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專刊】丹東秋韻  當銀杏金遇見楓葉紅,赴一場邊境之城的色彩盛宴

滿城盡披黃金甲:百年銀杏織就浪漫詩篇
當秋風掠過鴨綠江畔,丹東便成了被時光偏愛的金色夢境。全球僅存的六條百年銀杏街道中,丹東獨佔三條,700多棵歷經世紀滄桑的銀杏樹,在城市脈絡中鋪展成「銀杏之城」的獨特勳章。
九緯路、十一緯路、七經街的銀杏大道上,百年古樹的枝椏交錯成穹頂,金黃的葉片如碎金般掛滿枝頭。最動人的是霜降前後的「黃金期」——丹東延續多年的傳統裡,這幾日街道不清掃落葉,讓厚厚的銀杏葉鋪滿路面,踩上去發出「沙沙」聲響,像踩在鬆軟的地毯上。陽光透過葉隙灑下,整條街路宛如被鎏金浸染,情侶牽手漫步,遊客舉相機定格光影,連空氣都瀰漫著浪漫的詩意。
遼東學院的銀杏路是校園裡的秘境,錦山大街與青年大街的50年樹齡銀杏林則以綿延之勢勾勒出城市的金色輪廓。若想感受最濃郁的秋意,不妨在清晨或黃昏走進這些街道,看晨光為葉片鍍上金邊,或暮色將落葉染成暖橘,體驗「一步一景,一景一情」的秋日儀式感。

寬甸楓葉公路

邊境楓紅燃秋山:層林盡染處的視覺狂想
若說銀杏是丹東秋日的溫柔序曲,那楓葉便是點燃山野的熾烈樂章。作為中朝邊境的生態之城,丹東的楓葉以「紅得濃烈、美得壯闊」聞名,從天橋溝到天華山,從蒲石河到寬甸楓葉路,每一處都是大自然揮毫潑墨的畫廊。
天橋溝的楓葉以「層林紅楓」躋身景區八景,這裡的紅楓文化已成為秋日IP—— 樹美、葉赤、色彩艷麗,每一片楓葉都像被染上濃墨重彩,尤其是「楓葉節」期間,漫山遍野的赤紅與金黃交織,遊客穿行其間,彷彿走進立體的山水畫卷。
而號稱「東北第一奇山」的天華山,則以奇峰與楓景的碰撞驚艷世人。赤紅的楓葉覆蓋陡峭山巒,色彩斑斕的植被與奇石相映成趣,登高遠眺,「萬山紅遍」的壯闊景象讓人歎服自然的鬼斧神工。

天橋溝楓韻

蒲石河的楓葉則勝在「多樣性」。從三角楓到十一角楓,種類齊全,尤以五角楓最為奪目。國慶節過後,這裡的山林彷彿被點燃,積蓄了一春夏的能量在秋日怒放,楓葉洲更是必打卡之地——溪水潺潺流過,紅葉倒映水中,隨手一拍便是明信片級的畫面。
最富野趣的當屬寬甸的「楓葉路」。鶴大高速G11與國道G201兩側,群山被楓葉染成奼紫嫣紅,自駕穿行其間,隧道口的浮雕在紅葉掩映下更顯神秘,遇到絕佳景致,遊客隨時停車拍照,讓快門聲與秋風、紅葉共奏秋日交響曲。

蒲石河楓景獨好

丹東秋韻  當銀杏金遇見楓葉紅,赴一場邊境之城的色彩盛宴
最佳觀賞期:銀杏葉最佳觀賞時間在霜降前後(10月下旬),楓葉則從10月初持續到10月末,蒲石河與寬甸楓葉路建議10月中旬後前往。
打卡路線:市區銀杏大道(九緯路、七經街)→ 天橋溝 / 天華山(一日游)→ 蒲石河楓葉洲 → 寬甸楓葉路(自駕體驗)。
特色體驗:踩銀杏落葉、拍攝紅楓人像、品嚐丹東特色美食(如黃蜆子、冷面),感受邊境城市的獨特風情。
當南方的秋日還停留在微涼的海風裡,丹東已用銀杏的金與楓葉的紅,編織出一場觸手可及的色彩盛宴。這裡的秋,既有百年銀杏的歷史沉澱,又有山野紅楓的熱烈奔放,更有邊境小城的靜謐與浪漫。不妨在這個秋天,跨越海峽,來丹東走一走黃金大道,爬一爬紅葉滿山的山嶺,讓身心沉浸在北緯40°的絢爛秋光裡。

