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夏天,蜿蜒在城南的涼水河火了。豐台區「點靚涼水河」行動首個示範段——石榴莊「榴香森林」正式亮相,「首秀」豐台區首屆水岸國際藝術節,4天就吸引了10萬人次打卡,被社交媒體上的網友稱為「我的夢中情河」。
千年涼水河生態覺醒
最近,家住豐台石榴莊的李赫多了個愛好——去涼水河上的舟橋看風景。橋下,60多米寬的河面流水潺潺,如銀色緞帶蜿蜒;而在水面下,水草順著水流輕擺,韻律感十足,特別解壓。岸邊,綠樹順著河道掩映而去,一眼望不到頭。「有時候能等到日落與河道同框,更是驚喜!」
一條涼水河,故事說不盡。

涼水河有著上千年的歷史,流經石景山、海澱、豐台、西城、大興、朝陽和經開區,在通州匯入北運河,全長約68公里。隋唐時期,涼水河曾是漕運河道;遼金時期,涼水河作為護城河,是金中都及皇城的守衛、水源和航運動脈;明清時期,涼水河流經皇家苑囿南苑,河畔的大紅門曾見證天子儀仗往來……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隨著北京城市建設的快速發展,大量污水直排入河,涼水河曾遭受嚴重污染,又髒又臭,被稱為「臭水河」。從1991年開始,涼水河經歷多次治理,打了「翻身仗」。2022年,豐台區啟動「點靚涼水河」行動,以涼水河生態廊道治理帶動周邊城市更新,惠及沿岸40萬居民。
站在南中軸涼水河橋上,橋下清水潺潺而過,大紅門服裝商貿城經過「城市更新」已成為南中軸國際文化科技園,矗立在藍天白雲下,見證著河兩岸的變遷。「以前這裡岸邊雜草叢生,只能『望水興歎』,如今岸邊不僅有親水平台,還有騎行道、濱水步道,我現在經常來這裡跑步。」一位在河邊跑步的居民說。

抬腳切換城市與郊野
傍晚下班回家,住在涼水河北岸世華水岸小區的何瑜,拉起準備好的露營車和娃兒,下樓出小區,過舟橋,來到涼水河南岸的露營區,帳篷一搭,吊床一掛,開啟了一場說走就走的「微度假」。
孩子爸爸陪著娃兒在無動力樂園繼續釋放她那無處安放的精力,何瑜躺在吊床上,搖搖晃晃地看著頭頂的樹冠和樹葉間灑下的陽光,在自然中享受靜謐。
幸福河湖,要「點靚」的不僅僅是一條河道,更是河道兩側居民的生活。涼水河「榴香森林」正式建成開放不足一個月,像何瑜這樣選擇來這裡「微度假」的人越來越多。

涼水河從西北向東南橫貫南城,沿岸多是建成區,居住小區密佈,休閒服務設施不足的問題突出。「榴香森林」的亮相彌補了其中很大的空白:遛娃,這裡有無動力樂園、兒童滑梯、林下蹦床;運動,這裡有滑板公園的U型池和波浪道,有足球、網球、乒乓球、羽毛球場地;喜歡文藝范兒的,這裡有林中劇場,依托原生樹林搭建的天然舞台可放映電影、表演戲劇;親水,這裡有龍舟、槳板、透明船,抬頭是藍天綠蔭,低頭是游魚水草……1.42公里、48.86公頃的河道兩側,為人們提供了豐富的休閒場景,讓人們抬腳就能完成城市向郊野的過渡,成為京城人身邊「全時段微度假目的地」。
自端午節正式開放以來,「榴香森林」備受市民喜愛,平時單日客流量在1萬人次左右,週末單日客流量有3萬人次左右。

