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24日,在中國大運河原點城市江蘇揚州,2023世界運河城市論壇啟幕。以大運河為「通用語言」,世界運河城市、高校與研究機構、運河組織管理者,運河文化研究者、愛好者等人士倡議,促進文明包容共存、交流互鑒,踐行低碳生活、可持續發展。
有2500餘年曆史的中國大運河,蜿蜒數千公里,縱貫中華南北,是人類文明史上開鑿最早、規模最大、線路最長的人工河流。如今,世界上的500多條運河分佈在50多個國家和地區。它們載運船隻,滋養沿岸民眾,孕育地域文化,更作為「世界語言」溝通中外、連接全球。
全國政協副主席、九三學社中央常務副主席邵鴻表示,自古以來,運河就是人類文明、文化交流的重要橋樑。未來要堅持文明平等互鑒、對話包容,落實全球文明倡議,倡導弘揚全人類共同價值,推動文明傳承和創新。
江蘇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信長星表示,「世界運河的發展史告訴我們,只有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閡、以文明互鑒超越文明衝突、以文明包容超越文明優越,人類文明才有更加美好的未來。」
構建世界運河文化交流共同體、保護傳承利用運河文化遺產,倡導綠色低碳生活、踐行可持續發展路線,成為與會者共同關注的話題。
巴拿馬運河事務部部長阿里斯蒂德斯·羅約·桑切斯在視頻致辭中表示,巴拿馬運河是該國對外聯通的橋樑、全球貿易的生命線。後人在追求文明進步、保護城市遺產方面,必須達到平衡。低碳發展不僅是一句時髦的口號,更是緊迫的呼籲。全人類必須集體發力,實現可持續發展。
世界運河歷史文化城市合作組織(WCCO)名譽主席、愛爾蘭前總理布賴恩·考恩向大會發來視頻致辭。他認為,未來,減少「碳足跡」對保護運河和生態環境至關重要。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可持續發展目標影響力指導委員會委員馬蔚華表示,氣候變化造成的影響正日益嚴峻,氣候問題事關人類前途命運,節能減碳是複雜的系統工程。運河治理,需要藉助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賦能。堅持綠色低碳發展,才能讓運河千古暢流。
Related Stories
2024-09-16
2024-09-16
2024-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