看見撫順

山水勝地、工業重鎮、雷鋒之城……向外地人介紹家鄉時,撫順人的話語裡是滿滿的自豪。
看山水。撫順的山,茫茫蒼蒼,綿延起伏的龍崗山脈雄踞撫順東部,群峰兀立,溝深林密,林地面積達1284.56萬畝,森林覆蓋率高達68.81%。
撫順的水,浩浩湯湯,大大小小879條河流交織匯聚,婉約靈秀。渾河貫穿城市東西,12座別具特色的橋樑,宛如道道彩虹,飛架南北。

紅河峽谷漂流

山水相依,共育萬物。撫順物產,得天獨厚,有雙蕊蘭、天女木蘭、冰凌花等珍稀物種,還有獲國家地理標誌認證的馬鹿、林蛙等特色農產品。
山水交融,造就奇景勝地。轄區內有三塊石、猴石等5個國家森林公園,7個4A級景區,以及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鎮等眾多文旅品牌。
位於清原滿族自治縣紅河谷森林公園內,有著「北方第一漂」美譽的紅河峽谷漂流景區。蘇子河在匯入大伙房水庫之前,與兩岸青山互動,形成了世界罕見的U形谷景觀群落。位於新賓滿族自治縣境內的龍崗山脈主峰崗山素有「遼寧屋脊」之稱,峰頂有「水滴石穿」「馬蹄印」等自然奇觀。
看工業重鎮。撫順工業門類齊全,煤、油、電、鋼、鋁產業基礎雄厚,有「千萬噸煉油、百萬噸乙烯」的世界級煉化基地,有「中國特殊鋼搖籃」之稱的撫順特鋼,有東北地區最大的抽水蓄能電站,還有亞洲最大的「露天礦坑」。
說雷鋒之城。撫順是雷鋒精神發祥地,學雷鋒活動從撫順走向全國,全市擁有學雷鋒小組4萬餘個。撫順市雷鋒紀念館完成現代化改造後,新建雷鋒朗讀亭、黨建學習系統和網上數字展館,已累計接待參觀7500多萬人次。

赫圖阿拉城

看清前史跡。新賓縣留存了大量的清前歷史遺跡,著名的有赫圖阿拉城遺址和清永陵。赫圖阿拉城內有汗宮大衙門、罕王井等景點。清永陵被譽為「關外第一陵」,與瀋陽福陵、昭陵並稱為關外三陵,2004年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眼下,沈佳高鐵沈白段即將建成通車,2028年全國「十五冬」雪上項目比賽也將在撫順舉辦。明日的撫順,山川將更加秀麗,故事將更加精彩。

線路一
撫順市雷鋒紀念館→沈撫縣委舊址紀念館→三塊石國家森林公園→筐子溝原生態風景區→猴石國家森林公園
線路二
赫圖阿拉城→清永陵→玉龍溪→參仙谷→薩爾滸風景名勝區→月牙島生態公園

看點一
6月,2025「撫順之夏 山水如畫」撫順市夏季旅遊啟動暨紅河谷開漂儀式。遊客可以體驗涼爽刺激的紅河峽谷漂流,感受壯觀的峽谷飛瀑。在原生態氧吧裡享受大自然的饋贈,在靜謐的民宿裡品享地道的農家美食,盡享夏日浪漫。

看點二
8月,2025撫順滿族風情旅遊節開幕。撫順滿族民俗展演、歌舞表演、啟運市集,以文體旅活動為載體彰顯撫順歷史文化的獨特魅力。
看點三
9月至10月,賞楓季活動。天女山森林風景區、三塊石國家森林公園、筐子溝原生態風景區等景區進入賞楓最佳時期,層林盡染、漫山遍野的楓葉像火一樣燃燒。
看點四
12月,撫順三塊石冰雪嘉年華。在三塊石冰雪嘉年華舉辦冰雪旅遊季啟動儀式,活動內容包括非遺展演、冰雪項目展演、趣味運動會等。

好物一:煤精
撫順煤精是西露天礦天然特產的煤中精華。撫順煤精雕刻技藝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好物二:琥珀
撫順琥珀形成於5000多萬年前,被稱作「樹脂化石」或「松脂化石」。撫順琥珀雕刻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好物三:大官窯陶瓷
大官窯是中國大陸北方陶瓷發展史上的名窯,大官窯陶瓷以黑、白、灰、褐色釉為主要裝飾,其中黑色釉燒成後閃耀金屬光澤。

