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泉州德化縣赤水鎮南部偏西,有座獅仔山,山下的永嘉村有支大名鼎鼎的舞獅隊,歷史可追溯至明代;獅仔山上有古哨所、古戰壕用於抗倭拒匪。如今,獅仔山下的村民們正用勤勞的雙手,繪製山清水秀的美麗鄉村。
在永嘉村,獅仔山如同一頭臥獅守護村莊。獅子山下,有一支舞獅隊搶足了鏡頭。
在德化,舞獅活動在明清時期已很盛行,永嘉村的舞獅隊則可追溯至明萬曆十二年(1584年)。當時,嵩山北少林弟子許廷雲受聘為永嘉寨武師,“晝練北拳,夜伴獅舞;遇敵擊之,逢節娛耳”,許廷雲成了永嘉舞獅的宗師。
清順治年間,莆田釋威到永嘉寨任教,將許廷雲的自由“獅舞”套路融入各種徒手武術招式及器械訓獅招式,創建“嘉龍南獅隊”,被贊為“威獅鎮寨,錦水無災”。釋威的得意弟子許暹,在戴雲山采藥時,偶得白鶴鼻祖方七娘真傳,遂將南拳與白鶴拳組合,自創“嵩鶴拳”,將拳套融入戲獅娛樂之中。
1908年至1948年,出生於赤水鎮,自幼得白鶴拳真傳的潘孝德在永嘉寨、珊寶堂、英顯宮設立“臨時武館”。其不但潛心授藝,還將舊傳拳套加以改進,對南獅的訓法加以更新,使得白鶴拳術發揚光大,舞獅技藝更加精湛。在此期間,永嘉村、福全村兩隊舞獅隊合併為一,稱為“永福獅隊”。永福舞獅隊迎接外來過境獅隊的傳統演練過程有五個關卡,包括“迎獅”“接禮”“文會”“演技”“武比”,每個關卡都極具趣味和傳統特色。
如今,永嘉村會在固定的節日舉辦民俗文化活動舞獅表演。如春節時的舞獅表演,是為祈盼來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村民們舉著分別繡著龍、虎圖案的仿古鋸齒邊彩旗打頭陣,蜿蜒行進在鄉間田野裡,隊伍後面緊跟著舞獅、三通鼓、南音、大鈸等多支民間文藝表演隊伍,現場人山人海,鑼鼓喧天。
在獅仔山下,有一座曾用於練武、舞獅、抗倭拒匪的古寨——永嘉寨,該寨距今已有1063年歷史。據永嘉許氏族譜(清乾隆版)記載,永嘉寨原來叫洪家堡,建於955年,明代改稱永嘉寨。永嘉史稱“四大血戰”的抗倭戰役就源於此寨。
永嘉村的舞獅隊
永嘉寨石砌而成,規模宏大,建築面積3390平方米,系德化縣西部較大保存較完好的寨堡。寨東、北群城門各一座。東門為正門,北門外有古井一口,深100多米,為寨內居民飲用的水源。原寨中坐西向東覆蓋屋宇,寨四角安置土火炮四門,後被毀沒。南面寨牆有石階可上,可供守寨鄉勇觀察敵情和在城牆四周行走。
除了大名鼎鼎的永嘉寨,如今獅仔山的山頂還留存有古哨所和古戰壕。明萬曆十年(1582年),永嘉村許姓開基祖許時齋在雙髻山尖、南山岐尖、獅仔山尖、虎頭山尖、吊尾圻山尖置五個觀察哨,“倭匪逼境,以火為號,鄉勇擊之”。明萬曆十二年(1584年)年末,倭寇虐侵赤水,觀察哨點火報警,途經永嘉的嵩山北少林弟子許廷雲力助許氏族人血戰倭寇於扳洋格外,打退倭寇。
永嘉村是赤水鎮集西南部的歷史文化中心村,村中自然是古韻十足。村裡有唐朝的永嘉寨、宋朝的喜捐碑和孝僧樹、明朝的旗杆夾和古拱橋、清朝的勳德碑和廉官樹……
走進永嘉村,始建于明萬曆十年(1582年)的雲龍橋初建時由兩根長21米的方木架設而成,後改建為屋廊式橋亭,由36根木柱及56根橫樑組成。橋長25米、寬3.5米、高3.5米,為木瓦結構,屋頂為歇山式,蓋黑色瓦片,兩邊有風雨披。屋廊兩旁置長椅,供過往行人歇息。
雲龍橋亭上還有座雲龍宮,是閩南較為少見的以橋亭為依託建架的古式建築,廟內奉祀明代洪武年間保存至今的渡海觀音菩薩,廟宇內畫有山水、花草、鳥獸及許多歷史人物。
村中的珊寶堂則建于明萬曆八年(1580年)。珊寶堂占地面積1650平方米,整座建築雕樑畫棟、風格獨特,屋頂兩端上翹呈鳳尾式。目前,左側門外設置了籃球場和老人活動場所,供村民們運動休閒。
年平均氣溫17℃,森林覆蓋率達90%,全村有水田1200畝、反季節蔬菜基地85畝,山地種植生態油茶1010畝……如今,獅仔山下的村民們正用勤勞的雙手,繪製一幅水清山美的山水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