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閱讀數 : 582
泉州是一片多種宗教並存、多元文化共生的土地,不僅有“泉南佛國”之美譽,有中國最大的道教造像老君岩,有中國最早的伊斯蘭教史跡“聖墓”,還有中國唯一僅存的摩尼教寺廟草庵……
追溯歷史,宋元時期的泉州,是與埃及亞歷山大港相媲美的“東方第一大港”。來自世界各地的商人、旅行家、僧侶,在帶來大量的物流、資金流的同時,也將各自的文化與信仰留在了這裡,它們與泉州本土民間信仰交相輝映,造就了今日獨具魅力的泉州宗教景觀,享有“世界宗教博物館”之譽。在這五彩繽紛的多元文化中,“獅”的身影無處不在,不同宗教及民間信仰賦予獅子的精神、理念及象徵意義,大都充滿了福氣、喜氣、勇氣、正氣。獅子化身吉祥的代表,常常出現在建築、傢俱、器物裝飾上,廣泛流行。
佛教素有崇獅之俗,將獅子奉為“百獸之王”。據《傳燈錄》載,釋迦牟尼降生之時,曾一手指天一手指地,作獅子吼曰:“天上天下,唯吾獨尊”。於是“獅子吼”通常用來形容佛法神威而震世。泉州青蓮寺周邊有11棵千年古榕樹,鬱鬱蔥蔥,蒼勁挺拔,從南面眺望似“獅子吼”,是青蓮寺一道獨特自然景觀。
《智度論》稱:“佛為人中之獅”。在塑造佛教釋迦牟尼佛形象的過程中,佛教對造像的形體形象特點有具體的要求,這就是佛的三十二相與八十種好,其中與獅子有關的有:上身如獅子相,身體平正威儀嚴肅如獅子王者;獅子頰相,兩頰隆滿如獅子之頰者。凡佛所坐之地或床,均稱獅子座。金獅子座,即黃金之獅子座。《高僧傳》羅什傳雲:“龜茲王為造師子座,以大秦錦褥鋪之,令什升而說法。”當年龜茲國王為了請鳩摩羅什講經,專門為其打造了黃金獅子座。
佛教會社活動中有“獅子會”。《東京夢華錄》曰:“九月重陽,都下開寶寺、仁王寺,有獅子會,諸僧皆坐獅子,作法事講說,遊人最盛。”
佛教中的文殊菩薩多以騎獅的形象出現,以獅子勇猛,象徵文殊菩薩智慧威嚴。
泉州的佛教寺廟中,獅子形象極為常見。如泉州開元寺東塔須彌座浮雕石刻中,有一幅“雲岩獅子”圖,典出《宋高僧傳》及《景德傳燈錄》。故事說唐朝湖南潭州雲岩寺僧縣晟出家,在拜謁灃州藥山惟岩和尚時,雙方對答解弄獅子,而從中悟出佛學哲理。由此可見佛教文化中對靈獸獅子的崇敬。西塔須彌座有圖雕40幅,其中雙獅戲球16幅,極盡姿態,極具觀賞價值。
獅子是南印度神廟裡常見的雕刻主題,有各種各樣的造型和變形。
獅子的藝術形象也出現在泉州留存的印度教石刻中。泉州開元寺大雄寶殿月臺基座束腰處,環繞著73幅獅和人面獅身的浮雕石刻,這與印度塔拉蘇拉姆的朱羅時期(850—1100年)的艾拉瓦德斯裡神廟,裝飾成獅子的女神卡馬德魯軀體幾乎相似。
大雄寶殿後簷廊柱,有兩根十六角形石柱為印度教建築存留之物,石柱上有一組極具中國傳統雕飾風格的吉祥圖,其中有一幅“雙獅戲球”。中間八幅圓形浮雕則是印度教的神話故事,其中最生動的是毗濕紐之化身人獅,具有八臂,手執法螺、盤等法寶。兩種截然不同的藝術風格同在一根石柱上,也許正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和諧相處的縮印。
開元寺內還有其他獅身、獅面石刻建築構件,都是明代從廢圮的元代印度教寺移置於此的,是中外文化交流的珍貴文物。人面獅身形象源于古埃及文化,而後傳到古希臘,馬其頓王亞歷山大又東傳至印度,宋元時期通過海上絲之路融入泉州。
和佛教一樣,道教神仙中也有以獅子為坐騎的。人們最熟悉的應屬九靈元聖——《西遊記》中的妖怪,又叫九頭獅子。它是太乙救苦天尊閣下的座駕。趁天尊獅奴偷喝太乙天尊的輪回瓊液沉醉之際,私下凡間,在玉華州竹節山九曲盤桓洞落草為妖三年,並收下黃獅、狻猊、摶象獅、白澤、伏狸、猱獅、雪獅七獅,被七位獅子精尊稱為“祖翁”,旗下徒子徒孫無數。
道教是中國土生土長的宗教,道教中的“法器”無論是在影視作品或日常生活中都頗為常見。其中有一件名為“法印”的法器,是道教“奏達天庭”的公印,一般為木制、銅制或玉制。印面上刻著具有道教含義的文字或符式化的圖案,印紐一般是獅子或其他辟邪獸。
獅象徵著一種富貴吉祥和神聖不可侵犯的氣勢,是為人們鎮宅辟邪和招財納福的文化符號。中國古代衙門、鏢局、錢莊的門口經常擺放一對石獅,用來助威化煞催財。過去人們主要將風獅置於村口大道旁,或置於自家大門口。後來逐漸發展為石獅鎮邪,通常是在大門口兩旁各立一尊石獅,既作為鎮邪之用,亦可作為藝術品點綴。
閩南民間流傳著這樣的俗語:“家中擺石獅,賺錢沒人知;家有一對,年年富貴;摸摸獅子頭,什麼都不愁。”正是民俗中人們對石獅助豐收、保平安、鎮邪、添財作用的祈願。
古人對於風暴十分恐懼,文獻中祈求上蒼鎮風驅邪的記錄比比皆是。古代泉州即有雕刻石獅鎮風、鎮邪的道教風俗。
中國古代尊稱風神為“風伯”“風師”,傳為二十八星宿中的箕星。另一說以風神為“飛廉”,為一有翼、毛長之神獸。相傳老虎為興風動物,獅子為老虎剋星,百姓取獅子造型作為“鎮風”“驅邪”之意。
風獅爺崇拜是閩南民俗文化一大特色,主要流行於閩南的泉漳二郡與臺灣省。傳閩南地區和金門、臺灣等地風災肆虐,所以在這些沿海地帶產生了民間信仰中掌管司風之神,即風獅爺。
作為世世代代在海邊生息繁衍的居民,閩南人總結出許多與惡劣天氣抗爭的實際經驗。在明清時期,泉州與晉江的方志中就保存有大量的相關記載。如道光《晉江縣誌》“海防志·風信”篇中,對於水師海舡與民間洋船如何防禦風災等就有全面的總結。儘管如此,在科技水準和防控措施都極為粗淺的年代,人們依然希望風獅爺“保佑平安、化解災害”,讓海上作業能夠順利、安全地完成。
長久以來,經由多元文化的融會貫通,獅子形象具有祥瑞、避邪、去煞的寓意,成為傳統文化的一部分。多元文化和諧交融造就了泉州人相容並包的性格,而海納百川的泉州人又創造出或許只有在泉州才能一飽眼福的多元“獅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