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溢海派風情的歌舞《上海謠》,膾炙人口的台灣歌曲《家後》《外婆的澎湖灣》《光陰的故事》……「時代同頻·青春共響」音樂之夜20日晚在上海舉行,數百位兩岸在校大學生、音樂人、文化學者等嘉賓匯聚一堂,用音樂喚醒共同記憶。
音樂之夜分為「1980-1990年代」「1990-2010年代」「Z時代」三個篇章,依託從改革開放初期到網絡時代的各階段經典歌曲,呈現從兩岸流行音樂啟蒙碰撞到兩岸音樂風格深度交融的過程,並圍繞中國風、獨立音樂興起、民謠復興等音樂潮流,展現「Z世代」的個性表達與數字化創作活力。

此外,音樂之夜還融匯了電音打碟秀、少年街舞、RAP歌曲串燒、現代京韻戲歌、男團舞、二次元舞蹈等多種藝術形式,充分展現兩岸青年創意和才華的同時,也通過不同風格的藝術表達進一步推動兩岸青年文化交流交融。
音樂之夜的成功舉辦,為「2025海峽兩岸青年匯」拉開序幕。「2025海峽兩岸青年匯」以「潮聚申城,兩岸同Young」為主題,由上海市海峽兩岸交流促進會、馬英九基金會、上海市台灣同胞投資企業協會、上海市台胞台屬交流促進中心共同主辦,旨在為兩岸青年在文化、體育、音樂、電競、街舞等諸多領域搭建交流平台。
據悉,「2025海峽兩岸青年匯」在7月至8月期間舉辦近50場活動,預計吸引近8000名兩岸青年參與。
主辦方表示,希望通過一系列充滿青春氣息的活動,讓兩岸青年在交流中增進了解、加深友誼,進一步築牢同根同源的情感根基,共同書寫青春同心的美好篇章。(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