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智能向善,上合組織《天津宣言》規劃AI發展藍圖

2025年上海合作組織峰會8月31日至9月1日在天津舉行,成員國領導人簽署併發表《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天津宣言》(下稱《天津宣言》),對人工智能(AI)的發展和安全著墨頗多,致力於推動智能向善。
《天津宣言》稱,成員國強調,根據聯合國大會「加強人工智能能力建設國際合作」決議,各國都享有平等發展和利用人工智能的權利。
華東師範大學中亞研究中心主任陸鋼指出,目前,上合組織國家間前沿技術發展水平差異較大,加強國際合作有利於促進優勢互補。在他看來,中國的AI發展已處於全球第一梯隊,擁有廣闊的應用市場和試驗場景,在上合組織的AI合作中既是「源頭」,又是「放大器」,能把中國自身發展經驗轉化為區域公共產品。
上合組織相關部門已制定並達成了一系列重要的多邊文件,旨在推動AI技術的可持續發展,更廣泛地利用AI優勢。上合組織副秘書長奧列格·科佩洛夫說,AI領域的合作是上合組織最重要、發展最為快速的領域之一。
中國社會科學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所長孫壯志指出,上合組織中一些國家在科技革命和數字技術方面起步較晚,加強科技創新合作,有利於其擺脫不利地位,增強科技競爭力。同時,AI等創新技術的應用,可賦能其經濟發展與國家現代化治理。
然而,新技術的應用與發展往往是一把「雙刃劍」,從AI領域看,既包括因自身技術特點引發的數據投毒、算法黑箱、模型幻覺等問題,也有在應用過程中被惡意偽造、濫用、誤用的隱患。
為此,《天津宣言》提出,將堅持以人為本、智能向善理念,共同防範人工智能技術的風險,持續提昇人工智能技術的安全性、可控性、可靠性、透明性、包容性、可信性、公正性。
近年來,中國已先後提出《中國關於加強人工智能倫理治理的立場文件》《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議》《人工智能全球治理行動計劃》等相關倡議和計劃。
中國國家信息中心主任徐強稱,中國圍繞協力推進全球AI發展與治理開展了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秉持「和而不同」正確理念,認為在充分發揮AI潛力的同時,要促進AI標準及規範共識,確保AI發展的安全性、可靠性、可控性和公平性,提高AI可解釋性、透明性、安全性,防範AI技術誤用、濫用。
《天津宣言》還提到,成員國注意到關於成立上合組織人工智能合作機制及前沿科技合作機制的倡議,並主張落實《上合組織成員國人工智能領域合作發展規劃實施路線圖》。
陸鋼稱,合作機制的提出,為上合組織國家AI發展與合作提供製度支撐。同時,合作的緊密,也有利於成員國在全球AI發展中不掉隊,逐漸形成一個自主、可持續的區域創新生態。透過合作動向,他期待,未來上合組織進一步搭建長期機制,如推動跨境數據標準互認、區域人才培養計劃等,以實現長久合作。(中新社)

新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