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數 : 63,870
在泉州這座寫滿海洋記憶的港口城市中,泉港的塗坑港市遺址是泉州保存最完好的港市遺址,填補了泉州“海絲”港市遺址的空白。
曾經,這裡由於發展海運,形成了“一港兩街一碼頭”的格局,即以嶼仔壁港為主要港口,祠堂口、施布口為兩條主街道,“廈門口市”碼頭為主要貨物聚散地的規模龐大的港市(指在與海外進行經濟貿易往來時,因這個港口而形成市場、聚落,港市既是起點,又是終點)。
如今,這裡已只剩下斑駁遺跡——古港、古街、古厝、古碼頭、古店面、古井等,但透過它們,仍可見往昔商船雲集、商鋪林立的繁華⋯⋯
“州南有海浩無窮,每歲造舟通異域”。北宋詩人謝履(泉港塗嶺人)的名句,描述了宋時泉州及惠北(泉港的古稱)百姓以刺桐港為核心,廣造舟楫,開拓海上航路與海外通商的盛況。
塗坑,俗稱“土坑”,這裡有著得天獨厚的海洋發展基礎,即依託肖厝港“水深港闊”的自然優勢和峰尾港天然避風的特點。專家調研發現,早在唐、五代,塗坑就有人聚集居住,參與海洋貿易,並在村中建造祭拜神廟。清嘉慶版《惠安縣誌》載:“大蚶廟在添奇鋪海濱,昔海濤洶湧,有物輪困高大,乘潮而至,鄉人異之,為立廟。海商祈風亦能分帆南北,五代、南唐封光濟王。”
明清時期,這裡的海洋文化延續達到了頂峰。明朝1404年間,素有海商傳統的莆田劉宗孔家族遷居塗坑村,促進明清時期該村的“海貿”發展,迄今已有600餘年歷史。隨著劉氏家族人丁的不斷繁衍壯大,塗坑村的“海貿”得到前所未有的發展,並形成了三支海商船隊。商船主要停靠在塗坑灣的峰尾、沙格兩澳,位於塗坑東南方向的嶼仔壁港也因此成為塗坑村的主要海港,其沿海大通道邊,四面環水,為劉氏族人停靠船舶的主要海港,出港為湄洲灣,出灣即臺灣海峽。“海商祈風亦能分帆南北”,沿南線可達泉州、廈門、廣東和東南亞各港口,北線通寧波、上海、青島和日本、朝鮮等港口。
出磚入石、雕樑畫棟、飛簷翹角⋯⋯施布口街、祠堂口街兩條古街綿延數百米。當年的塗坑劉氏後人在此經商,開當鋪,賣金銀、米、布,成為一方最為繁華之所。街上曾經有八大當鋪,代表性店鋪為宜興當鋪,也稱“順裕海商大厝”,由塗坑十二世祖劉端山第四子劉建布所建。該宅為兩座龐大的古民居,二進五開間雙護厝、進士府,二進三開間和後大樓(四間張)。
船出海時須備淡水,因商船多,打水人也多,井深口闊,並鑿三孔,故名“三孔井”。
在古街一隅,有“廈門口市”碼頭的遺址。塗坑村原來有一“下門口”碼頭,後來,閩南廈門港逐漸繁榮,塗坑船隊與廈門港的貿易逐漸頻繁,加上“下門”與“廈門”方言諧音,後改稱為“廈門口市”,即水陸貨物轉運、集散的地方。
塗坑港市遺址最吸引人的,便是那一座座古建築,包括民居、祠堂、宮廟、書院、戲臺、亭閣、古井、古墓、魚池拱橋等。它們絕大部分是清代建築。原有40多座,現保存比較完整的有27座。
其中有座古建築值得一提,那便是當地很有名的“百萬大厝”,也就是劉百萬的故居。“劉百萬”本名劉端弘,是清代中期土坑最大的海商。當時他有一支由20艘大船組成的遠洋貿易船隊。船隊隨著海洋季風,春夏交際時北上,近的到達江浙、遼東一帶,遠的去到朝鮮、日本;夏秋交際時,船隊就下南洋與菲律賓、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國貿易。
