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民眾福建順昌慶中國農民豐收節

割稻、獨輪車運物、挑糧接力、稻田捉雞捉鴨……21日,「福籽同心愛中華——2025年中華一家親·海峽兩岸各民族共慶『中國農民豐收節』」活動在福建順昌畬鄉下沙村舉行。海峽兩岸各族同胞齊聚一堂,通過豐富多彩的民俗活動共慶豐收。
「台灣少數民族每年7月到8月會舉行豐年祭,那是一場莊重的祭祀儀式,我們通過歌舞、儀式感恩自然的饋贈,祈求來年風調雨順。」台灣少數民族嘉賓楊品驊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今天在這裡歡慶中國農民豐收節,我感受到了與豐年祭相同的情感內核——都是人們對土地的感恩,對豐收的喜悅,對美好生活的共同祈願。這樣同頻互動,讓我深深覺得兩岸同胞的心是緊緊連在一起的。」

圖為獨輪車運貨比賽。 中新社

順昌有畬族、苗族、回族等少數民族人口近8000人,其中畬族人口超6600人,是閩北最大的畬族聚居地。當日,來自花蓮、台中、台南等地的19名嘉賓參與活動。
豐收節現場,還舉行了「閩台鄉建鄉創『陪護式』服務樣板集鎮」建設項目合作協議簽約儀式。
該合作始於2025年6月,雙方因鄉村振興的共同願景迅速達成共識。區別於傳統模式,「陪護式」服務堅持以居民為中心,台灣青年鄉建鄉創團隊深入街巷田間,從改善人居環境入手,打造惠民空間,提升農房品質,培育多元業態,為鄉村振興注入新動能。
「我們不僅要改善鄉村環境,更要打造可持續發展模式,讓居民能安心養老、育兒,甚至返鄉創業。」台灣青年鄉建鄉創團隊負責人之一吳婧表示,團隊將開展為期兩到三年的陪護工作。該合作聚焦民生宜居,重點解決適老化等生活便利性問題。(中新社)

新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