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至19日,2025世界航海裝備大會與2025第三屆中國海洋裝備博覽會在福州同期舉辦。
作為第三屆中國海洋裝備博覽會的重要組成部分,「風從海上來——福建海上風電裝備專題展」也於16日開展。1400平方米的專題展以「海洋藍+科技銀」為主色調,融合海浪與風車葉片元素,全方位呈現十年來,福建海上風電從「跟跑」到「領跑」的蛻變。
本次專題展,三峽集團展出的成果頗為亮眼。截至2024年底,該集團已攜手上下游企業打造了5個百萬千瓦級海上風電基地,海上風電裝機規模超700萬千瓦,居國內第一、全球前列;在福建平潭、長樂、福清、莆田、漳浦等地建成一批代表性項目,裝機規模達116.64萬千瓦,約占福建省30.46%。展區內,全球首台20兆瓦海上風機的模型受到關注,該機組正於漳浦二期風電場施工,預計年發電6600萬千瓦時,可滿足3.6萬戶家庭用電。
裝備製造領域,東方電氣、金風科技持續刷新紀錄。東方電氣在三峽集團福建海上風電國際產業園下線了全球首台26兆瓦機組,採用第三代全集成半直驅技術與雙重抗颱風策略,發電效率提升2%以上;金風科技市場佔有率連續14年居中國風電整機商榜首。
產業配套與創新同步突破。太陽海纜結束福建無海纜生產歷史,650千伏及以下海底電纜年產能超1200公里,自建3萬噸級專用碼頭,實現「研發—生產—運輸」一體化;碩橙科技依托九疇工業大模型,推動風電機組從「事後檢修」轉向「事前預測」。國家電網展示的國家級海上風電檢測基地,填補了我國大功率全尺寸地面試驗平台空白。
國際化佈局與未來規劃同樣值得關注。展區地圖標注了土耳其1.2吉瓦風電項目、英國海上風電場等福建風電裝備的「出海」足跡。結合「十五五」規劃,福建還將打造千億級海上風電產業集群,推動綠色能源深度融入海洋經濟,讓海上風電成為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
十年間,福建海上風電實現從市場空白到全產業鏈領先、從省內到全球輸出的跨越。展會期間,觀眾可近距離感受其科技魅力。(新華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