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屆客家文化節啟幕 四海客裔石壁尋根

第三十一屆客家文化節16日在「客家祖地」福建省寧化縣石壁鎮舉行,海內外近90個客屬社團代表與社會各界人士近3800人齊聚一堂。
升祭旗、敬獻花籃、行上香禮、奠帛、奠酒、恭頌祭文……當日上午,祭祀大典在石壁客家公祠依古禮進行。石壁是客家民系孕育生成的重要搖籃,石壁客家公祠更是全球客家人的「總家廟」。本屆客家文化節以「振揚客家精神,賡續祖地榮光」為主題。
寧化縣近年來持續發揮客家祖地文化優勢,著力推動寧(化)台(灣)在產業、鄉村、文化等多領域的深度融合,掛牌成立閩台歷史文化研究院客家文化分院,客家祖地還獲評「海峽兩岸交流基地」。
台灣聯合大學客家研究學院退休教授劉煥雲指出,當前正是客家文化傳承與創新的關鍵時期,推動兩岸客家文化交流與融合,不僅具有文化意義,更是構建兩岸共同精神家園的重要路徑。
福建省客家研究聯誼會會長范美先表示,將持續推動族譜對接、民俗共展、學術交流與青年互動等項目,促進兩岸客家鄉親在共溯源流、共敘親緣中增進理解、凝聚共識。
自1995年起,寧化已連續舉辦31屆世界性客家文化節,吸引全球200多萬各界人士來石壁尋根謁祖、觀光交流。
本屆文化節適逢寧化建縣1300年。在客家祖地牌坊前廣場與半月池廣場,舞龍、延祥花燈、木活字印刷、劃旱船、夜迎親、河龍祁劇、採茶戲等富有客家特色的民俗展演輪番登場,生動展現了寧化深厚多元、獨具魅力的客家文化底蘊。(中新社)

新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