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日,第十一屆「金飛燕」海峽兩岸微電影微視頻大賽入圍名單在武漢正式揭曉,大賽評委嚴格按照評分標準和推選規則,經過分組審片、交叉審片、專家評議等程式,層層篩選,以投票的方式評選出60件入圍提名作品,這些作品將進入大賽終評環節。
本屆大賽終審評委陣容如下:
大陸地區評委
陳敦亮,湖北省電影家協會主席。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全國宣傳文化系統首批經營管理人才(「四個一批」人才)、湖北省宣傳文化系統首批「五個一批」人才、湖北省勞動模範、湖北省首批文化名家、湖北省優秀企業家。
郭小平,華中科技大學新聞與資訊傳播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新聞史學會視聽傳播研究委員會副會長,湖北省高等教育學會新聞與傳播教育專業委員會副會長,湖北廣播電視總台與華中科技大學共建「廣播電視與新媒體研究院」研究員。
周星,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師範大學傳媒與藝術實驗教學中心主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藝術學科評議組成員,國家藝術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兼戲劇影視廣播委員會主任,中國高校影視學會副會長,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高校電視藝術委員會副會長,中國高教美育研究會副會長、中國電影家協會理論評論委員會副主任、中國高教影視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港臺電影研究會理事、中國藝術教育協會理事。
童江南,中國作家協會、中國電影家協會會員,湖北省電影家協會理事。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客座教授。專業作家,湖北(廣電局)電影審查委員會成員,院線級電影導演,電影《拐杖》2013年在英國倫敦獲第六屆歐洲萬象國際電影節優秀原創故事片大獎,入選國家廣電總局精品電影節目,湖北省政府第九屆五個一工程獎。電影《漂洋過海來愛你》入圍北京國際電影節中日電周展映及入圍上海第十九屆國際電影節。
臺灣地區評委
顏景弘,臺北城市科技大學數位多媒體設計系導演、專案講師。曾獲金馬短片影展、臺北電影節、臺灣電腦繪圖大賽連兩屆首獎、臺灣國際動畫影展、南方影展、遊牧影展、4C數位創作競賽、奇幻藝術獎等各大小獎項。
蔡文晟,巴黎第三大學電影學碩士,巴黎第十大學電影學博士,巴黎高等師範學院青年客座教授,現任湖北經濟學院新媒體系副教授,重點研究王家衛、榮格與法國迷影暨影評史。譯有《新浪潮:一代年輕人的肖像》、《迷影:創發一種觀看的方法,書寫一段文化的歷史1944-1968》、《蔡明亮的十三張臉:華語電影研究的當代面孔》、《電影導演的電影理論》、《吻:唇與身體之密語》、《電影編劇:來自法國的錦囊妙計》等書。
杜長諺,湖北經濟學院講師,主授影像表達、後期剪輯、專業實操等課程。作為指導教師,在2024中國好創意暨至國數字藝術設計大賽、2024未來設計師至國高校藝術設計大賽、2023大學生廣告創意大賽、2022中國好創意暨至國數字藝術設計大賽等多項賽事中獲獎。
本屆大賽由湖北省海峽兩岸交流促進會與湖北經濟學院聯合主辦,以「I·視界」為主題,融合「我見」之個體表達、「AI」之科技賦能與「Eye」之多元視角,鼓勵參賽者圍繞「中華文化、人間煙火、科技奇境、鄂颱風華、文旅新潮、千行百業」等方向展開創作,將宏大主題轉化為「可觸摸的文化符號、可參與的科技玩法、可共鳴的情感切口」。參賽作品既支援手機輕量化攝製,也鼓勵專業技術加持,真正實現「小切口講述大故事」。
大賽於2025年4月正式啟動,面向兩岸青年創作者徵集時長在60秒至20分鐘之間的微電影、微視頻作品,旨在以鏡頭為筆、以光影為墨,讓每一幀畫面化作跨越海峽的文化信使,解碼兩岸共同的文化基因。在近5個月的徵集期內,共收到來自海峽兩岸的青年學生與創作者投遞作品600餘部,其中大陸與臺灣地區作品各約300部。自9月初起,組委會組織兩岸專家開展初評工作,擇優遴選出60部作品晉級終評。
終評階段,大賽組委會特邀海峽兩岸七位在影視與文化領域具有重要影響力的權威學者、專家及知名電影人,共同組成終評委員會。他們將秉持「執鏡為尺,光影為度」的專業精神,攜手評定本屆大賽的最高榮譽。屆時,萬眾矚目的金、銀、銅飛燕獎以及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最佳導演等多個單項獎項將逐一揭曉。此外,本屆大賽還將於十一月推出微電影微視頻嘉年華系列活動,並首次創新打造「創作盲盒」特別活動。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周星,以及院線級電影導演童江南將共同參與其中,為兩岸青年帶來無限靈感與驚喜。
「金飛燕」海峽兩岸微電影微視頻大賽自2014年創辦以來,已成功舉辦十屆,累計吸引兩岸百餘所高校近萬名青年參與,徵集作品超7000部,湧現出一大批高品質、有溫度、具情懷的優秀視聽作品,生動講述了兩岸融合發展的真實故事,成為促進兩岸青年文化交流與情感連接的重要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