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閱讀數 : 68,454
著名畫家、詩人黃永玉曾在其“人生之書”《八年》中,兩度提及德化程田寺的難童教養院,對該院惦念不忘。而這教養院實際上就是鳳林慈兒院,是愛國華僑葉迺矧於1939年倡建的。抗日戰爭期間,鳳林慈兒院收養了眾多孤兒,曾被譽為“難童樂園”,成為近代福建慈善事業的一張“名片”。葉迺矧的善行義舉亦成為“大美德化”的最佳注腳之一。
在德化縣國寶鄉內,有一個小村落,村名頗具禪意,它就是“佛嶺村”。這裡朝霞暮霧,四時煙雲,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被人們視為鐘靈毓秀之地。清光緒八年(1882年)10月,愛國華僑葉迺矧(亦作葉乃矧)便誕生在這裡的一戶貧農之家。
國寶葉氏自古以來極為重視教育。早在明朝萬曆年間,國寶葉氏就創辦了郭阪書塾,名士陳大亮還曾在該私塾內為葉氏譜牒作序,儒學之風在這裡積澱已久。葉迺矧的家雖窮,卻也有著密不透風的庭訓,嚴格的忠孝仁義禮節在這裡一絲不苟地承襲和傳遞著。葉迺矧打小就懂得“言有所規,行有所止”,也清楚“梅花香自苦寒來”的道理。
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剛剛年滿13歲的葉迺矧便追隨親戚離鄉渡海,前往馬來西亞(時稱“英屬馬來亞”)打工謀生。“年幼的葉迺矧之所以要下南洋,完全是因生計所迫,但他能吃苦耐勞,漸漸便在異國他鄉站穩了腳跟。”德化縣華僑歷史學會副會長葉志向說道。葉迺矧16歲時,在一間制鞋店當學徒工,3年期滿就能獨立制鞋,收入漸有盈餘。而後30多年的勤勞儉約,為葉迺矧攢下了一些積蓄,遂於1930年開始獨建橡膠加工廠。
工廠利潤十分可觀。著眼未來的葉迺矧於是增資購置商店,用以銷售橡膠與百貨,其自營的“福美牌”橡膠,貨物暢銷,信譽遠揚。如此經過10年時間的奮鬥,葉迺矧的家業逐漸興旺。
登龍橋始建于宋,是古時德化縣城通往大田、尤溪的必經之路。
葉迺矧在異域他鄉艱苦創業,山裡人的質樸本色使他即便在自己事業最興旺之際,也依然過著粗衣淡飯的儉樸生活。雖然日子在勤勞的汗水中慢慢度過,但遠在馬來西亞的葉迺矧對於故鄉的思念,並未隨歲月的消逝而變淡。相反,他一直積極關注著家鄉的各種變化。1923年,德化土阪村(今蒲阪村)“登龍橋”重修,鄉人到海外募資,他毫不猶豫地鼎力資助。據葉志向介紹,登龍橋始建于宋,亦稱惠政橋,是古時德化縣城通往大田、尤溪的必經之路。如今,登龍橋畔立有1924年的“重建登龍橋”石碑,其中“捐資芳名”一欄中,赫然鐫刻著“葉乃矧”之名。
為使家鄉孩童能有更多的就學機會,1928年,葉迺矧捐資500銀元在國寶鄉創辦了南陽小學。要知道,當時1塊銀元可以買到20斤左右的大米,所以500銀元已經是筆不小的數目了。1930年,為了激勵家鄉子弟勤奮學習,葉迺矧再度捐資500銀元創立“葉氏獎學金”,每年有不少優秀學子通過努力贏得該獎學金。
1937年,日軍挑起“七七事變”,中日戰爭全面爆發。消息傳至馬來西亞,震撼了當地華人社會,激起華人社會捍衛祖國主權、反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義憤。血濃於水的愛國情懷促使葉迺矧等大批愛國華僑投身于支援祖國的行動中。1938年,葉迺矧出任馬來亞怡保昔加挽籌賑分會理事,他不遺餘力地向廣大華僑宣傳抗日救亡思想,多次面向華僑籌集物資、款項,用以支援祖國同胞開展抗日鬥爭。
