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藝術工作者來說,如何讓作品從大地上生長出來、走入民眾生活,十分重要;經常往來兩岸的青年還多了一份責任,如何讓作品成為台灣民眾看大陸的一扇窗,同樣需要努力。」
近日在北京舉行的一場兩岸藝術交流活動上,華僑大學台灣教師張立本如此寄語台灣青年。
6月25日至27日,十餘位台灣青年藝術家受全國台聯邀請在北京參訪,舉行「2024藝欣向榮——兩岸青年藝術家作品展」,參觀中央美術學院、中國工藝美術館(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館)和中國美術館等地。張立本是活動組織者之一,他表示,台灣文藝界一直與大陸有切不斷的聯繫,如何延續這種傳統值得青年藝術家思考。
作品展上,就讀於暨南大學的台灣女孩陳立君帶來三件繪畫作品,分別聚焦挑夫、船工和布袋戲表演者等台灣基層群體。她向中新社記者介紹,其藝術創作風格深受台灣作家陳映真影響,「陳先生的小說和他創辦的《人間》雜誌,指引我去平視這個世界,關注普通人的生活」。在她眼中,藝術要為人服務,人本身是藝術創作最核心的源頭。
陳立君認為,藝術創作還應放寬視野,「需要走到、見到才能體味到」。她曾遊覽安徽黃山,看著山脈嶙峋陡峭,當下就明白了在台灣讀書時老師所授山水畫技法——皴法的由來,「祗有見過氣象恢宏的山川河流,才明白古人所繪非虛」。
在生活中尋找靈感之源,也是四川美術學院台生林矩的創作理念。「何其瀟灑!」在中國美術館觀看「如此漫長·如此濃郁——黃永玉新作展」時,林矩常常脫口而出。
「黃先生對色彩的運用非常大膽,畫風也多變,不僅展現傳統特色,還具有世界性。這與他豐富的生活閱歷有關。」觀察作品筆觸,林矩讀出了「時而隱忍克制,總是放飛自我」;畫中題跋不時冒出幽默金句,他品味出「老頑童」的獨特風趣。林矩表示,從視覺角度,西方藝術作品著重讓觀者賞心悅目,東方的美則是一種心靈的滋養,有沉澱有底蘊。
如何讓中華傳統藝術更好走向世界、煥發新生?林矩認為創作者應該深入生活,去經歷、去感受,在積累中發現美、創造美;對話也是重要的探索路徑,以兩岸青年藝術家的交流為例,他希望青年未來有更多機會一同寫生採風,感受大陸風格各異的地貌,「是在畫冊中臨摹不出來的味道」。
走進中國工藝美術館(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館)「花開敦煌——常沙娜從藝八十年藝術與設計展」,中國美術學院台生胡中一不禁感慨,離喜愛的藝術家更進一步。胡中一的研究方向為中國傳統服飾文化的現代化演繹,常沙娜所著《中國敦煌歷代服飾圖案》一書常常帶給她創作啟發。
「當一個人一生祗做一件事,是非常值得尊敬的。」北京服裝學院視覺傳達設計專業台生江宇捷說,常沙娜將一生獻給敦煌,她不僅臨摹壁畫,還學以致用,將敦煌元素融入個人創作中;她對歷代壁畫所用顏料的材質也有深入研究,是很了不起的事。
近年藻井、飛天、九色鹿等敦煌元素衍生出飾品、擺件等文創產品,江宇捷在學校也參與了相關設計,他認為,這是讓塵封的傳統文化重新走入民眾視野的好方式。(中新社)
Related Stories
2024-10-13
2024-10-13
2024-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