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屆海峽青年薈】海峽青年連心匯 台青分享登陸故事

【記者劉治強、陳子發福州報導】第十三屆海峽青年連心匯,6日下午在福州會展中心舉行閉幕典禮,共吸引兩岸青年1100餘人參加,其中650人為台灣青年,多位台灣青年在台上娓娓道來落地生根的故事,充分體現兩岸雖隔著海峽,但遠遠無法一刀切斷兩岸的根脈。

帶著爺爺的半紙族譜,林彥辰三兄妹不僅尋根,而且完成就讀北京大學的爺爺遺願。

大會由福州市委書記郭寧寧擔任主持人,並當場發佈福州市支持建設海峽青年發展型城市第二批舉措。與會的政府人員有,福建省委副書記、省長趙龍,中共中央台辦、國務院台辦副主任趙世通,全國青聯主席徐曉、福建省委副書記。
據主辦單位表示,本屆海峽青年連心匯以「青春共圓中國夢 連心同匯中華情」為主題,精心設置「探尋,兩岸的根脈」「沉浸,融合的四季」「奮進,共同的夢想」三個篇章,展示兩岸青年跨越海峽尋根溯源、探尋共同歷史文化,共建共享融閤家園及至發展的生動歷程。

媒體人翟翾完成爺爺尋根遺願。

台灣青年分享尋根河南以及向台兒莊戰役紀念館捐贈祖父留下的抗戰詩集和照片的故事,並與北京大學台胞兄弟交流尋根大陸的感受。北京大學台胞兄弟將「潤公林家族譜」仿真件捐贈給福建省檔案館。
活動中,兩岸青年共同演繹了跨界融合才藝節目《我們唱的那些歌》,巧妙融入《大田後生仔》《當》等深植兩岸青年記憶的流行金曲,更有青少年街舞國家隊成員宋皓銘、符雋熙的動感舞姿與機器人舞蹈表演精彩聯動,林啟得等兩岸知名表演者與青年方陣的熱血合唱點燃全場氛圍。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台籍青年攜家帶眷落地福州。

在連心匯的尾聲,兩岸青年代表們共同唱響主題曲《青春海峽》,引領兩岸青年同心同行,在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壯闊征程中挺膺擔當。
連心匯上,福州市出台支持建設海峽青年發展型城市的第二批舉措,共涵蓋十條含金量高、獲得感強的措施,持續優化創業、教育、交通、婚戀、文旅等服務配套,切實提升兩岸青年在福州生活的幸福感與歸屬感。
同時,為進一步匯聚城市力量,為兩岸青年提供更為廣闊的融合發展平台,來自福州、北京、重慶等17個城市的青聯代表共同上台宣讀《海峽青年發展型城市合作宣言(福州宣言)》,17個城市啟動海峽青年發展型城市共建合作,未來將共同在更高層次、更廣範圍、更大力度上推動兩岸青年互學互同心同行,為兩岸融合發展貢獻青春力量!

 福州發佈了支持建設「海峽青年發展型城市」第二批舉措包括鼓勵支持台灣青年來福州創業,對符合條件的在福州創業台青給予創業政策扶持;推出「海融榕」人工智能服務平台為台灣青年在榕學業、就業、創業、興業、樂業提供定制服務等10條具體舉措

人才招聘精準對接台籍青年116名

【記者劉治強、陳子發福州報導】每次海峽青年薈的重頭戲就是人才招聘,今年包含教育、電子金融、高新科技、鄉建鄉創等行業,共精準對接116名台籍青年。顯見每年舉辦的青年薈頗為成功,逐年招募更多的台籍青年來大陸發展。
人才招募活動由福州市人才發展集團主辦,為來福州參加海青薈集中活動的近千名兩岸青年人才提供崗位對接、政策咨詢、職業生涯規劃等服務,與重點企業、高校等單位開展精準對接。

連續多年舉辦兩岸青年海峽青年薈人才招募成果屢現。

本次活動採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彙集全省229家優質用人單位,提供涵蓋教育、醫療、電子、金融、新能源等重點產業的2123個優質崗位,其中高新技術領域崗位數量較往年顯著增加,普遍年薪12萬元以上。
現場,閩江學院、福州外語外貿學院、新福興玻璃工業集團等9家用人單位設展對接,帶來高校教師、高級工程師和企業高管等重點崗位,與兩岸青年面對面精準對接。
為提供全流程暖心服務,市人才集團在現場設立「好年華 聚福州」人才服務驛站,現場安排12名人才服務專員和職業規劃導師,提供惠台利民政策解讀、崗位精準匹配及人才職業測評等服務。

人才招募現場吸引200餘位台籍青年咨詢面談。

針對兩岸青年關注的住房保障、政策兌現、技能提升、求職招聘、創業扶持等問題,進行「一對一」解答疑解惑,提供持續跟蹤落地服務,減少兩岸青年來榕就業創業後顧之憂。
除了青年學子,現場來自台灣的陳會計師夫婦特意前來,提前為孩子瞭解福州的就業政策和職業環境,進行長遠規劃。同時,已在大陸高校任教8年的台灣教師劉老師也專程前來,希望借此機會在福州尋找新的發展機遇。
據統計,當日閩台青年人才精準對接活動線上線下共收到台青投遞簡歷230餘份,達成初步就業意向116人。
由於海峽青年薈實效落地,促進兩岸青年文化交流走深走實,助力兩岸青年攜手逐夢、融合發展,賡續血脈親情,真切感受到榕台人才融合發展的廣闊機遇與美好前景。

兩岸大學生領袖營 以創意傳承文化根脈

【記者劉治強、陳子發福州報導。】今年第九屆兩岸大學生領袖營「青芒躍動匯」分享展示活動,6曰在福州海峽青年交流營地舉行。

集優秀大學生於一堂的領袖營分組合照。

135名來自海峽兩岸的青年學子經過六天在廈門、泉州、福州等地的深度文化探索與交流後,匯聚一堂,通過8組充滿創意的展示,生動演繹「兩岸一家親」的深厚情誼,展現新時代青年攜手傳承中華文化、共擔民族未來的責任與決心。
風格不同的分組展示,有信俗與服飾之美,第一組《信俗共契:大陸下一站》和第二組《漁女風華·文化溯源》分別聚焦兩岸共同的民間信仰符號與源遠流長的漁女文化,揭示信仰孕育的生活智慧和一針一線中連接的血脈同源。

融合閩南文化的分組展示,深度的內涵表現出大學生們的細緻用心。

​也有藝術與科技的交融。第五組《光影對話:兩岸影視配音秀》用熟悉的影視台詞架起心靈橋樑;第四組《AI創變:我在大陸馴服AI實錄》則分享青年運用大陸AI工具創作詩歌的新鮮體驗,探索科技賦能文化傳承的無限可能。
兩岸大學生領袖營已陪伴兩岸青年走過九年,已成為福建省內規模最大、人數最多、高校覆蓋面最廣的兩岸大學生領袖交流活動,是促進兩岸青年心靈契合、深化文化認同的重要平台。

第九屆兩岸大學生領袖營自8月1日正式啟幕以來,共吸引135名兩岸青年學子參與,其中台灣學子95人,來自台灣大學、台灣師範大學等63所台灣高校;大陸學子40人,來自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復旦大學,西安交通大學等35所雙一流高校。

新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