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數 : 69,362 如果要概括地評述蔡襄歷史功績的話,可以用“一條橋、二部書、三品官、四大家”來提煉。“一條橋”,即蔡襄在泉州參與並主持過洛陽橋的建造;“二部書”指蔡襄撰寫了《茶錄》和《荔枝譜》;“三品官”是蔡襄為官時的最高官階,他為政以德,是北宋著名政治改革家;“四大家”指蔡襄書法渾厚端莊,位列“宋四家”。蔡襄對於泉州最大的影響,自然是促成洛陽橋(亦稱萬安橋)的建造落成。《閩部疏》即稱:“蔡端明(蔡襄)名幾與此橋不朽矣。” 人物名片 蔡襄,字君謨,號莆陽居士,仙游慈孝裡人,北宋名臣。累贈少師,諡忠惠。兩度出知泉州,忠於職守,勤政為民,促成泉州洛陽橋的竣工,留下不朽的豐碑。《宋史》稱“其惠在民者,深矣哉” 01 十八少年 名動京師 據《仙遊縣誌》載,北宋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蔡襄出生于仙遊慈孝裡赤湖。不過,幼時的蔡襄卻長住于惠安德普里圭峰村(今属泉港區峰尾镇)的外祖父家。蔡襄的外祖父叫盧仁,是宋時一位清修文士,為人方正嚴厲,他的言傳身教對於蔡襄後來的學識成就、心境胸襟都產生了不可估量的影響。另據《宋史》載,蔡襄的母親盧氏常以自家門外高大的松樹啟發蔡襄:松樹不畏寒冷臘月,依然挺拔聳立,高風亮節,你將來若成器,定要忠國惠民。仙遊楓亭迄今流傳有“盧氏月夜擣衣課子”的傳說。 天聖七年(1029年),蔡襄參加開封鄉試獲第一名,好友歐陽修在後來所撰的《端明殿學士蔡公墓誌銘》稱:“公年十八,以農家子舉進士,為開封第一,名動京師”。那年蔡襄才18歲,以一個農家子弟的身份參加皇城腳下的鄉試,竟能逆襲奪魁,真是極不容易的一件事。天聖八年(1030年),蔡襄登進士第十名,該科狀元是王拱辰,而北宋名臣、散文家八大家之一的歐陽修也在同一榜。次年,蔡襄被授予漳州軍事判官一職,從此踏上仕途。他的仕宦生涯長達37年,歷任西京留守推官、館閣校勘直史館兼修起居注、福建轉運使等,先後授龍圖閣直學士、樞密直學士、翰林學士、端明殿學士,並出知開封、泉州、福州、杭州等地,足跡所及,碩果累累。 北宋泉州州治舊址在今中山公園,惜古代建築已蕩然無存。據載,蔡襄曾在州治內建安靜堂。圖為中山公園今貌。 02 山中勘泉 留甘千載 由於從小與泉州緣分頗深,蔡襄一直對泉州惦念不忘。慶曆四年(1044年),蔡襄出知福州。同年,蔡襄應朋友之邀游賞泉州南安的豐州九日山,並於九日山建造寺(即延福寺)奉先院東壁留下題詩。據蔡襄親撰的《莆陽居士蔡公文集》載,蔡襄所題之詩名為《題建造寺奉先院》,全文為:“日照溪山生翠光,春深花草雜幽香。登臨誰會遲留意?門外塵埃去路長。”正因有蔡襄的這首題詩,故奉先院又被宋林少卿稱為“墨妙堂”。另外,九日山西峰東麓有摩崖石刻記稱:“慶曆四年二月二十四日,沈衡、蔡襄、莊複、□□□、邑宰夏化育、林□同遊延福寺隱君亭。” 九日山摩崖石刻見證蔡襄的到訪 慶曆六年(1046年)秋,蔡襄改任福建路轉運使,職內曾到訪泉州郡南,得知當地鄉人飲水和灌溉困難,便四處勘查,後於小烏石山訪得一泉。