1939年,葉迺矧回國,到泉州東嶽山祭掃亡兄葉乃滔之墓。在得知兄長葉乃滔是泉州開元寺救濟所收殮安葬的,葉迺矧感激涕零。回德化後,他就仿照開元寺創建慈兒院的做法,在德化倡建慈兒院,並率先捐資1萬元作為啟動經費。此舉馬上得到熱心慈善事業的瓷商蘇由甲的支持,他慷慨捐資1千元襄助。在他們的帶動下,一些熱心慈善事業的華僑以及本縣鄉紳紛紛捐資支援,競相添置教學設備。德化千年古寺程田寺的住持釋照也捐出寺租作為辦校的日常經費。經周密籌備後,由葉迺矧、蘇由甲、蘇友仁、李亞中等組成董事會,借用程田寺原慈英初小辦學場所為校舍,於1939年4月創辦了德化縣“鳳林慈兒院”,並聘惠安人李述賢為首任院長,李述賢的夫人吳秀珊任生活指導。
抗日戰爭期間,鳳林慈兒院盡力收養大批難童、孤兒,人數一度達到200余人,曾被譽為“難童樂園”。慈兒院創辦之初,院長李述賢推行陶行知的新教育,以“知行合一”為宗旨,將生活與教育、社會與學校糅合在一起,實行工讀制度(即半日學習、半日勞動),試圖將學生培養成具有健康體魄、科學頭腦,又具有農夫身手以及藝術審美的新一代。學校還利用周邊山地自辦農牧場,供院生種糧食、果蔬,引種可哥、甜菜、番茄,繁育茶花等。慈兒院的新教育模式引來省內外報刊爭相採訪,學校聲名鵲起,成為近代福建慈善事業的一張“名片”。
慈兒院首任院長李述賢病故後,由李亞中接任,慈兒院也易名為育幼院。1949年,李亞中前往香港,院務由其弟李潘國負責。同年,德化縣人民政府委派林其祥、陳士盂接收該院,並改為德化公立育幼院。1953年,育幼院併入莆田縣黃石兒童教養院。
鳳林慈兒院的歷史雖然不長,但在那炮火連天的歲月裡,它為許多人帶來了希望的曙光。慈兒院倡建者葉迺矧的慈濟義舉也被傳頌至今。
“風禦疏清磬,雲柯抱晚樓。”佛嶺村“福美堂”背靠青山,坐落於大片青青稻田之間。步入這座古民居,白牆、灰瓦、青石砛、木梳窗等漸入眼簾,特色鮮明的建築風格帶著依稀可辨的時代記憶。
據國寶鄉黨委秘書肖友宗介紹,福美堂是1928年由愛國華僑葉迺矧及其堂兄弟葉迺水所建,為二進二層古民居建築。葉迺矧在20世紀三四十年代常返鄉居住於此,所以這裡亦是他的故居。如今,福美堂大廳內兩邊的牆壁上方依然可見用紅漆正楷書寫的“團結緊張”“嚴肅活潑”等字樣,這些都是那個時代留下的烙印。
1948年,葉迺矧裔孫葉子儀、葉子正兄弟姐妹八人在父母帶領下從馬來西亞回國,1949年在國寶小學讀書。後於1950年遷居縣城闊埕,兄弟姐妹還曾到育英小學就讀,1952年重返馬來西亞。可以說,國寶鄉對於葉氏家族來說,有著“根”的眷念與寄思。
肖友宗表示,2016年,山有文旅通過佛嶺村委會租下福美堂,將其打造成山有福美民宿。而今,在人們精心的修繕下,福美堂這座老宅褪淨塵埃,擁有了現代風情,也煥發出新的生機。“山有福美民宿已成為‘網紅’民宿,這裡還是愛國華僑葉迺矧的故居,很多遊人為此慕名前來‘打卡’參觀。”老宅重煥光彩,也給當地民眾帶來好處。以往佛嶺村村民大多外出謀生,村裡只剩下一些留守老人和學齡前的兒童,平時冷冷清清的。現在有了福美堂等“網紅”點,遊客增加了,村子的人氣一下就起來了。村民們賣點土特產或到民宿工作,也能增加一些收入,“美在山水,甜在人心。這是人們如今來福美堂最直接的感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