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歌會友 海峽兩岸各民族福鼎共敘兩岸情

【記者蔡叔涓福鼎採訪】台灣布農族美妙的歌聲穿過海峽傳達到福建福鼎這個茶葉之城,2025第二屆海峽兩岸各民族歌會在福鼎市畬族鄉柏洋村舉行,包括台灣、山東、貴州等地的400多名來賓,及各民族合唱團代表齊聚一堂,展現中華民族音樂文化的多元魅力。
第二屆海峽兩岸各民族歌會17日至19日在福建福鼎舉行,18日晚上民族歌會在畬族舞蹈《鳳冠銀冠》中拉開序幕,隨後,來自台灣的布農人八部合音團、阿美族人穿著少數民族藝術團,以及山東、貴州、福建等地的12支合唱團隊輪番登台展演。
台灣布農族人八部合音團在晚會上,以古老的原生態和聲震撼全場,他們美妙的歌聲混聲合唱《小米祈禱》。

第二屆海峽兩岸各民族歌會在福鼎市畬族鄉柏洋村舉行。

該團團長江清水說,小米不僅僅是食物,還是一種精神的象徵,每年的播種和收穫季節,布農人都會舉行盛大儀式,這首歌也是他們在祈禱儀式上所唱的歌謠。
花蓮的阿美族人穿著少數民族藝術團則用歡快的舞步展現奔放熱情的性格;貴州侗族大歌空靈悠遠;福建畬族鳳凰裝舞蹈絢麗奪目,兩岸各民族的音樂與舞蹈在此交織。
活動以「文化共情、民族共興、發展共融」為主旨、以音樂為平台,以合唱藝術搭建交流橋樑,用歌聲生動演繹中華民族融合之聲。也通過文化研討、音樂沙龍等多元形式,展現兩岸文化交融與畬族鄉發展成果。

兩岸以歌會友,融合交流。

第二屆海峽兩岸各民族歌會由「兩岸各民族音樂沙龍」率先拉開序幕,精彩的音樂與舞蹈展演令現場人員沉浸在美妙的民族音樂魅力中。在海峽兩岸各民族音樂文化交流研討會上,兩岸專家學者也圍繞音樂文化傳承與創新展開深度對話。
據瞭解,活動期間與賄人員也會實地參觀畬族鄉柏洋孝文化主題公園、共同富裕展示館及漁井村文化藝術交流中心,深入瞭解硤門畬族鄉在鄉村振興、生態文明建設中的創新實踐。福建省音樂家協會(柏洋村)合唱基地作為兩岸藝術交流的重要平台,進一步突顯了藝術在推動區域發展中的橋樑作用。
柏洋村是福建閩東首個村集體經濟收入破千萬的明星村、閩東鄉村振興樣板村。2024年,全村實現社會生產總值16.2億元(人民幣,下同),村集體經濟收入1276萬元,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807元,是一個集工業、農業、旅遊、商貿、文化等為一體的富裕文明新農村。
海峽兩岸各民族歌會為兩岸民眾搭建了情感共鳴的藝術舞台,傳播海洋文化、閩台文化,深化兩岸青年互動與文化交流,助益推動兩岸融合發展。

新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