的客商絡繹不絕。福州馬尾鮑魚經銷商郭軍說:「現在是連江鮑魚的收穫季,我們每年這個時候都會來收購,最少要收30萬斤到40萬斤。這邊鮑魚質量好,個頭大,殼面乾淨,消費者很滿意,拉到市場上也好賣。」
據鮑魚養殖戶介紹,此次收穫的鮑魚為綠盤鮑,是去年3月中旬至4月中旬分批投苗下海的,以海帶和龍鬚菜投喂,經過一年多的精心餵養,目前已達到上市規格。隨著夏季高溫天氣到來,海水溫度不斷上升,一旦超過29攝氏度,鮑魚就會逐漸死亡。
因此,養殖戶們都趕在高溫前出售成品鮑魚,這也使得鮑魚大量上市,價格有所回落。下宮鎮初蘆村鮑魚養殖戶吳而鋒說,現在鮑魚大量上市,價格便宜,一斤大概三十餘元,很划算。
連江縣是全國第二水產大縣,去年全縣鮑魚產量達5.93萬噸、產值達68億元。其中,下宮鎮鮑魚總產量約占連江全縣的三分之二,主要為夏鮑出售,總數量達8億粒。今年,隨著南鮑北養模式的推廣,很多漁民將鮑魚運往山東避暑度夏,冬季再運回育成大個頭。據連江縣下宮鎮統計,今年松蘆灣鮑魚養殖區在夏季上市數量較去年有所減少,總數量約5億粒,但產量仍可達2萬噸以上,產值可達10多億元。(中新網)

新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