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閱讀數 : 52,087
跨越山海覓鄉情,繪就鄉野豐收景。11月26日20:00,由中央廣播電視總台與中國文化和旅遊部聯合攝製的大型文旅探訪節目《山水間的家》於CCTV-1播出第八期。主持人撒貝寧、張舒越分別帶領“山水小分隊”前往福建省泉州市圍頭村和廣東省茂名市儲良村,從海洋到果園,全方位感受鄉村特色產業蝶變升級。節目播出後,引發泉州市民熱議。有著“海峽第一村”美譽的圍頭村此次為何能登上央視?幕後又有什麼故事?來聽圍頭村黨委書記洪水平娓娓道來。
“三分天註定,七分靠打拼”,節目開始播放的閩南語歌曲《愛拼才會贏》瞬間就拉近了與觀眾的距離。“我們村三面環海,村裡人從事捕撈、搞養殖,每家每戶的日子都過得紅紅火火。”“我們這邊的海水水質好、鹽度高,養出來的鮑魚當然好啦。”節目中,洪水平帶有濃濃鄉音的普通話讓人倍感親切。
節目中介紹,圍頭村被譽為“海峽第一村”,周邊海域水質清澈、鹽度高,適合發展鮑魚養殖。2019年,因鮑魚產量高、品質優,圍頭村入選中國農業農村部第九批“一村一品”示範村鎮名單。日益紅火的鮑魚產業帶動了鄉村旅遊的發展,近年來,圍頭村獲得全國文明村、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國家級最美漁村等25項殊榮。
鮑魚對生長環境要求苛刻,養殖週期長,且產量易受颱風等因素的影響。對於漁民而言,養殖鮑魚是技術與耐心的雙重考驗。本期節目中,主持人撒貝南、中南大學中文系教授楊雨、歌手那英組成“山水小分隊”,在村民吳業挺的帶領下,淩晨4點出海,為鮑魚清潔網箱上的泥沙、投喂龍鬚菜。在漁排上,長時間保持彎腰姿勢,頂著烈日清潔近200桶網箱,讓初次體驗鮑魚養殖的嘉賓們感受到漁民的艱辛,以及福建人特有的“愛拼才會贏”的精神。嘉賓楊雨感慨道:“我們只不過是體驗了幾桶鮑魚的清洗和餵養,而這裡的漁民十幾年如一日地勞作,是值得我們敬佩的。”
節目中還通過展現餐廳老闆洪小輝一家從最初三四桌的小店面,發展到如今設施齊全的五層海鮮樓的故事,呈現了圍頭村從傳統的小漁村到現代漁業發達的“海峽第一村”的發展歷程。
“如節目中呈現的,鮑魚養殖就像一個強有力的引擎,帶動圍頭村走上發展快車道。”洪水平說,2007年,圍頭村確定了“振興圍頭·二次創業”的“一年一臺階、五年一跨越、十年初步實現宜居宜業宜遊、二十年全力打造海峽名村”的方向標、路線圖和時間表。圍頭村海上養殖面積萬餘畝,其中單鮑魚養殖就有7000多畝。隨著鮑魚養殖大規模鋪開,原本至少需要8年才能長成的“一頭鮑”,如今在圍頭村的養殖區不到兩年就能出貨。圍頭村的鮑魚產量逐年提升,村民的日子也更上一層樓。
據瞭解,《山水間的家》每期探訪兩個鄉村,整季探訪24個風格迥異的鄉村。節目形式為主持人帶領文化和演藝界名人走進鄉村,走進村民家庭,從自然環境、地理風貌、歷史風俗、生活方式等多角度深入探訪,以家為點,以人物故事為核心,通過體驗“村美、人美、情美”,帶領觀眾一同感受山水有情、溫暖鄉愁的田園生活,全景式展現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鄉村壯美畫卷。
節目組為何選中圍頭村?“圍頭被選中,可謂是‘過五關斬六將’,經過層層篩選才最終入圍全國24個鄉村的名單。”洪水平說道,從今年5月份開始,央視就在全國範圍內展開篩選工作,要選出24個極具代表性的鄉村。起初,洪水平心裡也沒有底,但也充滿了期望。還好“實力過硬”的圍頭村最終被節目組選中。今年7月份,節目攝製組130多名工作人員進駐。圍頭村組織了70多名志願者及工作人員全力以赴配合節目組的前期準備工作,持續了半個月的時間。洪水平說,嘉賓們對圍頭村讚不絕口,相信節目播出後,“海峽第一村”將被更多人知道,他會繼續努力,將鮑魚產業做得更優,並以此促進鄉村旅遊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