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勇明 文/圖
福建福鼎,舊時雅稱桐城。民國時期,因桐油系歐美重要的工業原料,可換取寶貴的外匯,曾在全縣倡植油桐樹,油桐樹以其挺拔的姿態、鮮艷的花色、悠久的歷史而今又被尊為福鼎市樹,每年4月至5月,油桐花開,如雪般覆蓋山野,而梔子花作為福鼎的市花,其花季從5月綿延至7月,潔白的花朵在夏日裡散發著淡淡的清香。我曾於前年冬季,因工作關係,協助接待了一批台灣苗栗縣同胞大陸訪問團,同其成員座談時,聊起了客家的「桐花祭」,也談到了福鼎的桐花、梔子花,共同感興趣的話題一下子打破了雙方原來略顯拘謹、尷尬的氛圍。

福鼎與海峽對岸的台灣苗栗,雖相隔一灣海峽,卻因相似的花季盛景而仿若有了一種無形的牽連。每年四五月間,油桐花似雪般飄落,將那片土地裝點成夢幻之境,人們漫步其間,沉浸於花雨的浪漫,感受著自然與人文交織的美好。桐花祭如約而至,以雪白的桐花慶祝著客家文化的獨特魅力。而在福鼎貫嶺鎮,梔子花則是這片土地的寵兒,以其獨有的芬芳和姿態,訴說著獨屬於貫嶺的故事。

貫嶺的梔子花,多生於鄉野山間,田間小徑旁亦常見其身影。每至花期,連片的山頭成了「香雪海」,那一朵朵潔白如雪的梔子花,恰似繁星點點墜落凡間。它們未綻時,宛如羞澀的少女,緊裹著翠綠色的萼片,只在頂端露出些許瑩白,似在悄悄窺探著世間的繁華。待得時機成熟,花瓣便緩緩展開,每一片都純淨得近乎透明,細膩的質地彷彿能掐出水來。那花瓣圍繞著金黃的花蕊,組成了一個個精巧絕倫的花盤,微風拂過,清香四溢,這香氣不似玫瑰那般濃烈馥郁,也不像茉莉那樣清幽淡雅,而是一種帶著清甜的、沁人心脾的芬芳,仿若能穿透靈魂,將人內心深處的浮躁與疲憊一掃而空。


兩岸的花,不僅美麗了山川,也美麗了人們的心,它們如同兩岸的橋樑,連接著歷史與現代,連接著自然與人文,連接著我們共同的情感和記憶。油桐樹,福鼎的市樹,其花朵不僅美麗,更是全身皆寶。桐油是油漆、印刷油墨的優良原料,樹皮可制膠,果殼制活性炭,根、葉、花,果均可入藥。梔子花,福鼎的市花,其栽培歷史已有250多年,梔子渾身是寶,其花其果既可食用,又能入藥,具有清熱解毒、護肝利膽、降壓等作用。在福鼎,梔子花不僅是一種美麗的花卉,更是撬動當地鄉村振興的大產業。

在古代文人的筆下,梔子花的美被賦予了更多的情感和意境。唐詩人王建有:「婦姑相喚浴蠶去,閒看中庭梔子花。」明代詩人沈周的《梔子花詩》:「雪魄冰花涼氣清,曲欄深處艷精神。一鉤新月風牽影,暗送嬌香入畫庭。」詩意清新,如梔子花的清香撲面而來,使人甚感心情愉悅。這些詩句不僅描繪了梔子花的外在美,更透露出古人對梔子花內在品質的讚賞。