蔡襄要求泉州地方官管理好這山泉,使之可供民眾飲用、灌溉。宋朝議大夫曾公濟為此還寫了一篇《蔡公泉記略》:“蔡公昔自史館來漕,按部之暇,獨得斯泉。既去,以書來,言郡南嶠之西山麓有泓泉,其味甘美。予與僧洞源尋訪,久之始獲。好事者聞,因疏源迅流鑿池瀦之,架亭庇之,郡民朝夕提汲,酌飲不絕,因名曰‘蔡公泉’。”治平年間(1064—1067年),晉江縣令王克俊將“蔡公泉”三字刻于石上,以示紀念。清道光《晉江縣誌·卷4·山川志》載:“小烏石山,在(晉江)三十三都,距郡城南十裡。山頂有海岸庵,山半有玉泉庵、蔡公泉。” 03 兩知泉州 鼎建名橋 至和二年(1055年),蔡襄第一次出知泉州。沒想到,就在動身來泉的路上,卻遭遇了喪子亡妻之痛。蔡襄年僅18歲的長子蔡勻在半途染疾身亡,而蔡襄之妻因悲傷過度,不久竟也病亡於衢州,這對於蔡襄來說,無異於當頭一記重錘,蔡襄自述稱:“半年之間,再罹凶苦,生意幾盡⋯⋯”雖連遭喪親之痛,不過蔡襄最終仍然頑強地挺過來了。至和三年(1056年)二月初七,45歲的蔡襄抵泉到任,正式以樞密直學士身份知泉州軍州事。任上,蔡襄禮賢勸學,教育民眾興善遵法,改變陋習,同時監督官員,澄清吏治。不過,蔡襄首知泉州僅5個月時間,當年六月即離泉改知福州。蔡襄其實是捨不得離開泉州的,他不惜上書懇求朝廷將他重新調回泉州,在《移福州乞依舊知泉州狀》中他稱:“伏望朝廷憫察,許令依舊知泉州⋯⋯”不過,這一請求當時並未獲准。 建成洛陽橋是蔡襄在泉時期的卓著政績 在福州當了兩年官後,嘉祐三年(1058年),蔡襄終於再知泉州。二度知泉州,蔡襄最為郡人津津樂道的便是主持續建洛陽橋(即萬安橋),並促其竣工。建成洛陽橋也是蔡襄在閩時期的又一卓著政績。 蔡忠惠祠位於洛陽橋橋南 宋時,福建經濟得到進一步發展,泉州成為重要的中外貿易港口城市。在泉州港,帆檣林立,百舸爭流,中外商賈熙來攘往,可位於泉州城西北20里處的交通要衝萬安渡卻“水闊五裡,上接大溪,外即海也,每風潮交作,數日不可渡”,每年在這裡因沉舟而死難者無數,商旅“往來畏其險”。沒有安全通行保障的萬安渡,已經成了泉州經濟進一步發展、海外貿易更加繁榮、渡頭南北兩岸人民生活安樂的“絆腳石”。從宋慶歷年間(1041—1048年)起,泉州的一些有識之士已開始在萬安渡上籌建洛陽橋。慶曆初,郡人李寵曾“甃石作浮橋”。皇祐五年(1053年),僧宗已和郡人王實、盧錫又“倡為石橋”(《福建通志·津梁志·泉州府》)。然而,這裡水流湍急,這兩次造橋嘗試均未獲成功。蔡襄再知泉州後,積極著手續建洛陽橋。為了籌措資金,他與母親盧氏帶頭捐資建橋,如此一來,社會各界紛紛響應支持,造橋資金很快落實到位。經過艱苦的努力,終於在嘉祐四年(1059年)十二月建成,歷時6年8個月。 《萬安橋記》碑書法雄渾樸茂 洛陽橋“累趾於淵,釃水為四十七道,梁空以行。其長三千六百尺,廣丈有五尺,翼以扶欄⋯⋯糜金錢一千四百萬”,全橋用花崗岩築成,猶如長虹橫臥于江,十分雄偉壯觀。洛陽橋建成後,變天塹為通途,大大方便了行人的交通往來,有力促進了南北經濟的交流,“度實支海,去舟而徙,易危而安,民不莫利。”