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數 : 80,189 民營經濟是泉州發展最大的優勢和特色。近年來,泉州通過用好用足貨幣政策工具、聚焦重點領域開展專項行動、暢通中小微企業信貸對接渠道、拓寬信貸抵質押物範圍、開拓企業直接融資渠道等措施,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 截至今年8月末,泉州市民營企業貸款(非國有控股企業貸款+個人經營性貸款)餘額4717.00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18.93%;較年初增加605.66億元,同比多增334.60億元;全市民營上市公司累計達112家,居全國地級市前列。 用好用足政策工具 精准滴灌民營經濟 健全“財政政策+金融工具”政策體系,泉州打出一套政策組合拳,設立總規模100億元技術創新基金,為民營企業技術改造提供低成本、高效率融資支持。健全風險補償機制,在“助保貸”“科創貸”基礎上新增設立總規模10億元的中小微企業融資增信基金。提高企業應急保障周轉基金規模至15億元,已累計幫助9547家企業轉續貸1691.77億元。用好用足省“紓困貸”“爭產爭效貸”等政策性優惠貸款,爭取超320億元貸款落地泉州,占福建省三分之一,為企業節省成本3.2億元。 創新“再貸款+”多維模式,組建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工作專班,支持民營企業綠色低碳轉型、技術改造等。1—8月,全市累計投放再貸款再貼現209.4億元,同比增長25.8%;累計發放符合專項貨幣政策工具支持領域的碳減排貸款、煤炭清潔高效利用貸款、設備更新改造貸款25億元。 開展重點領域專項行動 信貸投放提速擴面 聚焦民營和小微企業首貸難,泉州接續開展民營和小微企業首貸培植、首貸深耕、首貸擴面等系列行動,全市累計新增民營和小微企業首貸戶1.3萬戶、金額314.77億元。首貸工作經驗做法被福建省普惠金融改革試驗區工作推進小組作為普惠金融第四批可複製創新成果在全省推廣。 開展科技金融提質增效專項行動,引導金融機構向專精特新企業等領域提供優惠利率貸款、差異化金融產品,支持民營企業數字化轉型和技術改造,助推新興產業培育和產業綠色轉型。截至8月末,數字經濟核心產業貸款餘額166.42億元,同比增長41.27%;綠色融資餘額588.78億元,同比增長61.14%。 此外,泉州打造“有溫度”的金融服務品牌,組建若干支金融服務小分隊,組織百名行長(經理)進萬企。在全省率先開展鄉村振興金融指導員、金融信息聯絡員與党建指導員四級雙向互派機制,總人數超3000名,服務企業超萬家。107個“黨建+”鄰里中心金融服務點多點開花,首創金融服務紅色矩陣實現結對共建、精准服務。累計舉辦融資對接會超百場,服務企業1015家,累計授信267.43億元。 暢通融資對接渠道 營商環境考評進入全省標杆 泉州在全省首創“政銀企擔”一站式融資服務機制,建立一張企業有效融資需求清單,滾動更新3645家企業入庫,涉及製造業、科技、文旅、海洋、外貿等多個行業,成功授信2473家,放款金額367.28億元,授信成功率67.85%。 創新“泉州中小微企業信貸直通車”平臺,通過直連“福建省社會用戶實名認證和授權平臺”,並與泉州市政務數據彙聚共享平臺、福建省“八閩辦稅碼”等平臺合作,為銀企雙方提供便捷融資對接、信用信息畫像、智能匹配撮合等服務,平臺獲評“泉州市賦能營商環境十大數字化應用”。截至今年8月末,平臺已幫助1601家民營中小微企業獲得授信40.61億元,其中,有366戶首貸企業獲得授信5.06億元。 