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閱讀數 : 148
獅子被譽為“百獸之王”,勇不可當,威震四方。在泉州傳統建築內,獅子藝術形態也頻繁現身,若以形態來看,有南獅、北獅、非洲獅等之分。它們成了民間信仰的一種圖騰,被視為建築物中辟邪驅惡的吉祥物,並與龍鳳攀附在一起,成為吉祥、勝利、納福的化身。作為一種建築的裝飾,福獅在寂寂流年中,承載、守望著泉州文化最深處的氣韻與精髓。
從近現代華僑民居來說,獅子形態也並不少見。石獅永寧鎮中西合璧的旅菲華僑王立璿故居流光溢彩,屋頂煙囪以仰天的“獅子戲球”石雕作排煙口,活靈活現。紅磚大厝是華僑成功與財富的象徵,同時也是他們歷盡艱辛與坎坷的情感寄託,他們深知修身治家成大業的倫理,深知創業難守業難、繼業更難的道理,所以他們在紅磚厝的藝術裝飾和文化氛圍營造上下足了功夫,這“獅子戲球”排煙口同樣有“蒸蒸日上”的美好寓意。
作為排水構件的滴水獸,則為閩南建築文化注入了一抹特色。滴水獸常見於閩南番仔樓,它是東西文化交流融合下的產物。從西方演化而來的滴水獸,在經歷了從南洋到閩南的遷移之後,“入鄉隨俗”,在造型上、體量上,乃至色彩上都有了變化。相比西方怪獸式的造型,泉州滴水獸造型演變得更接閩南地氣,並且融合了中國傳統獸類辟邪的講究,獨具特色。從造型上看,泉州滴水獸常見的有獅子、老虎、麒麟、金魚等形態,植物花卉造型的滴水獸也有。泉州獅子滴水獸有“辟邪納福”的文化情感寄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