好物四:林蛙油
撫順地區良好的生態孕育出優質林蛙。林蛙油享有綠色「軟黃金」之美譽,集藥用、滋補和食用於一身。


美食一
八碟八碗是女真族原生態的飲食習俗,是女真族飲食文化中的「活化石」。「八碟」通常是四涼四熱,「八碗」為四葷四素,素菜基本是湯菜。新賓滿族自治縣的「八碟八碗」被公認為正宗的滿族美食。

八碟八碗

美食二
以麻辣燙為基礎改造創新而成的麻辣拌,有甜酸口味、麻辣口味等,現流行於整個撫順地區,是到撫順必打卡的特色美食。

蘇子葉餑餑

美食三
蘇子葉餑餑是時令食品,首先將各類黏米浸泡後磨成黏米面,然後將小豆餡包進黏米面中,最後再裹上蘇子葉蒸熟即可。

 

楓韻本溪 秋楓紅勝火 片片迎君歸

本溪,是國家森林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優秀旅遊城市,是以城市命名的國家地質公園,因楓葉而聞名遐邇。每到秋日,本溪以楓為筆,蘸取秋日的濃墨重彩,繪就一幅層林盡染的斑斕長卷,成為秋日裡令人心馳神往的詩意棲居地。

大石湖(老邊溝)風景區

層林盡染,繪就秋日盛景
本溪的秋,是大自然最瑰麗的調色盤。這裡森林覆蓋率達76.31%,楓林26.5萬畝,楓樹品種多達16種,從三角楓到罕見的十三角楓,從杏紅到血紅,將山巒、河谷、道路浸染成夢幻世界。關門山森林公園,素有「東北小黃山」之美譽,園內古樹參天,植被繁茂,極具盛名的「楓王」有近200年樹齡,以其「紅得最早、落葉最晚、葉色最艷、角數最全」盡顯王者風範。「神奇大石湖、秀美老邊溝」,流水潺潺與楓林相映成趣,紅葉、碧水、巨石共同勾勒出如詩如畫的山水長卷。楓林谷森林公園則是「楓葉王國」與「天然氧吧」的完美融合。而貫穿整個楓林美景的「中華楓葉之路」更是宛如一條絢麗的綵帶,吸引無數藝術家在此捕捉秋日靈感。

五女山景區

文脈悠長,淬煉千年底蘊
本溪的秋,不僅有醉人的「楓」景,更有深厚的底蘊,是一座深藏人文、歷史和多元文化的城市。這裡的廟後山古人類遺址,見證了50萬年前生命的足跡,這裡曾是楊靖宇將軍浴血奮戰的紅色熱土,擁有著深厚的歷史文脈,這裡億萬年地質奇觀與秀美的山水風光交相輝映,鐫刻時代印記的工業遺產承載著奮鬥的記憶,獨樹一幟的中醫藥康養資源更讓這座城市具備獨特的康養溫度。在沉浸於楓葉景觀之餘,可盡享「紅色文化、歷史文化、地質文化、民族文化、工業文化、中醫文化」六大特色地域文化的無限魅力。

本溪水洞景區

業態融合,推動產業升級
本溪持續推進關門山、楓林谷等景區提質升級,培育國家級旅遊度假區、5A級旅遊景區等核心產品,加快文旅項目建設,積極打造以楓葉景觀、地質奇觀、冰雪運動、溫泉康養、紅色教育、非遺傳承等多元業態,打造集觀光、休閒、體驗於一體的全域旅遊目的地,全方位開發文創產品、文創甜品,實現木版年畫、遼硯等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商品化落地,激活全域旅遊新動能,文旅產業煥新升級。舉辦國際楓葉節、四季詩會、攝影大賽、本溪味道評選等活動,推出本溪市原創歌曲《楓葉紅了》《溪迎天下》《溪遊記》,特別是《楓葉紅了》在「如歌的旅程」原創音樂大賽中,成功躋身「十大城市神曲」之列,聚力打造「跟著音樂游本溪」特色品牌,推動音樂與旅行深度融合,秋日裡,本溪不僅是賞楓的勝地,更是多元體驗的樂園,讓您在悠揚旋律中沉浸式感受本溪醉美「楓」景。