拓寬信貸抵質押物範圍 促進融資提效降本 依託動產融資統一登記公示系統的登記公示優勢、中征應收賬款融資服務平臺的信息撮合功能,發揮動產和權利融資對薄弱領域的支持作用,泉州打造“供應鏈+賬款出質/轉讓”“污水排放權+權利登記”“協力廠商監管+動產抵押”等服務模式,為民營中小微企業注入金融活水。1—8月,平臺累計促成融資373筆、61.05億元;市場主體通過登記系統辦理動產和權利擔保登記3221筆。 發展供應鏈金融紓解民營企業融資難題,泉州出臺了供應鏈金融平臺落戶獎勵、對接入中征應收賬款融資服務平臺的核心企業給予系統開發補助、供應鏈票據簽發獎勵等政策,推動發展跨境金融區塊鏈服務平臺出口應收賬款融資、基於政府採購的應收賬款融資、電子付款憑證等應收賬款融資模式。1—8月,全市累計投放各類線上應收賬款融資39億元,助推產業建鏈強鏈補鏈。 激發類金融機構 發揮普惠金融作用 泉州積極引導地方金融組織聚焦支農支小主業,立足“應急、短期、小額、快捷”的行業比較優勢,形成普惠金融綜合供給格局。截至8月末,小額貸款公司、融資擔保公司和典當行等三類機構為泉州市民營經濟主體提供融資服務餘額超200億元。 加強政府性融資擔保體系建設,大力發揮其增信服務作用。全市共設立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11家,實現機構設立縣域全覆蓋。截至8月末,全市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融資擔保餘額112億元,平均年化擔保費率不超過0.5%。 強化全生命週期服務 為企業上市“保駕護航” 泉州從2002年起就已在全國率先建立了市縣兩級企業改制掛牌上市政策扶持和協調服務體系,2022年全面實施企業上市“刺桐紅”三年行動,企業上市全過程最高可獲市縣兩級獎補2000萬元,推行縣(市、區)黨政“一把手”掛鉤、“一企一策一方案”服務、問題清單責任制等舉措,保障擬上市企業“提速”上市。 截至今年8月份,泉州市成功培育了安踏、恒安、特步等一批民企成長為去全國乃至世界知名的上市公司,境內外上市公司累計已達114家,其中,民營上市公司112家,居全國地級市前列。 建立多層次基金體系 強化資本金支撐 今年6月,泉州出臺了全國領先的基金業發展政策,最高1000萬元落戶獎勵、最高2000萬元投資獎勵、最高1000萬元招商獎勵、最高2000萬元風險補助,基金及人才所形成的地方貢獻100%獎勵,重點吸引僑資、泉商資本回歸,營造全國一流的股權投融資營商環境,為基金和項目直達落地提供全要素保障。 截至今年8月,全市共有私募基金及管理人348家、總規模833億元落地,引導帶動英特爾、中金資本等一批產業投資人投資博純材料、金石能源等一批高科技企業迅速做大規模。建成以市、縣、國企母基金為核心的“N+X”多層次政府引導型基金體系,設立15只母基金,基本實現母基金全覆蓋;國資基金40只、總規模270億元;招引宏芯科技、安泰新材料等多個科創項目落地。 便利跨境貿易投資 外匯服務提檔擴容 今年泉州持續推進優質企業貿易外匯收支便利化試點擴容提質,截至8月末,全市累計120家企業獲得便利化試點資格,試點企業數量位居全省各地市前列。招商銀行泉州分行、興業銀行泉州分行全面開展資本項目數字化試點,1—8月,兩家銀行已通過數字化服務為企業辦理相關資本業務250筆、8732萬美元。 圍繞降低民營中小微企業套保成本,泉州今年先後推動創設晉江“匯率避險擔保增信”機制和德化縣中小微企業融資增信基金機制,為企業開闢“免保證金”匯率避險渠道。1—8月,全市累計通過“公共保證金池”、政府性融資擔保增信、專項授信等普惠性政策措施為企業減免衍生品保證金2.6億元,減費讓利1132萬元,受益企業近700家。 作者 王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