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加力推進「億噸大港」建設

8月12日,莆田聚焦打造「億噸大港」,再次召開一場專題會議。
會議規格高、議題重要,市委書記、市長出席,盤點打造「億噸大港」的具體舉措、計劃安排、工作進展等,把脈問診、理清癥結,要求穩定存量、拓展增量,爭取邁入「億噸大港」行列。
「港口開發是莆田發展的基礎和潛力,也是未來和希望!」莆田市委書記付朝陽在會上強調,要深化認識、提高站位,錨定目標、保持定力,以最大努力爭取最好結果。要明晰路徑、精準發力,「形成車水馬龍、繁榮興旺景象」。要改革賦能、激發動力,「確保各項工作走在正確的軌道上」。要強化擔當、凝聚合力,「為了我們共同的目標努力!」
話語擲地有聲,目標催人奮進。進入三季度,打造「億噸大港」正處於關鍵爬坡期、攻堅突破的關鍵時期。此時,再次頂格調度、逐項「過堂」,進一步釋放了莆田以更高站位、更實舉措、更強合力建設「億噸大港」的強烈信號和堅定決心。

羅嶼港口可停泊世界最大的40萬噸級巨輪(攝影陳斌)

高位統籌,頂格推進

莆田因港設市,必然要以港興市。建設「億噸大港」,是莆田站位全國、全省大局,打造「通江達海戰略港城」的重要支撐。
對於關乎全局的工作,莆田市委、市政府始終高度重視,拿出務實舉措,穩紮穩打,緊抓不懈。
開春伊始,莆田召開會議專題研究部署打造「億噸大港」有關工作,研究本地貨源回流、新增長點挖潛,構建港口建設、生產、問題、政策「四張清單」。
2月17日,莆田市政府與浙江省海港投資運營集團、福建省港口集團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5月,《莆田市打造「億噸大港」港航生產發展扶持政策》經市政府研究同意、印發實施,扶持範圍主要涉及10個方面,通過市級財政預算安排專項扶持資金,提速推進「億噸大港」建設。
此次,莆田再次召開專題會議,對打造「億噸大港」工作進行再調度、再部署、再落實。
錨定目標,高頻調度,頂格推進,匯聚起各方合力,莆田「億噸大港」建設必須成功,也必將成功。

莆田港口首次出口全球最大尺寸「全鋼巨胎」(攝影鄭已東)

能級躍升,港產融合
「工作抓與不抓,局面和效果大不一樣!」
從媒體報導可知,今年以來,莆田港口發展呈現「量質齊升」態勢。
港口能級躍上新台階。基礎設施建設方面,莆田第二個40萬噸級碼頭羅嶼8號泊位等21個港航項目加快建設,羅嶼港口13號7萬噸級散貨泊位提前1個多月完成沉箱安裝。石門澳11號泊位建成投產,接卸來自山東日照港等中轉的煤炭,開通「北煤南運」新通道。港口生產方面,莆田港至寧波舟山港全程物流實現首航,拓展「一船兩靠」「全程物流」新模式。莆田港口首次直接出口巨型輪胎,形成「秀嶼港—俄羅斯」的常態化巨型輪胎運輸航線。我國首條「絲路海運」鐵礦石航線累計運量突破1000萬噸大關,八方港口首次實現轉口煤炭至印度尼西亞。
1—7月份,莆田完成貨物吞吐量4455.8萬噸,同比增長2.82%,集裝箱吞吐量達1.09萬TEU,同比增長95.8%!
港產融合迸發新活力。福建LNG接收站7號儲罐及配套設施工程項目開工,加快建設全國單罐容量最大液化天然氣儲罐。國投湄 洲灣第三發電廠2×660兆瓦項目開工建設,帶動關聯產業鏈,擴大莆田港口吞吐量和儲煤基地規模。上海電氣風電基地投產陸上風機6.25兆瓦機型,成為東南沿海唯一海陸風機並線生產基地,大件的風機從秀嶼港走水路運出。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一項項階段性成效更加堅定了莆田決勝「億噸大港」的信念,增強了實現目標的底氣。

中國海油湄洲灣「綠能港」(福建LNG)接收站7號儲罐項目現場。

穿透到底,見筋見骨

建設「億噸大港」,並非簡單的吞吐量疊加,而是牽一髮而動全身的系統工程。實現這一目標,更需要發揚連續作戰的作風,強化「倒計時」的緊迫感、「衝刺跑」的責任感,奮楫篤行求實效、見真章。
再加力、再奮戰,須胸有成竹、心有方向。誠然,當前距離「億噸大港」目標仍有差距。應當對照港口建設、生產、問題、政策「四張清單」,明晰「今年吞吐量增在哪裡、減在哪裡」,明確「工作怎麼謀劃推進」,集中火力全力攻克堵點、難點、痛點。
再加力、再奮戰,須手中有招、行有章法。此次專題會議已給出了明確的方法論:「工作一定要穿透到底!」通過「責任到位、機制健全、力量協同」,把各項工作任務落到主體、落到清單,明確責任單位、責任人和企業,抓集疏運能級提升、抓港產適配度提高、抓貨物進出港回流、抓多層次合作深化、抓通關大環境優化等,切實把存量穩住,把增量做大。
建設「億噸大港」,承載著莆田人「通江達海」的夢想。
眼下,需要倍加珍惜來之不易的勢頭,把上半年的「勢能」轉化為下半年的「動能」,一鼓作氣、乘勢而上。相信只要全市上下「一家人、一條心、一個方向」,保持「穿透到底」的幹勁、「破釜沉舟」的拼勁、「爬坡過坎」的韌勁,就一定能推動港口「形成車水馬龍、繁榮興旺景象」。「億噸大港」,必將在湄洲灣的澎湃濤聲中傲然崛起。

昔日樂嶼小漁村已蝶變為羅嶼大港(攝影陳斌)
八方港口東2號泊位裝船作業現場(攝影楊怡玲)

新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