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在泉州拍到的洛陽橋、洛陽江、洛陽鎮,發給河南洛陽的同學和朋友們看,大家都覺得很有意思,一千多公里的距離、一千多年的時空,就這麼在我們的眼前交疊。”知名影視編劇周鶴洋感慨地說。
短短幾天內,泉州輝煌的海外交通史、多元薈萃的宗教文化、多民族的和諧融合及對中原文化的完整保留和傳承等方面,都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離開泉州後,他開始尋找更多關於泉州的資料,甚至萌生了以泉州歷史文化為題材開展創作的想法。
周鶴洋,獨立編劇、導演,主要編劇作品有:電影《緝槍》,電視劇《十月圍城》《夢中那片海》等。周鶴洋說,來泉州的想法多年前就有了,他時常聽朋友提起泉州、在朋友圈看到泉州,“我身邊很多朋友熱愛泉州,經常跟我們推薦,有旅遊達人,也有媒體工作者,有的人經常來,所以我雖然還沒來,對泉州已有了點熟悉的感覺”。
這次,他和愛人將分散在北京和廣州的家人相約聚到了泉州,他們住在莊府巷一家叫巷裡的民宿,開啟了5天的泉州之旅。
來泉州之前,在河南洛陽出生、成長的周鶴洋,很早就知道泉州有條洛陽江,江上有座洛陽橋,旁邊有個洛陽鎮。當他真正站在洛陽橋上遠眺洛陽江,瞭解到洛陽江、洛陽橋得名的原因時,心中非常感慨,他把兩地的淵源講給孩子們聽,並將拍下的照片傳給洛陽的同學和朋友們。南遷的先民們,是否也曾像他一樣,站在橋上向中原的方向遠眺?
在泉州的幾天時間內,周鶴洋和家人們走了很多地方,探訪了多個世遺景點,走了泉州的山、海和村落,也品嘗了許多泉州特色小吃。他一路走,一路在朋友圈將他看到的泉州風物和個人的感悟與親友們分享。泉州之行,他最感興趣的,是泉州悠久燦爛的海外交通貿易史對泉州社會產生的深遠影響。
他們想要去的地方、想體驗的東西非常多,先後走了開元寺、府文廟、洛陽橋、伊斯蘭教聖墓、梧林傳統村落、崇武古城等地,參觀了泉州非物質文化遺產館,體驗了泉州布袋木偶,走進大街小巷,品嘗各種泉州特色小吃,還到清源山泡茶、吃小吃,體驗了一把泉州地道的休閒方式。“我發現,海外貿易給泉州帶來的影響非常深遠,泉州的社會結構、宗族社會、人文環境,都和北方很不一樣,社會生活和政治生態也都不一樣。基於地理的原因,泉州對中原文化的保留和傳承,甚至比不少中原地區要好。”
伊斯蘭教聖墓留給周鶴洋的觸動很深,“伊斯蘭教聖墓保存得非常完好,它所承載的關於中阿貿易、文化、宗教的歷史非常珍貴,聽說時至今日,每年依然有眾多海內外的穆斯林前來瞻仰、朝拜,這裡仍然是一個活著的世界遺產點”。
他也瞭解到,伊斯蘭教聖墓旁是14世紀以來泉州歷代穆斯林沿用的一片公墓,陳埭丁氏祖墓群也在這裡,它們見證了歷史上穆斯林商人及其族群在泉州的活動。
旅程結束的最後一天一大早,周鶴洋在朋友的介紹下,參觀了南外宗正司遺址。這裡引起了他濃厚的興趣。回北京後,他開始查閱相關資料,隨著瞭解的增加,他對南外宗正司越來越感興趣,甚至萌生了以南外宗正司為素材創作文學作品或劇本的想法。
南外宗正司這個宋元時期高等級的官衙為什麼會選擇遷往泉州,他們在這邊的生活、學習情況是什麼樣的?他們對泉州經濟、社會、文化產生了哪些影響?他們又是如何退出歷史舞臺的……帶著許多疑問,周鶴洋走訪了南外宗正司遺址展示館。在這裡,他不僅找到了這些問題的答案,還獲得了許多意想不到的收穫。
短短幾天,儘管行程非常緊湊,周鶴洋和家人仍覺得意猶未盡,“還有很多地方沒去,時間不夠用,我一定會再來的”。
離開泉州後,周鶴洋對南外宗正司、對泉州的興趣才剛剛開始。“我回北京後又查了很多資料,發現南外宗正司在泉州的147年內,有11位宗室成員曾任市舶司提舉,參與港口建設和商貿管理,為泉州海洋貿易和港口發展發揮積極作用,有些甚至作為商人直接參與海洋貿易,這些都非常有意思。”
南外宗正司成員的內部秩序、生活方式、婚喪嫁娶,宋元交替之際宗室成員所面臨的末日情緒等,都讓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希望獲取更多關於南外宗正司的史料或介紹相關知情人士,“我對這個機構非常感興趣,很想發掘一些東西,有機會能通過劇本去呈現這段傳奇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