串起水岸經濟新動脈
被「點靚」的涼水河,更是城市發展的「流量入口」,成為水岸經濟發展的「新引擎」。
夏日的傍晚,涼水河右安門段南岸,西鐵營萬達廣場東側,「涼風吉市」又進入到一天最熱鬧的時段。作為「點靚涼水河」的首發段,這片長約150米的綠地,成為二環路邊少有的戶外露營風格休閒主題街區。
別看地塊不大,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綠地西頭是由一個個星空帳篷組合起來的啤酒花園,精釀啤酒、特色燒烤應有盡有。中間,「He coffee」集裝箱店舖裡,水果特調咖啡吸引了不少年輕人打卡。東側,自然運動探索樂園裡,孩子們正在無動力網繩區爬上爬下。別看這個「樂園」只有1800多平方米,可已經吸引了周邊500多個孩子「常駐」。
從右安門段的「試驗」到石榴莊段的實踐,一條涼水河,串起了南城水岸經濟新動脈。不久前,涼水河石榴莊段的開放伴隨著豐台首屆水岸國際藝術節啟幕。滑板主題活動、涼水河杯龍舟賽、槳板體驗、涼水森林市集、落日音樂會、龍舟夜遊、林間小劇場……沒有進行大規模宣傳推廣,涼水河就吸引了10萬人端午游。
水岸國際藝術節後,涼水河熱度依舊不減。「端午節期間,龍舟、槳板等水上娛樂項目的流水就有5萬元人民幣,園區的水杉森林水上項目也很受市民歡迎,現在每天能有50多人選擇坐透明船暢遊林間水系。」「靚水河畔水上中心」負責人趙龍宇對選擇落地涼水河充滿信心 。(孫穎/文 劉平 鄧偉/攝)
新發地美食節上各地水果打擂
發佈新發地好生活道地農產品鮮時日曆、舉辦「新發地杯」鄉村振興電商技能大賽……日前,第三屆新發地美食節開啟,持續舉辦三個週末。
早上9點,新發地全國名特優農產品展銷大廳內瓜果飄香,來自10餘個省市的70多種道地時令水果匯聚,西瓜、番茄、香瓜、大桃等應有盡有,光葡萄就有十多個品種。
「第一次參加新發地美食節,希望通過美食節將我們遵化的老蚧黃瓜帶給北京的消費者。」商戶李建兵邊切黃瓜邊請人品嚐。別看這種黃瓜顯得粗大,黃瓜刺都成了小疙瘩,但口感脆嫩,據說有1500多年的栽培歷史,是當地農家種植的傳統品種,2000年前後才大面積種植。
「切瓜了!」西瓜經銷商戶蔣林動作麻利地切著西瓜讓大家品嚐,她帶來的是來自寧夏的硒砂瓜和來自天津的麒麟瓜。現場還舉行了「吃瓜大賽」,8名選手一人一大塊硒砂瓜,在汁水飛濺中享受夏日甘甜。
當天,新發地好生活道地農產品鮮時日曆發佈,廣州增城、茂名高州的荔枝,北京平谷的大桃,無錫的水蜜桃,四川茂縣的李子,新疆的吊干杏,寧夏的硒砂瓜,陝西的大荔冬棗以及趙縣的雪花梨、會理的石榴……鮮時日曆以節氣為時間線,精準導航當季鮮品,跟著日曆就能選到時令好貨。(孫穎/文 劉平/攝)
南苑濕地公園邀您體驗「露營+美食」
2025北京國際美食薈·露營美食節近日在南苑森林濕地公園開幕。50多家知名餐飲、露營、體育、文創品牌大集結,美食的誘人香氣搭配露營的悠然愜意,為市民遊客帶來一場別開生面的「露營+美食」沉浸式體驗。
走進南苑森林濕地公園,露營美食市集的顯眼招牌吸引著遊人的目光。在一長串看不到盡頭的攤位上,海底撈、管氏翅吧等知名餐飲品牌和馬凱餐廳、同春園、全聚德等北京老字號帶來經典美食,四川飯店、帕米爾食府等地域特色餐廳帶來招牌美食,還有壹爐烘焙、LUCCAGELATO冰激凌、麻辣鴨貨等品類繁多的小吃。

除了「好吃」,市集還十分「好玩」。美食節現場還有文創展位,匯聚各種特色手作、藝術周邊等精緻好物,露營裝備品牌迪卡儂、駱駝戶外裝備現場展示各自的特色產品。
近兩年,露營成為深受北京市民喜愛的休閒生活方式之一,露營經濟顯示出廣闊的發展潛力。大眾點評數據顯示,北京目前共有露營相關生活服務業商戶861家。露營與餐飲深度綁定,燒烤、咖啡、火鍋、烘焙等品類需求旺盛。
美食節既有正餐,也有咖啡、早午餐和下午茶。市民可在公園綠地上支起帳篷露營野餐,同時品味京城各類美味佳餚。
(楊天悅/文 劉平/攝)
小城會客廳正式啟用
佟麟閣等抗戰將領後輩觀展宛平城
「宛平博物館之城」近日上新,位於宛平城西門內的小城會客廳正式啟用,首展——「烽火盧溝 硬氣鑄魂」豐台抗戰專題展開展。佟麟閣、張自忠、馮治安等十餘位抗戰將領後輩代表見證展覽開展。
盛夏的宛平城,人頭攢動,青磚灰瓦在灼灼烈日下肅穆深沉。從西門入城,路南側第一幢房屋就是新打造的小城會客廳。推門而入,「烽火盧溝 硬氣鑄魂」豐台抗戰專題展正在這裡展出。
泛黃的《血戰盧溝橋》《盧溝橋大事件》等戰時出版物,訴說著民族危亡的歷史;「1937年7月21日平津國立院校教職員聯合會關於盧溝橋事件捐款辦法函」,字裡行間是知識分子的赤誠之心;一個木質梳妝盒,是1945年日本投降後,「華北交通株式會社長辛店鐵路工廠」的日僑倉皇遣返時遺落的……從烽煙驟起到共禦外侮,從眾志成城到抗戰印記、豐碑不朽,44張珍貴圖片和11組實物展品,再現了豐台軍民同仇敵愾、浴血奮戰的抗戰歷史。

