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數 : 78,279 興修水利促發展,夯實基礎惠民生。9月19日上午,泉州市舉行金門供水水源保障南高幹渠供水替代工程開工儀式。這是繼今年6月,北高幹渠功能調整輸水工程項目開工建設後,又一個重大水利工程落地建設。 作為泉州中心城區水系聯排聯調規劃總體方案中至關重要的子項目,金門供水水源保障南高幹渠供水替代工程(簡稱“南替工程”)將用新建封閉式的輸水通道,替代當前敞開式的高幹渠輸水。項目建成後,將有效減少沿途污染及蒸發滲漏損失,為泉州向金門供水工程以及晉江、石獅等地供應各項指標再優化的原水。同時,提升泉州城區區域內防洪排澇功能,盤活幹渠沿渠兩側土地,為城市水資源發展建設提供強大動力。 讓我們通過 幾個關鍵數字, 進一步瞭解“南替工程”。 關鍵數字一埋管最深21米 “民生工程技術難度再大也要克服” 水利興則國運興。“南替工程”和6月份開工建設的泉州市北高幹渠功能調整輸水工程項目,並稱“兩高替代工程”,是泉州市中心城區水系聯排聯調規劃總體方案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屬於重要民生工程,被列為省市重點項目。 “南替工程”取水口在晉江幹流金雞閘上游約100米的庫區南岸。 工程由取水口、泵站、輸水管道、出口調節建築物和管理站等組成。其中,輸水線路總長約16.47公里,設計輸水流量15立方米/秒,年均取水規模3.78億立方米。和現狀南幹渠一樣,南替工程的取水口位於晉江幹流金雞閘上游。輸水線路從位於金雞攔河閘上游南岸河灘地的加壓泵站接出後,沿晉江南岸河灘地敷設,最終穿越九十九溪,到達南高渠末端的田洋取水口。 圖為南高幹渠末端的田洋取水口,也是“南替工程”輸水通道的終點。(陳志強 /攝) 為避讓晉江筍江舊橋以及晉江南岸的霞洲媽祖宮等文保單位,工程新建的輸水通道途中需兩次穿越晉江,是該工程的最大技術難處。“民生工程,技術難度再大也要克服。我們會率先施工這段輸水通道,拿下這一控制性節點。”在晉江南岸的浮橋段,項目工程負責人鄭順輝指著眼前樹木繁茂的河灘地說,“大致會在那裡開挖工作井,採用大口徑、長距離和複雜地層下的頂管及頂盾一體非開挖新型施工工藝,沿晉江河底掘進”。地下施工,地質條件複雜,晉江河道埋管最深處將達21米。對此,施工團隊已做好充分的技術準備,將克服困難、按期保質推進工程。而採用的非開挖新型施工工藝,將填補省內該技術運用的空白。 為避讓晉江南岸的霞洲媽祖宮等文保單位,輸水通道在此處(圖中畫紅線處)將兩次下穿晉江河道,埋管最深達21米。 關鍵數字二 水質常年保持Ⅱ類 建成後各項指標有望再優化 “對福建向金門供水工程來說,南替工程的建設利好明顯,將帶來水安全的提升。加上同樣取自晉江金雞水閘的晉江市引水二通道,將為金門供水工程提供雙線路多調節的安全、清潔、優質水。”福建晉金供水公司總經理洪佳興對該項目表示期待。 圖為福建向金門供水工程的晉金供水公司龍湖泵站取水口。 據悉,福建向金門供水工程通水五年多,泉州市落實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對源頭的山美水庫、上游的晉江金雞庫區、輸水的南高幹渠實施生態環境保護,落實水質10項日檢、35項月檢、115項半年檢要求,確保取水水源龍湖水質常年保持在Ⅱ類,各項指標均符合要求。 在南高幹渠末端取水口上方的泉州市南高幹渠水質監測中心,3年前完成提標改造的水質監測系統正24小時自動連續監測水質,將常規五參數(指水溫、PH、電導率、濁率、溶解氧)及四個指標(氨氮、高錳酸鹽指數、總磷、總氮)監測參數即時呈現在箱體式的分析儀螢幕上,讓人對原水水質一目瞭解、充滿信心。而南替工程建成後,新建封閉式的輸水通道將替代當前敞開式的高幹渠輸水,能有效減少沿途污染及蒸發滲漏損失,向金門供水工程和晉江、石獅等地供應各項指標再優化的原水。 關鍵數字三 1120餘畝土地盤活 解江南片區開發建設之“渴” 南替工程項目實施的意義還在於:將減少現狀南高幹渠一級飲用水源對城市開發建設的制約影響,使南高幹渠沿渠兩側土地最大程度上實現盤活利用,為城市水資源發展建設提供強大推動力。 受益于“南替工程”的實施,江南片區建設將加速推進。 以南高渠鯉城段為例。該渠段由北往南,貫穿整個江南片區,長約9.39 公里。受南高渠水源保護地政策影響,當前江南片區的烏石展城片開發建設受到一定的限制。南替工程項目完工後,江南片區開發建設無疑如虎添翼。首先是市政功能獲完善,實現沿線雨水直排。取消南高幹渠飲用水功能後,打通沿線雨水口,減少江南片區雨水幹管建設成本,解決片區雨水內澇問題。同時可釋放南高渠防洪排澇能力,收納紫帽山、江南片區西南區域的雨水排放,促進片區整體防洪排澇水準。其次是沿線土地獲盤活,提升空間開發價值。據江南片區建設指揮部初步測算,退出水源保護地後,原南高幹渠兩側用地退讓由50米縮減至10米,江南片區沿線可騰出建設用地1120餘畝,特別是烏石展城片區可新增盤活200余畝商住用地,極大提升沿線區域土地開發價值。 作者 蔡紫旻 陳淑華 林勁峰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