蔡襄為大橋落成設宴慶功,並親撰《萬安橋記》勒石碑立於橋頭,把參加建橋者的姓名刻於碑上,卻把自己的作用輕描淡寫地以“合樂”二字,一筆帶過。《萬安橋記》現存碑刻有二,一為北宋原刻,原露天立於洛陽橋岸左,宣和間(1119—1125年)由蔡襄曾孫蔡桓拓本重刻立于蔡襄祠內。如今,在洛陽橋橋南尚存蔡忠惠祠。據說該祠始建於北宋,是郡人為紀念蔡襄而興修的。 04 立身立德 萬古楷模 蔡襄在泉州留下頗多德政。他關心民瘼,曾奏請減免漳、泉、興三州軍身丁錢一半,減輕民眾負擔。早前,蔡襄在擔任福建路轉運使時就籌劃在福州至泉州、泉州至漳州的700里驛道上栽植夾道松(即榕樹)。出知福州、泉州後,他更是大力推動這一計劃實施,後來在泉州任內完成這項工程。這條驛道從此成為“林蔭大道”,使得往來民眾不用再遭陽光曝曬,更兼洛陽橋,民謠於是頌稱:“道旁松蔭經千古,海上橋成勝萬舟。” 嘉祐三年,泉州旱災。蔡襄為民請願,到南安九日山飛陽廟祭神乞雨,留下《詣飛陽廟祈雨題》詩曰:“年年乞雨問山神,羞見耕耘隴上人。太守自知才德薄,彼蒼何事罪斯民?”拳拳之心,見於言辭。另一方面,他也調動民力,興修水利,加強水源管理。現今石獅龜湖公園原為龜湖塘,是古代泉州主要農田水利設施之一,此塘正是蔡襄於嘉祐年間興修的,後來他還制定塘規,制止用水糾紛,造福一方民眾。 據清道光《晉江縣誌》載,泉州宋代州治內有“中和堂”,又稱“愛松堂”,郡守蔡襄曾為之題詩曰:“偏愛東堂砌下松,三年瀟灑伴衰翁。寒聲澹蕩潮初上,疎影孤圓月正中。清澈紗帷延晝夢,綠涵金盞帶春風。自緣多病饒歸思,便覺山林野意通。”後來,蔡襄又在州治內建“安靜堂”。嘉祐四年(1059年),蔡襄在安靜堂內寫成《荔枝譜》一書,共3卷7篇。書中介紹荔枝的32個品種,及其地理分佈、栽培、特性、優劣、採摘、加工方法和在國內外貿易等情況,對當時國內外種植荔枝、果品採摘和加工,都具有現實指導意義,後世該書被翻譯成多國語言,暢銷於世界1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貢獻不言而喻。英國李約瑟博士編的《中國古代科技史》一書中,蔡襄的《荔枝譜》被譽為“世界上第一部問世的果品分類學著作”。蔡襄最著名的書除了《荔枝譜》外,還有《茶錄》。這是繼陸羽《茶經》之後的又一部茶葉專著,它向世人介紹了茶葉品質、茶葉保存、品評方法,以及制茶工具、品茶器具等方面的知識。 說起“宋四家”,一般來說指的是北宋時期四位書法家蘇軾、黃庭堅、米芾和蔡襄的合稱。從書法風格上看,蘇軾豐腴跌宕;黃庭堅縱橫拗崛;米芾俊邁豪放,他們書風自成一格,而蔡襄書法渾厚端莊,淳淡婉美。有書法家評價稱,展卷蔡襄書法作品“頓覺有一縷春風拂面,充滿妍麗溫雅氣息”。蔡襄為人正直忠厚,這使得宋朝文人對其仰慕頗深。蘇軾在《東坡題跋》中指出:“獨蔡君謨天資既高,積學深至,心手相應,變態無窮,遂為本朝第一”。黃庭堅也表態了:“蘇子美、蔡君漠皆翰墨之豪傑”;米芾則稱:“蔡襄勒字”。能讓其他“三大家”都心服,蔡襄除了書法有感染力外,其人格魅力也是毋庸置疑的啊。 作者 吳拏雲 文/泉州晚報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