十餘位抗戰將領後輩代表來到現場。佟麟閣將軍之孫佟曉冬向展覽捐贈了一把按原樣複製的二十九軍大刀隊使用的大刀;張自忠外孫車晴、馮治安之孫馮強一同捐贈了「1937年7月9日馮治安、張自忠、秦德純三將軍上報國民政府盧溝橋事態」電文複製件。
「盧溝橋是全民族抗戰爆發地,我的爺爺佟麟閣就是在盧溝橋事變中壯烈犧牲的,那天看到豐台抗戰專題展正在布展,我表示要捐贈二十九軍大刀複製件,還聯繫了其他抗戰將領後人一起捐贈,就是希望豐富這個展覽,讓更多遊客更加真切地感受抗戰歲月、銘記歷史!」佟曉冬說。
「我拍了很多照片,城牆上炮彈轟炸的痕跡、二十九軍大刀隊的大刀、遺留下來的梳妝盒……都讓我感受到歷史的厚重。」特意來到宛平城參觀的何先生感慨道,「這些痕跡都是那段抗戰歷史的無聲見證,不僅是對過去苦難的銘記,更是對先輩們不屈精神的致敬。」(孫穎 袁陽/文 豐融/攝)
良鄉車站施工挖出「長辛店」舊磚
日前,在北京市郊鐵路項目良鄉車站施工現場,一工人在探溝時偶然發現一塊刻有字母的舊磚,相關人員將其寄送給了中國鐵道博物館。中國鐵道博物館文物部工作人員初步判斷,挖出的舊磚可能為京漢鐵路曾用磚,具有一定的收藏價值。
一天中午,北京房山良鄉車站施工現場的工人在探溝時挖出一塊舊磚,上面兩行字母清晰可辨。

中鐵二十二局市郊鐵路項目安全質量監督部部員、負責良鄉車站站改安全防護工作的馮瑞翔拍攝舊磚照片上傳至DeepSeek,讓人工智能分析這塊磚的來歷。 DeepSeek給出了不少線索,馮瑞翔結合這些資料推測分析,上部的「PIERRE ENGELS」疑似人名,下部的「TCHAN-SIN-TIEN」 為威妥瑪拼音拼寫,對應長辛店的早期譯法,該磚可能是百年前京漢鐵路上的工程用磚。
隨後,馮瑞翔聯繫了中國鐵道博物館,按要求將磚塊郵寄了過去。當博物館工作人員看到這塊保存完好的舊磚時,對馮瑞翔的細心與責任感豎起大拇指,對這塊磚的判定也與馮瑞翔基本一致。
長辛店站是京漢鐵路首批車站,始建於1898年,義和團運動後,法國方面曾參與站房的修葺。後來長辛店站又經過多次改建。
中國鐵道博物館文物部工作人員楊女士表示:「磚上部的『PIERRE ENGELS』為 制 作 人 的 名字,『TCHAN-SIN-TIEN』為長辛店譯名。但目前還有一些問題有待考證,比如磚上的字母比長辛店的拼音多了一個『T』,以及這塊磚為什麼會從長辛店去了房山。」至於為什麼磚上有人名,楊女士認為,可能是外國人做磚的習慣。(鬍子傲 董勇聖)
電子產品先體驗後消費
最大京東MALL大紅門迎客
大陸最大、北京首家京東MALL近日在豐台大紅門商圈正式開業,昔日的批發市場低效樓宇蝶變升級為一站式科技文化潮流商業綜合體。
洗衣機好不好用,先帶著衣服去體驗一把洗護效果;電烤箱方不方便,先烤個麵包練練手;幾萬元一套的電競裝備,現場組隊開玩試試手感如何……過去消費者購買家電數碼產品前只能在網上看參數、看測評,如今可以先體驗後消費了。