楓林谷森林公園

楓情無限,共赴多彩之約
本溪,因楓而美,紅色是她鮮明的標識,但絕不是她唯一的顏色。這座鐘靈毓秀的城市,紅楓點燃熱血、綠水浸潤詩情、黑金淬煉品格、白雪盡顯純粹、金黃鋪展希望,每一種色彩都是本溪獨特氣質的具象寫實,現在正以五色「特質」向世界展開懷抱,期待與您的人生軌跡交織成畫,共赴一場跨越四季的難忘旅程!
山海有情,天遼地寧;本固邦寧,溪連山海。來本溪,你可盡享山水之美、品歷史之韻、探地質之奇、觀工業之光、賞文化之盛。本溪以楓葉為媒,誠邀四海賓朋共賞秋染山河的壯美畫卷,共赴一場詩意浪漫的金秋之約。

鞍山 一座環境優美的生態城市

鞍山因鋼而立、因鋼而興,具有百年工業歷史,素有「祖國鋼都」「中國鋼鐵工業搖籃」等美譽,是遼寧省第三大城市,地處遼寧中部,隸屬環渤海經濟區腹地,東依千山山脈,西連遼河平原,北鄰瀋陽,南接大連,是遼寧省的幾何中心,是沈大黃金經濟帶的重要支點,擁有遼寧中部城市群與遼東半島開放區的重要臨街帶的區位優勢,更是遼東綠色經濟區和瀋陽現代化都市圈的互動發展區,先後榮獲全國文明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森林城市、國家園林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全國雙擁模範城七連冠、東北振興民營經濟發展改革示範市等殊榮。

千山景區

旅遊資源豐富。鞍山是全國優秀旅遊城市,千山素有「遼東第一山」之美譽,是國家5A級旅遊景區,中國天然氧吧。由重達260.76噸的岫岩「玉石王」雕刻而成的玉佛,榮膺吉尼斯世界之最。湯崗子溫泉療養院是全國四大康復中心之一,湯崗子天然熱礦泥被譽為「亞洲第一泥」。以「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為主題的鞍鋼工業旅遊,是中國大陸首批工業旅遊示範基地。岫岩素有「中國玉都‧生態水鄉」美譽,是中國大陸最大的玉石產地和玉雕工藝品集散地,被中國礦業協會命名為「中國玉都」。

鞍山千山灣玉瓏島

生態環境優美。鞍山是一座環境優美的生態城市,是國家森林城市、國家園林城市,有「十里青山半入城」的天然景色,全市森林覆蓋率達到42.66%,城市建成區綠化覆蓋率:41.59,空氣優良天數最高達到329天,細顆粒物(PM2.5)平均濃度最低達到32微克/立方米,綠色已經成為鞍山發展的鮮明底色。

鞍山萬人馬拉松

文化底蘊深厚。鞍山最早的文明可追溯到遠古時代,從考古發現的海城小孤山古人類遺址證明,在距今約2萬年前,人類就開始在這裡生息繁衍。有確切文獻記載始於戰國時期的燕國,隸屬於遼東郡。漢代開始土法冶鐵,遼金進入極盛時期,冶鐵文化歷史久遠。鞍山英雄輩出,千古功臣張學良、老英雄孟泰、「走在時間前面的人」王崇倫、偉大的共產主義戰士雷鋒、「當代雷鋒」郭明義、「時代楷模」李超等可歌可泣的英雄模範人物,成為鞍山振興發展的強大動力。鞍山敢為人先,《鞍鋼憲法》在大陸企業管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鞍山人傑地靈,孕育了鞍山評書、海城高蹺、岫岩玉雕、滿族剪紙等非物質文化遺產,走出了劉蘭芳、單田芳等享譽海內外的文化藝術家,培養了馬龍、李曉霞、劉洋、李雯雯、徐夢桃等11位奧運冠軍,中國奧委會授予鞍山「奧運冠軍之城」稱號。

鞍鋼博物館
龍潭灣景區

商貿市場發達。鞍山是全國聞名的犬貓寵物養殖和交易基地,是全國三大觀賞魚市場之一,是東北唯一的水族器材集散地,也是中國觀賞鳥的重要繁育和交易地區之一。擁有東北最大的服裝交易市場和遼寧唯一的國家市場採購貿易方式試點—西柳服裝市場,年交易額近千億元。中國(鞍山)跨境電商綜試區、西柳國家市場採購貿易方式試點構架起鞍山對外開放的平台。

新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