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子發、蘇永欽北川報導】2025年海峽兩岸大禹文化傳承創新座談會,29日上午9時,在新北川賓館泰山廳舉行,到場參加來賓有四川省、市、縣及各部門有關人員與兩岸專家學者、禹跡地代表、後裔代表共計78人。
北川作為大禹故里,如今仍保留禹穴、岣嶁碑等30餘處大禹遺跡、民間傳說和豐富多彩的祭禹活動,被命名為「中國大禹文化之鄉」,其中「禹的傳說」、「大禹祭祀」被列為中國國家、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第七屆海峽兩岸大禹文化交流活動暨2025年大禹誕辰紀念活動,特別邀請兩岸專家學者,舉辦2025年海峽兩岸大禹文化傳承創新座談會。
座談會由四川省大禹研究會會長尹富主持,曲山鎮黨委書記丁猛到場致辭,歡迎兩岸專家學者前來共同研討有關大禹文化的歷史以及如何融合地方促進旅遊發展。
座談會成二階段進行,上午為主旨交流,王吉懷教授以「大禹文化的歷史意義和時代價值」為題,譚繼和教授則以「關於推進四川省文化和旅遊深度融合發展的實施措施的建議」、祁和暉教授「從神話傳說中求索歷史真相」、徐日輝教授主「司馬遷『還報命』與『禹興於西羌』之北川新論」、李德書教授「古蜀文明與鯀禹治水」、「禹生石紐在何處,歷史地圖有標注」。

來自台灣的夏學理教授,以發表論文方式,在會中發表「尋根大禹故里、傳承禹羌文化,建構『北川四季、生命交響』文旅篇章」。
主旨交流結束,四川省委省政府決策諮詢委員田繼芳與四川省政府文史館長王元勇講話,與會人員並在酒店門口,集體合影留念。
下午2時進行第二階段的學術成果交流,共計有16位提出有關大禹文化的學術成果。其中來自台灣的夏肇平,提出「探源大禹之根、弘揚羌族文化」, 會議最後由中國先秦史學會副會長、山東大學特聘教授杜勇作總結,圓滿完成海峽兩岸大禹文化傳承創新座談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