這是座古香古色、規模宏大的明清大厝。其坐西北朝東南,三進五開間外加雙護厝,石木結構,硬山式屋頂,共有100個門、99個窗、11個天井、42間房,連同磚埕及圍牆,占地面積達1739平方米,規模宏偉,氣勢恢巨集。其建築局部木雕、泥雕、石雕、磚灰雕等工藝精湛,門埕寬闊大氣,內設14對旗杆夾石,所以“百萬大厝”也叫“旗杆厝”。古厝大門門側、屋脊上,大大小小的石獅子或蹲,或立,或倒臥,形態各異;鐫刻精緻花紋的石柱、石鼓和石花架等石具隨處可見;古厝內,放置著古代陶瓷大缸、銅鑄小盆和木質坐墊,獨具特色。
此外,位於古街中的一幢古大厝,稱為“肇元進士第”,是劉百萬孫系輩劉肇元中進士後修建的宅第,建於清中期,2005年重修,二進五開間,牆體為出磚入石構造,硬山雙坡屋頂,由門廳、天井和大廳組成,廳堂寬敞明亮,細部裝飾精細,尤其是大門鑲嵌有“門當”“戶對”,是塗坑現存27座古大厝中唯一鑲嵌有“門當”“戶對”較為完整的古大厝。
在這裡不得不提到兩個人物。一個是劉百萬,另一個是劉端瑜(劉百萬的堂親),兩人都是乾隆時期的當地一方巨賈。劉端弘創辦了南文武館“選青齋”,劉端瑜創辦了北文武館“淩雲齋”,兩人攜手資助、激勵族人學文習武,光宗耀祖,學文者免費,學武者日供一粒雞蛋,形成濃厚的崇文重教風氣。
此外,他們在惠安縣城設置房產“復興館”,為學子提供住宿便利,給後人留下了“三畝書田”的歷史佳話。此後,這裡人才輩出,代代有人入朝為官,門庭顯耀。據清代譜牒記載,中進士者13人,晉升仕人者70餘人。延至近代,族人劉血本回鄉辦學,在選青齋辦小學及附中,在淩雲齋辦農業中專。
在劉氏家廟,可以最直觀地感受到重視教育的風氣。這裡牌匾滿堂,有“燕翼貽謀”“高廊增輝”“敬其可尊”“愛其所親”“進士”“提督”“克繩祖武”“兩世三忠”等。大廳內一對保存下來的楹聯,“自三元輔而度憲邦伯文宗曆世光勳昭日月,從四尚書及國學忠臣孝子累朝威望壯山河”,充分體現後人對祖先功勳倍感榮耀和自豪。
這裡流傳的家規是當地先祖治家教子的名言警句。康熙十三年即1674年,《塗坑劉氏家規家訓》修成,距今已有340餘年,當地人將其進行編譯成冊,整理歸納為理家興族、尊師重教、孝親敬老、戒貪戒奢、提高修養、人際睦善、禮制習俗等7個方面內容。如“肅閨門”“幹外戚”“戒下流”“端蒙教”,講述如何管理好親屬,堅守道德底線,形成良好家風。
祖祠中最為顯赫的是一塊石刻的聖旨碑。碑由輝綠岩所制,高約1米,寬厚12釐米,兩側雕“雙龍朝珠”圖案,龍鱗龍鬚栩栩如生,中間是隸書“聖旨”二字。相傳劉開泰三叔侄同榜中進士時,咸豐皇帝獲悉其侄希顏之母連氏18歲便守寡,含辛茹苦培育兒子成才,大為感動,誥封她為“太安人”並賜立牌坊。此聖旨碑便鑲嵌於牌坊之上,後移至祖祠中。這是泉港目前較為少見的石“聖旨”牌之一。
塗坑這棵高達二十多米的木棉樹已有兩百多年的歷史,木棉樹又稱英雄樹,葉落時花滿樹,花謝時葉滿枝。據說是作為“南文武館”學子的劉肇元中進士時,皇帝御賜的樹苗,帶回家鄉種植的。
劉氏家廟背後,是頗具特色的一座精緻小樓。始建於清乾隆年間,最初是作為迎賓樓之用,後來成為女子學堂,大家閨秀在這裡學繡花、讀書、頌經典。因為繡花樓後來的功能轉變為女子學堂,所以在它北側又加蓋了一座二落合院式的單層建築,呈三間張二落古厝,建築入口門楣上泥塑“勗齋”兩字,勗,同“勖”,勉勵的意思,即勉勵劉氏女子好好學習,品行端正之意。這座女子學堂也是目前泉港區有據可查的第一座女子學校,它與“選青齋” 和“淩雲齋”南北文武館、順裕文武館、禮貢書院、三房文館、五主文館、橫龍武館等書館學堂,構成當地“多館並立”的教育體系。
作為泉州港口歷史演進發展的縮影之一,塗坑港市的興衰歷程,見證著泉州乃至中國海上交通貿易的發展更迭,對中國古代海上貿易的歷史研究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