桐花與梔子,花開兩岸,香飄四海。它們不僅是花,更是兩岸人民心中共同的詩篇。在福鼎,梔子花的盛開,預示著夏天的到來,而在苗栗,桐花的飄落,宣告著春天的結束。兩地的花季,雖然有先後,卻共同繪製了一幅動人的自然畫卷。
讓我們在福鼎的貫嶺鎮,漫步於梔子花海,感受那潔白如玉的花朵帶來的清新與寧靜。讓我們在苗栗的山林間,仰望那如雪的桐花,體會那飄落的花瓣帶來的浪漫與哀愁。這是一場關於花的盛宴,也是一次心靈的旅行。
桐花祭,是台灣客家人的盛典,每年四五月間,桐花開遍客家山林地帶,景致壯觀迷人,被譽為「五月雪」。梔子花在貫嶺的生長,似與這片土地有著一種天然的默契。貫嶺的山水,溫潤而靈秀,為梔子花提供了得天獨厚的生長環境。這裡的土壤肥沃而鬆軟,富含梔子花喜愛的養分;山間的溪流潺潺,為其輸送著清澈的水源;而那恰到好處的陽光雨露,如同溫柔的呵護,促使梔子花茁壯成長。在這片土地上,梔子花不僅僅是一種花卉,更像是貫嶺的守護者,見證著歲月的變遷,承載著一代又一代貫嶺人的情感與記憶。

「未結黃金果,先開白玉花」的梔子在貫嶺人的生活中,還有著諸多實用之處。它可入藥,具有清熱瀉火、涼血解毒等功效。家中有人偶感不適,長輩們便會採來梔子果,配以其他草藥,熬製成一碗苦澀卻又充滿希望的藥湯。那藥湯中,不僅蘊含著梔子果的藥用價值,更凝聚著貫嶺人對健康的祈願與對自然的敬畏。此外,梔子花還可用於烹飪。新鮮的梔子花洗淨後,裹上麵粉,放入油鍋中炸至金黃酥脆,一口咬下去,既有梔子花的清香,又有麵粉的軟糯,口感獨特,令人回味無窮。或是將梔子花與肉類一同燉煮,梔子花的清香能夠巧妙地去除肉的油膩,使菜餚更加美味可口。在那些物質匱乏的年代,梔子花以其豐富的用途,默默地為貫嶺人的生活增添了一抹亮色。在貫嶺的傳統習俗中,梔子花也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每逢端午佳節,家家戶戶都會在門前掛上幾束梔子花和艾草,據說這樣可以驅邪避災,保佑家人平安順遂。
時光流轉,歲月輪替。貫嶺也在悄然華麗蛻變,曾經的羊腸小道如今已變成寬闊平坦的水泥路,一座座嶄新的樓房拔地而起,現代化的氣息逐漸瀰漫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然而,貫嶺的梔子花卻依舊堅守著自己的陣地,年復一年地盛開著。儘管外界的誘惑眾多,年輕一代的貫嶺人有的背井離鄉,去追尋更為廣闊的天地,但每當梔子花盛開的季節,那熟悉的清香總會勾起他們對家鄉的深深思念。他們想起兒時在梔子花樹下嬉戲玩耍的歡樂時光,想起父母長輩們在梔子花旁辛勤勞作的身影,想起那瀰漫在空氣中的家的味道。
如今,貫嶺人也在努力探索著梔子花的新價值。一些有識之士開始嘗試將梔子花進行深加工,製作成梔子花茶、梔子花精油、梔子花護膚品等特色產品。這些產品不僅在本地市場頗受歡迎,還逐漸走出貫嶺,走向更為廣闊的天地。在一些旅遊景點,貫嶺的梔子花也成為了吸引遊客的一道亮麗風景線。遊客們漫步在梔子花盛開的小徑上,呼吸著清新的空氣,感受著梔子花的芬芳與美麗,彷彿置身於人間仙境。他們紛紛拿起相機,記錄下這美好的瞬間,將貫嶺梔子花的美傳播到了世界各地。
貫嶺梔子花與台灣苗栗桐花季,雖花開各異,風情不同,但都承載著人們對自然的熱愛與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或許,在海峽兩岸人們的心中,都有著這樣一片花海,那是對故鄉的眷戀,對傳統文化的堅守,對未來的憧憬與期待。在這個花開的季節,讓我們一同走進油桐與梔子的世界,感受那份純淨與美好,體會那份跨越時空的共鳴。無論是在福鼎的油桐樹下,還是在苗栗的桐花祭中,我們都能找到那份屬於自己的寧靜與喜悅。