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數 : 648 中國之最》》中國現存最完整的明代石築古城 位置》》泉州市惠安縣崇武半島最東端 特點》》中國現存沿海獨特的防禦性所城範例,是中國軍事史、建築史、藝術史的珍貴例證,反映了明代為“防倭寇、興經濟、略海防”,在中國東南沿海建立軍事要塞與當地居民互相融合的發展歷史。 在海濱小城惠安縣崇武鎮,藏著一座巍峨雄渾的石築古城——崇武古城。古城依山海之勢而建,攻守兼備,古城牆、窩鋪、月城、城門樓、煙墩、中軍台、演武場以及古城內獨具特色的道路系統,構成了古代完整的沿海軍事戰略防禦體系,融防、守、住為一體,具有極強的軍事防禦功能,是迄今中國現存最完整的一座明代丁字形石築古城。 惠安縣海防史研究會副會長陳建民介紹,崇武古稱小兜,981年(宋太平興國六年)惠安置縣時,設崇武鄉守節裡,宋初置巡檢寨的軍事機構,元初改為巡檢司,明初又在此設守禦崇武千戶所,圍繞城牆建立所城。崇武之名,乃崇尚武備之意。 明初,中國東南沿海一帶常受倭寇侵犯。明太祖朱元璋為防禦倭寇,安定民心,南起廣東崖海、北至山東蓬萊,共修建了60多座衛城和所城,組成了一道與北疆長城相互呼應的東南沿海防線。 古城南門 1387年(明洪武二十年),朱元璋派江夏侯周德興到東南沿海“經略海碁置衛所以備防禦”。崇武因地處海防要衝,得南控北扼、內外照應的據險制要之勢,歷來乃兵家必爭之地,遂開始建城,隸屬福建司永甯衛的一個千戶所。當時在惠安,與崇武城同時建造的還有獺窟城、小岞城、黃崎城、峰尾城。 城牆由花崗岩砌築而成 崇武城採用當地特產花崗岩石砌築,城外牆用長方形條石作橫直“T”字砌築,城內跑馬道擋牆用亂塊石或卵石花砌,中間夯以五花土。全城平面略呈梯形,總面積373756平方米。城周長2567米,城基寬4米,含女牆高7米。四方設門,上建門樓。東、北、西三面有月城,四周上設烽火臺五座。 崇武古城巍然屹立 崇武城建後至今六百多年,屢經修葺,至今巍然屹立。明永樂、嘉靖、萬曆年間,清康熙、道光年間,先後有過5次較大的修繕工程,重建城樓和修復城牆。而古城軍民憑藉天然的屏障和牢固的石城,歷經血與火的洗禮,用生命譜寫出可歌可泣的戰鬥詩篇。 城牆上有跑馬道 1394年(明洪武二十七年),倭寇從海上突襲崇武,上岸後燒殺搶掠,百姓結對奔逃。守城千戶張榮率軍出戰,因寡不敵眾戰死沙場。看到主帥犧牲,張榮部下將士同仇敵愾更加奮勇殺敵,最終擊退敵寇。從此泉州灣一帶海面平靜百餘年,民間航運業再度興起。 1560年(明嘉靖三十九年),倭寇再度大規模來犯,賊兵趁煙霧迷蒙、氣候惡劣架梯登城,潛伏巷陌,後裡應外合,城被攻陷。倭寇踞城40天餘,燒掠至慘。千戶錢儲父子、百戶王鐵英勇率眾抵抗而壯烈犧牲,後人為紀念他們建崇報祠、無祀宮奉祀。 北城門上“鎖鎮海邦”相傳為抗倭名將戚繼光所書 明嘉靖、隆慶年間,抗倭名將戚繼光誓師崇武,於城內蓮花山置中軍台,加強操練哨守,城防進一步加強,從此海上始告升平。如今尚存於古城北城門的橫眉石刻“鎖鎮海邦”四字傳為戚繼光所書。明末清初,鄭成功從起兵抗清到收復臺灣,直至清朝兩岸統一近40年間,一直派重兵控制崇武海域。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侵略者著力打通臺灣海峽航道,侵略東南亞,多次轟炸和炮擊崇武,並登陸侵佔崇武,燒毀滿港漁船,搶殺民眾,破壞摧毀航運設施。崇武城南門外城牆至今仍留有1938年日寇侵略崇武的“炮擊處”,是日本侵略者罪行的歷史見證。 20世紀80年代開始,國家多次撥款全面修復部分倒塌的崇武古城牆。古城重新煥發光彩,並于1988年成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惠安縣博物館館長郭曉兵介紹,在造城藝術上,不同于西安、平遙、江陵等古城,崇武古城全部由花崗岩石條砌築,不僅城牆如此,古城內部街巷及城內民居大部分也均由石條砌築,結構、材料和施工工藝代表了當時當地的建築成就,整個古城的營造是古代建築技術與藝術融合的典範。 作為明代中國東南沿海具有軍事防禦功能群體村鎮的典型實例,崇武城牆以及古城內部防禦體系形成的“崇武所城”,構成了獨特的歷史人文環境。富有地方特色的古代城防工程,以其氣勢雄偉、保存完整的格局,為我們瞭解明代東南沿海海防文化內涵提供了豐富的資訊,也是中國軍事建築學研究的一份珍貴遺產。 作者 許文龍 文/圖(除署名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