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兩岸高校「鵝湖會講」上饒成功舉辦

7月9日至13日,2025年海峽兩岸(上饒)高校「鵝湖會講」暨青年學生書院文化研習營活動在江西上饒舉辦,來自台灣高校的36名師生分別前往婺源縣、鉛山縣、上饒經開區等地,在山水畫卷裡探尋歷史脈絡,在產業熱土上感受發展脈動,在交流互鑒中促進心靈契合。
石門村的整潔村容與完善設施,篁嶺古村將傳統文化和旅遊產業的有機結合,給研習營的台灣學生留下深刻印象。大家紛紛表示:「婺源的鄉村振興不是簡單的翻新改造,而是在保留傳統文化和鄉村特色的基礎上進行的,這種模式讓我看到了鄉村發展的希望,也為島內鄉村建設提供了很好的樣板。」
鵝湖書院的古牌坊與斑駁匾額,讓大家彷彿穿越時空,感受當年學術爭鳴的熱烈氛圍。研習營台灣教師李老師表示:「書院裡的每一塊磚瓦都在講述『為天地立心』的抱負。這種追求真理、尊師重道的精神,是兩岸學子共同的精神養分。」
走進上饒經開區,參訪團一行實地感受了這片產業熱土的蓬勃活力。在產業會客廳,從沙盤模型到智能生產線演示,上饒經開區從昔日的灘涂荒地成長為國家級產業高地的蛻變歷程清晰展現。


在隨後召開的上饒產業就業推薦會上,經開區投資促進服務局副局長宋寧向與會人員作上饒市產業就業推薦。當聽到這裡已集聚5家世界500強企業、培育7家上市公司,光伏產業佔據全球重要份額時,台灣師生們不時發出讚歎。
台灣學生吳同學說:「在台灣,我們也關注新能源產業的發展,但沒想到上饒能把光伏產業鏈做得如此完整。我認為兩岸可以在新能源技術研發等方面構建更緊密的合作,青年一代完全可以攜手在『雙碳』事業中闖出一片天地。上饒經開區的規劃讓我看到了大陸產業升級的決心,這裡既有傳統製造業的轉型升級,也有未來產業的前瞻佈局,這種發展活力對年輕人來說就是機遇,上饒有很多適合年輕人發展的平台和機會,我非常希望能來上饒就業。」
「鵝湖之會」是中國古代一場著名的思想辯論事件,被譽為開「書院會講」之先河。通過「鵝湖之會」,朱、陸二家在理論上互相辯難,彼此構建了具有劃時代意義的理論體系,確立了「道問學」與「尊德性」並立的基本格局,構成了儒學發展的內在張力,極大地影響和塑造了南宋以後的思想文化發展方向。「鵝湖之會」在兩岸有著深遠影響和緊密聯結,江西省上饒市鉛山縣是「鵝湖之會」的發生地,台灣也有鵝湖書院和《鵝湖月刊》。近年來,上饒市以書院文化為紐帶,積極打造「鵝湖會講」交流品牌,以文會友,以文潤心,架起了贛台交流互動的「連心橋」。(上饒市台辦)

新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