和傳統的家電家居、3C數碼賣場不同,這座7.8萬平方米的「潮購空間」裡設置了不少沉浸式場景體驗區。在美食烘焙體驗區,操作台上烘烤工具齊全,消費者可免費使用最新款的網紅電器親自烘焙DIY。在「衣物護理實驗室」,市民可免費體驗高端洗衣、皮具養護等服務。工作人員透露,這裡未來還將落地《甄嬛傳》主題嘉年華、職業電競戰隊水友賽及北京高校電競聯盟比賽。
除了在「買買買」之前充分開展沉浸式體驗,這裡還能滿足市民文化休閒、親子遛娃的「剛需」。能隨時坐下來與之對弈一把的象棋機器人、科技感和趣味十足的機器狗……各類科技類、益智類玩具吸引眾多消費者。
將百年中軸線文明與現代潮流科技生活相融合,也是這座新消費商業體的一大特色。國家級非遺京繡傳承人親自操刀設計、以天壇祈年殿為靈感的家電體驗廳,寫著鐵瓷、范兒、倍兒棒等北京話的背景牆……走進商場內,北京元素處處可見。(孫奇茹)
豐台雙創賽事邀學子創未來
豐台·學子回家——「豐翼創未來」大學生創新創業爭霸賽選拔賽日前啟動。作為豐台區首次舉辦的大型大學生雙創賽事,大賽佈局七大賽道,吸引了來自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康奈爾大學、普林斯頓大學、南加州大學等國內外名校的195個大學生創業項目參賽,為「學子回家」開起「直通車」。
「請開始你的路演!」麗澤金融商務區分賽場,計時器開始跳動,金融+科技賽道的選手將參賽項目娓娓道來:「我們帶來的AI技術主要應用在小微企業初創時期的風險防控……」6分鐘路演加上6分鐘答辯,對於參賽大學生來說,既是一場比賽,更是一場學習。
北京大學數學科學學院在讀博士生段欽說:「答辯環節,專家直接點出我們項目商業化落地的可行性和盲區,讓我們跳出實驗室思維,更好地思考市場需求。」
「豐翼創未來」大學生創新創業爭霸賽設置七大賽道——在玉泉營紀家廟雙創產業園設置航空航天賽道,天壇智能醫工產業園設置智慧醫療賽道,豐台科技園區設置軌道交通賽道,南中軸地區設置商務服務賽道,麗澤金融商務區設置金融+科技賽道,王佐先進技術成果轉化產業園設置綠色經濟賽道,首科創融設置海外人才專屬賽道,精準對接豐台區主導產業。
賽事專屬服務「創業研習營」同步啟動,帶領大學生從競技賽場到產業園區,推動項目與產業鏈深度融合,形成創新成果向產業價值轉化的閉環。
據介紹,賽事選拔的創新種子,有望被培育為服務豐台產業發展的新生力量,將高校「最強大腦」轉化為驅動區域高質量發展的「最強引擎」,讓更多青春創意在豐台開花結果。(孫穎/文 豐融/攝)
豐台迎首家永輝版「胖東來」
完成調改的永輝超市千禧街店日前重新開業,這是豐台區首家學習胖東來模式的超市門店,吸引眾多居民前來打卡。改造後的超市一改傳統大賣場的形象,為六里橋一刻鐘便民生活圈注入新活力。
一大早,永輝超市千禧街店外就排起長隊。調改後的門店主通道擴寬到3米,貨架高度統一降至1.6米,收銀機台增加到24台。貨架上的商品結構也實現了全面調整,傳統賣場的不少商品被下架。工作人員介紹,調改後食用百貨類新增商品占比達47.1%,進口商品占比近20%,現制現售商品比例放大至20%左右。
在生鮮區,超市以農場直供和各地時令相結合的方式,給顧客提供更多選擇。水果區不僅品類更加豐富,還新增了鮮搾果汁、鮮切水果、椰奶凍等產品。鮮切水果接受「鮮度管理」——超過4小時打八折、超過6小時打六折、超過8小時下架,顧客可以通過商品標籤查看上架時間和相應的折扣。「買果切最擔心的就是新鮮度,有了這個標籤更放心了。」正在給孩子挑選果切的寶媽說。
明檔現制的熟食烘焙區,給超市增添了濃濃的煙火氣。胖東來同款的香辣牛肉條、小甜腸、東北鍋包肉、韓式炸雞等網紅單品琳琅滿目,時令美食小龍蝦也擺上了貨架,吸引居民們排隊挑選。
行走在賣場中,能夠發現許多貼心的小細節:榴蓮「山」旁放著防刺手套,凍品區放著防凍手套,西瓜區域提供現場鮮切服務,鮮切水果有上架時間,水產區有打氧清洗、殺魚等服務,肉禽區有免費切絲絞肉等服務,定向種植區產品二維碼可以看到種植信息……
「胖改」後效果怎麼樣?永輝超市相關負責人介紹,其全國調改店銷售業績表現亮眼,客流量同比提升超50%,總銷售額同比增長85%。(馬婧 孫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