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數 : 78,537 2023年10月27日出版的《光明日報》頭版,刊發了題為《萬商輻輳,泉州響徹新濤聲》的報導,聚焦泉州積極擁抱“一帶一路”,再次講起“光明之城”動人故事。 《光明日報》(2023年10月27日 頭版) 以下為《光明日報》報導全文—— 萬商輻輳,泉州響徹新濤聲 馬可·波羅,那是見多識廣的義大利旅行家。當年,目睹了刺桐港的景象後,不由得驚歎:“大批商人雲集于此,貨物堆積如山,買賣的盛況令人難以想像!” 刺桐,就是今天的福建泉州。 漢武帝時,張騫“鑿空”西域,陸上絲綢之路初具雛形。同時,漢朝使者渡海抵達今印度、斯裡蘭卡等地,海上絲綢之路逐漸形成。海上絲路分為東海、南海兩條航線,其中起主要作用的南海航線,便以廣州、泉州為起點。 唐中期以後,由於北方戰亂頻仍、經濟重心南移,“海路”逐漸盛于“陸路”。開埠于唐代的泉州,因港深水暖、風力充沛,很快成為對外通商的重要口岸,元代已是“東方第一大港”。“雲山百越路,市井十洲人”的泉州,是外國商旅口中夜不歇市、光華璀璨的“光明之城”。 如今,漫步在這座“光明之城”的街頭巷尾,滿目皆是海上絲路的“活化石”。 “刺桐花開了多少個春天/東西塔對望究竟多少年/多少人走過了洛陽橋/多少船駛出了泉州灣⋯⋯”詩人餘光中筆下的洛陽橋,就是海上絲路遺跡的代表。歲月已逝,古橋猶在,遊人紛紛在北宋書法家、時任泉州知府蔡襄手書的碑刻前駐足,細讀這座橋的歷史。 洛陽橋建成於1059年,是中國現存最早的跨海梁式石橋。正是這座洛陽橋,將泉州港與福州乃至江浙、中原聯結在一起。 有橋,必有船。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開元寺館區內,陳列著鎮館之寶——泉州灣後渚港宋代海船。“瞧,方頭尖底、水密隔艙,這是典型的‘福船’,體現了古泉州高超的造船技藝,是當時世界上性能最優的遠航船隻之一,鄭和七下西洋的寶船船隊裡,最多的就是‘福船’!”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副館長林瀚介紹說,1974年,這艘沉船在泉州灣後渚港被發掘,艙內有2350多公斤未經脫水的香料、藥物。這是我國迄今出土的罕見的、一艘由海外返航的古代遠洋海船,對海上絲路的研究具有極高價值。 走出博物館,穿過煙火氣十足的水門巷竹街,一方刻著“泉州市舶司遺址”字樣的石碑映入眼簾。 市舶司的職責是“掌蕃貨、海舶、征榷、貿易之事”,是宋元時期政府設在泉州的行政機構。市舶司在泉州存在了386年,見證了泉州港當年的繁盛。 明清兩朝,長期海禁,海上貿易主導權逐漸落入西方冒險家和殖民者之手。鴉片戰爭後,中國海權喪失、家國蒙難,古老的海上絲路迅速衰頹,繁華落盡的泉州港惟餘蕭條⋯⋯ 1949年後,百廢俱興,泉州城重獲新生。但一個夢想,始終縈繞在泉州百姓心中——昔日“千帆競渡、萬商輻輳”的盛況,能否再現?2013年秋,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重大倡議,開啟了國際合作嶄新篇章! 在共建“一帶一路”的壯闊藍圖中,八閩大地被寄予厚望——2015年,福建承擔起“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的重大使命,泉州隨之明確了“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先行區”的城市定位。 一系列舉措迅即推出——《泉州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先行區發展規劃》《泉州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先行區行動方案》相繼發佈,建設海上絲路國際文化名城、海上絲路華僑特區、泉台共促海上絲路合作示範區,打造世界級海洋產業基地,推進海上絲路全方位交流與合作⋯⋯ 積極擁抱“一帶一路”的泉州,再次講起“光明之城”的動人故事。 今天,走上古泉州灣重要外港、始建于唐代開元年間的石湖碼頭,但見:色彩鮮豔的集裝箱、“力拔山兮”的龍門吊、來來往往的運輸車輛,奏響節奏明快的樂章。“今年2月,港區新投產了兩個10萬噸級的集裝箱碼頭泊位,開啟了大船大港時代!”石湖碼頭管理站管理員周浩興奮地介紹。 與海上絲路交相輝映,泉州還開行了20列中歐班列,開通了覆蓋10個“一帶一路”共建國家25個城市的航線航班,“一帶一路”立體互聯互通網正越織越密。 “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後,大量僑胞回泉創業,我們積極用好相關政策,鼓勵雙向投資,助力‘雙向奔赴’。目前,中心已經在23個國家設立了海外聯絡處,還通過跨境電商平臺,推動中小企業‘出海’。”東南亞採購集散中心招商負責人林育二介紹說。 步入位於泉州石獅市南洋路的東南亞採購集散中心,鱗次櫛比的產業館裡,晉江鞋靴、安溪茶葉、德化白瓷、泰國橡膠製品、菲律賓水果⋯⋯世界各地產品琳琅滿目。十年來,泉州市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投資項目約80個,投資總額近12億美元,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來泉設企88家,展現出日益強大的外向型經濟活力。 如今,在這座“光明之城”,無論你置身哪個角落,都能聽到海上絲路傳來的不息濤聲⋯⋯ 作者 陳雪 高建進 來源: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